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体系中化学实验的改进与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1

新课标体系中化学实验的改进与探究

黎清明

黎清明贵州省望谟民族中学552300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其理论的建立大多是通过实验,从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或者实验、假设、再实验论证的过程。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理论、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素质必不可少的过程。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实验能以其真实性、直观性给学生第一手感性材料,任何模拟、说明、比喻、描述都必须基于实验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但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现行的高中新教材中,有一些课堂演示实验的设计不太合理,有的现象不太容易观察,有的时间太长,有的使用的仪器、药品太多,过于繁琐,或者有的老师由于实验效果不好,干脆不做了。

笔者经反复实验,对不合理之处进行了改进,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下举几例说明,供读者参考。

一、关于金属钠分别与水、乙醇反应产生气体的检验

此实验若按照教材所给方法来做,操作起来有点麻烦。可做如下改进:

取一个胶水瓶和一个大小适合的木塞,木塞上插上大头针,在针的一端插上事先用滤纸吸干煤油的一小块钠。胶水瓶里装上适量的水,用手捏胶水瓶,让里面的水把瓶子里的空气赶尽,塞上塞子,松开手。此时由于有气体生成,使捏瘪的胶水瓶重新涨起来,待反应结束后,让胶水瓶正立,拔掉木塞,迅速用手堵住胶水瓶口,移近火焰,即发出爆鸣声。

对于钠与乙醇反应产生的气体检验,由于该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缓慢,我们可以将适量乙醇加入试管中,再取一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将钠块加入试管中。立即塞上带有橡皮管的单孔塞,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过肥皂水,此时由于有气体生成,会产生大量的气泡。我们可点燃肥皂泡,即可产生爆鸣声。

二、关于次氯酸漂白性实验的改进

若按照教材上所给的方法来做,所需的药品、仪器较多,反应的时间长,步骤也较繁琐。可做如下改进:

取一长条状的有色皱纹纸条,纸条的下端用蒸馏水湿润(注意上端保持干燥),然后将整个纸条放入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很快就可以观察到纸条下端湿润部分褪色,上端干燥部分没有变化。这就说明了具有漂白性的是次氯酸而非氯气(此实验改进后,更重要的是减少了一次污染的机会)。

三、关于酯化反应实验改进

教材中关于酯化反应的产物用饱和的Na2CO3溶液吸收,用溶液分层来说明酯化反应产物有油状物生成。此现象对于前面的同学来说比较容易观察,但对于坐在后面的同学观察起来有些困难。可做如下改进:

将饱和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几滴酚酞,此时溶液变为红色。收集乙酸乙酯后,由于酯难溶于水,因而下层溶液仍然显红色,上层无色便于观察。另外,若充分振荡后还很容易观察出另一现象:上层的有机层变薄,下层溶液颜色变浅了。这样也就说明了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中和挥发出的乙酸,从而使得有机层变薄。

四、关于酯类水解实验的改进

现行的新教材中,在处理乙酸乙酯水解演示实验时,用气味的变化来说明酯的水解程度。这种方法实际上很不科学,不但学生参与性差,而且不容易观察,说服力也不强。由于在本实验中酯本身是一种很好的有机溶剂,所以可做如下改进:

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1ml溶有碘单质(最好不要用液溴,因为液溴易挥发,有毒)的乙酸乙酯(溶液呈棕黄色),再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6ml蒸馏水、6ml稀NaOH溶液、6ml稀硫酸溶液(此时试管中溶液分层,上层为棕黄色),将三支试管同时放入70~80°C的水浴中加热,可以观察到第一支试管中酯层始终没有变化(忽略酯的挥发)、第二支试管中酯层很快消失、第三支试管中酯层缓慢消失。用这种方法观察现象比较容易,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效果非常好。

五、关于金属镁与金属铝金属活动性比较实验的改进

教材中关于金属镁与铝金属活动性的比较,用的是二者分别与水的反应,现象不很明显。为了能更好地说明二者金属性的强弱,可做如下改进:

取一段镁条和一些铝粉,分别做它们的燃烧实验。把镁条表面的氧化物薄膜用砂纸擦掉,用坩埚钳夹住镁条,移近酒精灯,点燃镁条,镁条立即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对于铝在空气中的燃烧,可以把铝粉洒在一块长纸条上面,然后卷起来,用坩埚钳夹住镁条,移近酒精灯,点燃长纸条,此时便发出零星的耀眼白光,非常的漂亮。在本实验中我们可以从药品的状态上来说明金属镁的金属性比金属铝的金属性强。

六、关于铝热反应实验的改进

教材中关于铝热反应的装置,是用一个装适量沙子的坩埚放在纸漏斗的下面,生成的产物是掉入沙子中。反应中学生能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但对于铁的生成过程现象不太明显,可做如下改进:

用一个装适量水的破旧烧杯代替装适量沙子的坩埚,放在纸漏斗的下方,反应中生成的铁会掉入水中。此过程可以观察到掉入水中的铁珠由红变黑,现象十分明显。这样不仅能观察到铁的生成,还能说明该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