应用POE方法对城市商业步行街人性化设计调查研究——以郑州德化步行街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0-20
/ 4

应用POE方法对城市商业步行街人性化设计调查研究——以郑州德化步行街为例

杨泽众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建筑学院河南郑州450045

摘要:本文以郑州德化商业文化步行街为实例,参考POE方法,在实地调查和问卷访谈的基础上,从使用者角度出发,分析商业步行街的整体设计、环境要素、文化等角度,并对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POE法;商业步行街;以人为本;环境要素

Abstract:BasedonPOEInvestigation,ThepaperAnalyzesZhengzhouDehuabusinesscultureofthepedestrianstreetasanexample,Onthebasisoffieldsurveysandquestionnaires,Fromtheuserperspective,Investigatesoftheoveralldesignofthecommercialpedestrianstreet,EnvironmentalfactorsandCulture,Putforwardsomesuggestions.

Keywords:Poe;commercialpedestrianstreet;People-oriented;Environmentalfactors

1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为了改善城市购物环境,拉动经济发展,步行街在中国成为一种城市建设的热点。商业步行街作为一个新型的营商形式,既标志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又反映城市的形象特征和人文历史风貌。是一个城市中重要的公共空间。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查询,采用现场观察和问卷调查的研究形式对郑州市德化步行街的进行调研,根据POE方法,从交通、绿地、环境、文化内涵等角度对步行街区使用后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郑州大都市区建设背景下适合商业街区建设和更新的对策。

2.调查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2.1调查区概况

郑州市位于中原地区,是河南省会城市,也是河南省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德化商业步行街位于郑州市区的中心。德化街有着百年的历史,始建于公元1905年。1901年京汉铁路建成通车后,带动了郑州商业的发展。当时的河南巡抚陈龙奏请清政府批准,将郑州辟为商埠,这才形成了德化街。

现代德化步行商业街是2002年12月28日正式开街。河南省郑州市第一条步行商业街,整条商业步行街由德化街、苑陵街、彩虹街和德化东街组成。北起二七广场,南至大同路,西经苑陵街通往郑州火车站,全长600米,红线宽20米,花岗岩铺装总面积12000平方米,是一条集购物、休闲、娱乐、文化、美食、旅游为一体的商业街,被誉为郑州市的“城市客厅”。

2.2研究方法

使用后评价【1】(PostOccupancyEvaluation,POE)是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对经过设计并正被使用的设施进行系统评价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将观察、记录、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相结合,然后对于所得到的信息和数据进行整理,最后得到使用状况评价分析报告,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研究户外空间的方法。

POE方法的研究范围已涉及城市公共空间设计【2】,建筑设计、园林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等规划设计项目。研究内容从使用者的心理感觉和行为,扩展到使用者情况、周围环境、设计过程和社会历史背景。现今覆盖公共设施、学校、医院和居住空间等为POE研究的应用对象。了解使用者对步行街的利用情况,以下参照POE法的主要评价方法,研究以德化步行街使用者为调查对象,分别从调查使用舒适性角度评价后总结德化步行街的现状问题,来探讨商业步行街人性化的设计,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公众。

3.调查内容和结果分析

调查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对德化街具体情况的分析和对消费人群购物时物质及精神需求的访问调查,对德化步行街的使用舒适性进行评价,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一个全面的探究,从德化街的实际出发,提出使它更好地发展完善的途径方法。

3.1调查内容

(1)德化街街道具体情况,包括入口、交通、基础设施、建筑等使用后舒适性感受。

(2)德化街消费人群,包括人群年龄阶层、消费喜好、心理感受等。

3.2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德化街位于二七商业圈,是郑州市最繁华的一条街。这里人流量大,交通便利,商店繁多,品牌齐全,是人们购物的首选。在节假日是休闲购物的好去处。

我们在对向使用者随机发放调查问卷200份(男的有38人,女的有82人,其中25岁以下有78人,25岁以上的有42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后,,其中有效问卷185份,有效率为92.5%。为避免调查对象单一化,研究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居住地、不同活动偏好的人群展开调查,从而使调查结果更为真实可靠。并通过问卷的数据分析我们可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3.2.1消费人群年龄结构单一;性别比例女性高

来德化街购物的人群以学生和上班族为主,其中女性比例较高,占了调查人数的75.55%。这里专卖店比较多,而且相对集中,衣服款式的新颖和高质量的布料更是吸引了大量的学生和上班族,更为重要的是,符合了他们的消费能力。学生虽然没有收入,但是一般都有父母每月提供的零用钱做支持;而上班族则是有稳定的收入,为了显示其职业和地位,更是会选择相对高档一点的商店来添置衣物。

3.2.2人们来此散步主要是为了散步和购买衣物服饰

根据统计数据,散步的占36.62%,购买衣物服饰的占59.86%。其中25岁以下的被调查者中约70%认为来德化街主要目的是购买衣物服饰,而年龄较大(40岁以上)的被调查者中有60%的人来德化街是为了休闲同时购物。

通过数据可明显看出,不同年龄阶层的人群目的不同。25岁以下的人群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他们来德化街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购物;而25岁以上的人群则包括了上班族、打工族等不同阶层的人们,他们来此更多是来休闲包括购物。通过现场的观察我们发现,很多上班族也都会陪同老公小孩来此散步购物。老年人则较少,更多的是来散心。

3.2.3购物原因分析

人们选择德化街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专卖店多,可供选择多,人流量大,符合商业集聚效益。在被调查者中,在不同年龄阶层,都有接近一半的人都认为选择德化街是因为店面多。的确,在德化街,各种知名品牌的专卖店应有尽有,如森马、美特斯邦威、达芙妮、李宁、安踏等。衣物服饰的价格也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不同年龄,不同消费能力的人们都可以买到自己比较符合心意的衣物服饰。同时德化街上饮食店面较多,购物同时也能精神和物质享受的愉悦。

4存在问题分析

4.1步行街缺乏整体设计,周围环境差

一个良好的步行系统应体现“以人为本”城市设计理念,充分满足人们的需求,提供安全舒适的购物环境,延长行人驻留时间,德化商业步行街公共空间现状而言,整个街区以建筑低层为主,但有个别高层建筑突兀而立,打破了原有的统一性及连贯性。建筑风格不统一,德化街经改造后作为新型的现代商业街,应具有时代色彩,但是建筑新旧不一,部分墙面老化破烂,有的建筑屋顶呈简欧风格。没有形成一个理想的步行区空间环境。同时商店的种类不够丰富,店铺排列杂乱无章,许多商品具有相关性的店铺比较分散,街区大部分店铺仅仅停留在一些中低档层次,没有产生品牌聚集效应。

德化商业步行街区地处火车站周边,南接钱塘路,北靠二七广场,西邻福寿街。四周被大大小小的商场商厦所包围,人流量大,成分复杂,小商小贩云集,加之市场管理不规范,经营环境较差,脏乱差现象严重,是全市治安整治的重点地段之一【3】。较差的经营环境和市政环境,严重影响了整条街区的形象。

4.2交通秩序混乱,入口标志不明显

德化步行街北边以二七广场为开端,并立有石碑;南边大同路路口,设置片墙,界定了德化街出入口;西边福寿街树立德化街标牌,从形式和空间环境上提示了步行街的开始。步行街北入口处人流量大,同时又是多条路的交汇处,车流量也大,人车交通相互影响,交通状况错综复杂。另外关于静态交通是缺少规范化停车场地,步行街区周边仅依靠几大商场门前散放自行车,四周没有一个规范化停车场(见下图3),这给停车购物带来诸多不便。

德化街与城市的主要道路(即二七的轴向道路相连),其入口处应当处理的较为明显,但其在入口处东边为国美电器卖点,西边为苏宁电器卖点,高低不同的建筑导致德化街入口处显得狭窄拥挤(见下图2)。入口隐蔽,使得德化街的经济效益大大的降低。

4.3绿化、小品步行环境要素缺乏,美化功能不强

绿化一直是城市空间环境塑造中最重要的问题,不仅是美观,更重要的是生态。德化街上绿化较少,绿化情况较差。有72%的被调查者认为绿化情况较差。沿街道中线的座椅暴露于阳光之下,没有提供一个好的休息环境。整条街上几乎没有可以乘凉的荫蔽处。

中心商业区的建设规划中如果没有设施、小品、绿化、水体等,就会单调无味,没有丰富的情调。他们被称为街头家具。德化步行街街头家具摆设缺点是并不是位于道路中心线上,而是向西面偏,这就导致了东西两面的道路不一样宽,导致西面显得有些拥挤。

4.4文化氛围不高,服务层次单一

作为城市中心系统中的一部分,抓住特色环境的塑造是保障城市商业步行街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历史文化背景是商业步行街创造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空间环境特色和独特风格的重要依据[4]。

德化街上有表现商业历史的一系列小品雕塑,路面由正方形小青石等石材铺装,沿线的雕塑共有5组,分别为“花木兰”、“修钟匠”、“小吃”、“古币”和“盘龙吟天”。

德化步行街虽然在沿街建筑的立面和屋顶,还有街道中间的环境小品体现了一定的地方文化特色,但对商城文化内涵挖掘的深度不够,总体给人感觉商业气息浓而文化气息不足。商业促销活动如模特展示、歌舞表演太多未能体现出“德化”和“商城”的城市文化情结。商业街文化层次的提高是当前使用者评价提出问题最多的环节,新时代的步行街体现出的应是商业气息与文化气息的完美结合。

4.5休闲场所不完善,忽视老年人和儿童弱势群体的休闲需求

在德化商业步行街上,很难看到有特色的街头酒吧、茶坊、咖啡屋、饮料厅等。每到周末假日逛街的人流增多,如果没有相应的休闲场所,人们购物体闲的兴致自然大打折扣。街道中间点缀着颜色鲜艳造型各异的简单的小卖部。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将近一半(43.4%)的被调查步行者认为更多的休憩设施和座椅是步行街最需要改进之处。作为一个具有很高知名度的城市标志性景观街道,德化步步行街亟待加强休憩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德化街上及各个小广场和商场店铺的出入口处均未设有盲道和缓坡,而且未设置老年人和儿童休憩娱乐的设施。对于一个成功的步行街来说,应该多关怀弱势群体,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真正体现人文关怀。

4.6人性化街道空间尺度设计不足

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在《外部空间设计》一书中指出:建筑高度(H)与间距(D)之比等于1时,建筑高度与间距之间有某种匀称存在,可获得较佳的尺度感。

现在的德化步行商业街街道宽度为22米,道路中间设置休息座椅及雕塑小品,两侧各留约9米宽作为应急和消防通道。两侧建筑物层数多为4~8层,其中较高的建筑为粤海酒店,塔楼28层,高99米,附楼5层,高22.5米。街道高宽比(D/H)介于0.6~1.2之间,尺度较为亲切,根据被调查问卷使用感受舒适性评价,80%被调查者认为购物环境较为温馨。

人在一个空间上的驻留状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空间的设计符合人的心理感受,适当封闭的街道能保持安全和舒适的心态。

空间侧界面的连续性:即街道两侧建筑立面的集合,由建筑的外观形态和建筑外墙上的凹凸附加物叠合而成。从整体上看是由一系列连续的建筑构成,它没有现代建筑那样的体量和尺度变化,是以一种几乎单调的尺度去维持街道的整体统一性的。为了在整体统一中寻求更丰富的变化,不同的建筑均十分注意在色彩运用方面捕捉相同色彩序列的变化特性,同时,通过窗、阳台、女儿墙等的丰富变化创造高度交杂和艺术化的立面。德化商业步行街的侧界面被调查者整体性不足,而色彩太过多样。

5改善德化步行街设计的建议

5.1整体形象设计,准确功能定位

商业的初始定位,就决定了这条商业步行街建成后的形式和风格,对于以后商业街的设计过来说,至关重要。商业步行街设计的目标是建成一个“场所”而不仅仅是一个线条。商业步行街提供的商品、娱乐、服务应该使人放松、喜悦。商业步行街的功能定位,关系到发展方向是否正确,是否具有生命力的问题。功能定位,涉及到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发展哪一类商业步行街。比如说,如果是选择最繁华的商业街加以改建,功能定位应以综合性的商业为主。这里有一个原则需要掌握,不论是发展哪一类商业步行街,凡是利用原有街道改建的,都要注意保护和发展原有的地方特色,不要随意舍弃。二是面向哪一类的消费群体【5】。

对于郑州德化步行街已不是单纯的购物功能,而是繁华街道的改造,所以功能定位是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集购物、娱乐,饮食,观光于一身。步行街内的商业多样化,配以完备的设施和文化活动,从而吸引更多的使用人群。

5.2优化步行系统,梳理内部道路系统

步行街交通流线明确安全舒适,是合理有效组织交通的关键。可采取以下具体措施:在各大路口处分设停车场,从不同方向来的车辆可以就近停靠,步行数分钟即可抵达步行街;自行车最好也就近设置停车场,若条件不允许,可分散停放在附近次干道的交叉路口,以方便骑车人就近进入;在店铺背面设货运通道,与步行街人流互不干扰;调整公交和出租车停靠站点,方便购物者就近进入步行街;在步行街街口设置路障、信号灯及标志等。

就德化步行街步行而言,梳理内部道路系统,使得内部交通组织能够更有效地疏散人流。例如打通东西向裕元里路,使得能够疏散与之交叉的几条南北向道路上的人流。考虑统一规划地下停车场,合理组织静态交通。禁止车流从步行区穿过给步行区以安全的保证;例如苑陵街——汉川街的人车混流阻断了德化街的南北人流。

重组商业网点,合理布置商业吸引点布置,使得人流分布趋于合理。例如在德化街上的电玩城阻断德化街上服装消费的连续性,应将其整合在风情购物公园里的电玩区内。逐步完善公建的配套停车场和公共停车场,严格控制路上停车,鼓励路外停车场、库的建设,规定单位必须自建职工停车场,并解决顾客自行车停放问题,与市容管理、交通管理等其他政策措施配套。另外考虑统一规划地下停车场,合理组织静态交通。

5.3注重消费者的空间心理感受,景观设计以人为本

创造出一个舒适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对整个城市生活环境质量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由于步行街具有极强的公共性,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充分尊重和满足人的各种心理和活动需要。对城市空间而言,理想中的空间环境应该是:沿街建筑立面通透明亮,无论在色彩还是质感上都十分一致,且具有亲和性;建筑物与步行空间,休闲空间相结合,步步有景,室外展销、艺术活动穿插于景观设施之中。

对于德化步行街而言首先增加步行街区的休憩设施。其次控制步行街区的建筑高度与建筑间距之比。关心视觉感受主要是步行道铺地构成材料的质地、平整度、色调、尺度、形状进行设计,另外对商铺招牌进行统一设计。

5.4提升文化品位,改善公共设施环境质量

商业步行街作为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往往是一个城市文化传统的载体,是延续历史文脉、体现地方特色的一个重要场所。在对商业步行街的总体规划上,可通过研究城市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沿革,挖掘具有历史人文价值的题材,营造一个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街区文化环境。

结合中原特色和德化街的发展史,规划一个商业和文化的胜地。突出德化步行商业区文化的多元化及地方特色,文化的多元化必也导致商业活动形式的多样化。摒弃单一的标签化的表现方式,让文化充斥其中,甚至是保存一种特有的生活方式。形成具有文化内涵的特色步行街。可以深入挖掘历史积淀以提升步行街的文化品位;同时可进一步融入豫剧文化和中原文化,扩大步行街的商业老字号和历史文化名店,建设特色牌坊及老字号牌,丰富步行街的文化内涵。

最后,建议在街区内道路南侧设立公共设施带。集中布置广告牌、雕塑小品、废物箱、电话亭等公共设施;在北侧设立公共休闲带,设置组合式绿化、坐椅等休闲场所。

5.5制定保障步行街区健康发展的政策法规和管理措施[6]

首先,统一商铺管理;其次,充分给予“老字号”名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再次,完善功能、提升品位。要逐步完善景观、休闲、娱乐、交通等配套功能,将现代因素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为商户创造良好的经商环境,可以在后期的建设中规划部分地块专门用于百年德化的绿化景观、物化景观的建设,如街心花园、休息亭廊、雕塑等建筑形式,给购物者营造舒适怡人的购物环境,增添更多的轻松体验与视觉享受。

6结语

本次调查样本较少,只能基本了解使用者主观倾向和使用情况;另外结合步行街区专业设计,围绕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不但从一个步行者,更从一个设计者的角度出发,发现德化商业步行街设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设计的建议。郑州的德化商业步行街要想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片,需要综合考虑整体设计、景观塑造、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必须充分考虑以人为主题的城市空间、人的行为活动模式、空间心理感受,从而不断提高步行空间的环境质量,全面满足人的需求,体现对人的关怀。

参考文献:

[1]韩静,胡绍学.温故而知新——使用后评价方法简介[J].建筑学报.2006(1):80-82

[2]赵东汉.国内外使用状况评价(POE)发展研究[J].城市环境设计.2007(2):93-97

[3]程广民.解读德化商业步行街区发展之困[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第6期:112-114

[4]刘阳,张泉.城市商业步行街区的问题及对策——以合肥市淮河路步行街为例[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0):95-98

[5]王晓.商业步行街地域性设计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问论文.2009(6):75-89

[6]谢宏杰.重塑都市人性化公共空间——关于武汉市江汉路步行街的调查与分析[J].城市问题.2006(6):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