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产妇分娩疼痛与分娩结局的临床对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焦虑产妇分娩疼痛与分娩结局的临床对比

陈冰

陈冰(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妇幼保健院362801)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的焦虑对产妇对分娩疼痛及分娩结局的临床影响。方法从本院近期收治的100例健康初产妇为研究对象,以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产妇的焦虑程度,以焦虑评分<8分为无焦虑组,共50人;以焦虑评分≥8分为焦虑组,共50例;以视觉模拟评分作为测量分娩疼痛指标,比较两组的产痛、产程长短、剖宫产率的高低、产后出血量等。结果焦虑情绪的产妇出现产痛剧烈,潜伏期、活跃期延长,剖宫产率高,产后出血率高等特点。结论应对产妇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和预防产妇的焦虑状态,实施适当的医疗干预,降低因为产妇情绪异常而产生的产科不良结局,提高产科质量。

【关键词】焦虑产妇分娩疼痛分娩结局

【中图分类号】R71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8-0152-0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类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对分娩常越来越重视,特别老年人对抱孙子的高期望。这些都在无形中给与产妇压力,是焦虑产妇的生成率逐年增高。所以分娩成为现代重大应急事件之一,尤其是初产妇常出现一些心理改变,其中以焦虑和抑郁状态最为常见。随着医学科学发展带来的医学模式转变,分娩期间产妇的情绪变化及对生理内分泌产生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因此我们专门以焦虑对产妇对分娩疼痛及分娩结局的临床影响为探究主题,以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产妇的焦虑程度,以视觉模拟评分作为测量分娩疼痛指标,并记录两组的产痛、产程长短、剖宫产率的高低、产后出血量等水平,观察不同焦虑程度产妇的分娩疼痛、产程长短、剖宫产率的高低、产后出血量等的影响,现结果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本院近期收治的100例健康初产妇为研究对象,以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产妇的焦虑程度,以焦虑评分<8分为无焦虑组,共50人;以焦虑评分≥8分为焦虑组,共50例。无焦虑组的年龄为23~29岁,平均年龄25岁;孕37~41周,平均孕周为39周。焦虑组年龄为24~30岁,平均年龄26岁;孕35~40周,平均孕周为38周。两组均无头盆不称、无产科病理情况、无严重内外科疾病、无抑郁症状等。两组在年龄、孕周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1.2方法

1.2.1监测与评定

疼痛的判定,在产妇子宫口开大时,由专人采用VAS法评估每位产妇产痛,标准为:0~2分无痛、3~4分轻度疼痛、5~6分中度疼痛、7~8分重度疼痛、9~10分剧烈疼痛。

1.3分析方法

数据结果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结果

2.1焦虑程度对分娩疼痛的影响

表1两组产妇产痛、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的比较

注:两组在产痛、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等方面都有有显著性差异(p<0.05)

从表中可以看出无焦虑组的产痛明显少于焦虑组,两者产痛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等方面都有显著性差异(p<0.01)。可见焦虑对产妇分娩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孕妇应尽量避免焦虑的情绪。

3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类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对分娩常越来越重视,特别老年人对抱孙子的高期望。这些都在无形中给与产妇压力,是焦虑产妇的生成率逐年增高。所以分娩成为现代重大应急事件之一,尤其是初产妇常出现一些心理改变,其中以焦虑和抑郁状态最为常见。产妇焦虑对产痛、分娩结局的影响焦虑是心理应激最常见的反应,经验证明[1]正常人群中5%有焦虑情绪变化。临近分娩,产妇常有不同程度的情绪变化,邵明鹤等[2]报道产前焦虑发生率为27%。孕妇焦虑会使产科难产率及无指征剖宫产率增加[3-4]等不良的影响。产生焦虑的原因一般认为与分娩期外界刺激有关。焦虑伴有警觉程度增高和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导致血液中的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和去甲上腺素的浓度也相应增高,神经递质再对缩宫素产生作用,在人体应激诱导的反射抑制,抑制了缩宫素的释放,与焦虑产妇子宫收缩乏力、产程延长、产后出血有关。从本次探究的50例焦虑产妇临床表现的观察中也得到焦虑产妇与无焦虑产妇在产痛以及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等方面都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综上所述,焦虑对产妇的产痛有很大影响,所以,应对产妇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和预防产妇的焦虑状态,实施适当的医疗干预,降低因为产妇情绪异常而产生的产科不良结局,提高产科质量。

参考文献

[1]沈渔村.精神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413.

[2]邵明鹤,黄秀芹,朱崇云,等.分娩前后孕产妇焦虑、抑郁状况分析.现代妇产科进展,1999,8:193~194.

[3]邵明鹤,黄秀芹,朱崇云等.分娩前后孕产妇焦虑、抑郁状况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1999,2(8):193.

[4]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05-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