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临床实习带教方法探讨

/ 1

护理临床实习带教方法探讨

郭丽

郭丽(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中医院四川绵阳621100)

【中图分类号】R19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6-0302-02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专业学生(简称护生)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是护生向护士角色转变的重要阶段[1]。因而护生的临床实习带教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我院及我科教学情况,将我的带教方法总结如下:

组织岗前教育

首先,护生初次来到医院这个陌生环境,院方给予热情的接待和妥善安置,先让他们熟悉医院环境,再由护理部组织短期培训,介绍医院概况、规章制度、职业着装礼仪、工作态度等,让护生对新环境的生活、学习有所了解,以尽快适应新环境、新生活。护理部同时做好全程实习安排。然后,护生进入科室后由带教老师介绍科室情况,包括病区环境、病房分布、科室专业特点、用药特点、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物品设备的位置及相关要求,以及各班情况并提出要求和希望,使护生了解本科室的情况,明确本科室实习内容和实习目标。

强化带教老师责任意识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与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改革发展,对未来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护生在实习阶段首先通过观察临床带教老师的工作态度、行为来理解和树立对护理工作的概念和价值[2]。因而带教老师的水平直接影响护生的角色转换[3],同时也直接影响实习效果。因而作为带教老师要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同时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护理技术。带教老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好典范。不仅可以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影响学生,还可通过自己的人格和道德力量及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和感染学生[4]。带教老师还要不断学习,补充新知识和技能,了解护理专业发展新动向、新进展、新业务、新技术。同时在带教过程中不断探索适合的带教方法,从而不断提高带教水平。

理论联系实际培养护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要耐心指导,和学生一起共同复习护理操作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如:吸氧、静脉输液法等,并让学生重复演示一遍,并将难点及易出错点讲解清楚,以加深印象,在老师指导下多给实习护生操作机会,做到放手不放眼,及时发现并指出操作中的不足,并要求护生复习相关知识以加深印象,同时从理论和实践培养他们如何稳、准、快进行专科护理和急救技术的培训,提高抢救病人的能力,帮助护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临床知识,提高实际操作水平、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强化管理,教学双向沟通

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如采取晨会交接班、护理查房、业务学习、小讲座等多种形式进行临床教学,随时提问和检查,如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分析。对护生要肯定成绩、优点为主,不足之处要委婉地指出,并提出要求,同时注意表扬和批评的方法,在护生做得好时及时表扬,在护生做得不好时,应选择适合的场合,先表扬其好的一面,再指出缺点,不在人多尤其是病员面前批评护生以保护护生的自尊心,从而充分调动护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与护生沟通,帮助他们找出不足,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对护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解决,并听取他们对临床带教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带教方法,提高带教水平。作为带教老师,除了在工作中指导护生外,也要适当地了解护生的生活,给他们提供一些建议,必要时给他们一些帮助,生活问题解决好了,实习护生便能安心实习,在医院实习过程中也会对自己的工作尽职尽责。

教学评定

实习结束后按科室特点,带教老师对护生进行操作和理论考试,并根据护生的表现对其作出综合评定,将实习成绩填入护生实习鉴定表,并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讨论

通过对护理临床实习的带教,笔者认为,教与学是互动的过程,首先要加强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让护生在实习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鼓励他们提出意见和建议,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带教老师通过带教,既是对护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也是加强自己再学习锻炼和提高的过程,有效地促进了老师综合素质的提高,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惠根,黄红友.实习生综合技能考核成绩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护理学杂志,2003:18(2):98.

[2]罗泽玲,杜春萍,周.护理临床教学中教师角色模式探讨,护士进修杂志,2004:19(11):40-41.

[3]叶连凤,张磊,翟惠敏.从不同角度分析实习护生临床角色转换影响因素,中国护理管理,2010第10卷第7期42-43.

[4]黄珍青.带教老师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作用探讨,护理研究论丛,2010: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