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互动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1

高中化学互动课堂

吕厚花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浓度》教学设计

吕厚花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264100

一、教材简介

《物质的量浓度》这部分知识位于教材第一章第三节的最后一个部分,也是教材第一章《认识化学学科》的最后一部分知识。

二、教学目标

1.最近课标。

(1)知识与能力:①使学生掌握一种新的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物质的量浓度,掌握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符号和单位,以及引入物质的量浓度的意义。②使学生掌握物质的量、溶液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三者的关系。③能够熟练应用物质的量浓度处理具体问题。(2)过程与方法:①使学生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方法,并且可以初步进行实验误差分析。②培养学生根据具体的实验要求自己设计实验步骤、选择实验方案和实验仪器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使学生理解引入物质的量浓度的重要意义,体会化学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应用。②体会实验中的相互合作,学会与他人的合作学习。

2.教材分析。在已经学习了物质的量和气体摩尔体积的基础上,使学生对于溶液的浓度表示方法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学会一种使用更为方便、广泛的表示方法,对化学的认识更进一步。用物质的量浓度表示溶液的组成是高中化学中的一个核心知识,贯穿于整个高中的化学学习中。教材将本部分知识安排在第一章里面,也是为以后学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学情分析。本节课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及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但对于本节的一些概念,抽象思维的形成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

针对这些问题,本节教学采取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验探究的方式,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消除学生对概念性知识学习的乏味感。

4.自我背景性经验剖析。对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我打破以往的教师讲解实验步骤学生照此实验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小组实验的方式,先引导学生阅读“工具栏”和“方法导引”中的有关内容,自行设计实验步骤,实施小组讨论,小组代表表述实验方案及出现的问题,各小组评议。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正确的实验步骤,并纠正出现的问题。最后针对实验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简单的误差分析。通过定量实验的正确操作和误差分析的初步认识,有利于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5.教学重点、难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操作过程、方法及误差分析。

三、教学过程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以前知识,为新课打下基础。首先对物质的量这节内容的前部分进行了复习,使同学们回忆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摩尔体积的概念,为本堂课学习物质的量浓度打下知识基础。

2.设置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将讨论的话题展开。举例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这个反应方程式,提出问题:要生成一定量的氢气,又不想耗费过量的硫酸,怎样才能称量出准确的硫酸量呢?学生的反映是确定好稀硫酸的浓度,按所需硫酸的量称量体积就好。进一步让学生思考,标记溶液定量组成的方式有哪些?同学们提出有质量分数、溶解度、体积分数等。在复习了以前学习的标记溶液定量组成的方法后,提出探究性实验的问题:实验室急需一份100ml含氯化钠0.1mol的溶液,请同学们利用实验桌上的仪器自己设计实验步骤,配制溶液,在实验过程中可参照课本中工具栏和方法导引所提供的内容。把实验重点放在如何取0.1mol的氯化钠和如何实现所配溶液正好为100ml这样两个问题上。

3.在教师的指点下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实验设计思路。四人一组进行讨论,设计自己的实验步骤。在经过大家热烈讨论之后,学生可能设计的方案:首先是计算,0.1mol氯化钠的质量是5.85克;接着进行称量,在天平上称出5.85克的氯化钠,再用量筒量出100ml的蒸馏水;最后在烧杯中将两者混合并搅拌均匀。肯定了该同学的思路的前提下,让同学们深入思考,找出这种设计方案的不足之处。学生经过思考可能指出,当两种物质混合后,其体积就大于100ml了,不能满足要求。并对操作过程进行了改进:先在烧杯中用少量水将称好的氯化钠溶解,转移至容量瓶中,再向其加入蒸馏水使溶液的体积达到刻度线。这样就能配出题目所要求的氯化钠溶液了。找到正确的配制方法后,让学生细化实验过程。

4.学生在大家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实验,并且在实验后交流实验心得体会。经过实验设计的讨论之后,同学们四人一组开始进行实验操作。老师对同学们的实验操作过程进行指导,对同学们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引导和解答。

实验操作之后,请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实验小结。同学们经过亲自动手实验,在掌握了实验基本操作的同时,又对一些细节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实验中总结经验教训,得到了许多收获。

5.在实验的基础上教师讲述核心知识点。在实验讨论结束后,通过如何书写标签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顺利引出了一种新的计量溶液的浓度单位——物质的量浓度。对物质的量浓度进行详细的讲解,使学生对于新的化学概念认识深刻。最后对课程进行总结,对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浓度进行了比较,找到了物质的量浓度与体积、质量、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