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疑似糖尿病患者做糖耐量试验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对疑似糖尿病患者做糖耐量试验的临床观察

张海燕张小真邱远梅

张海燕张小真邱远梅(嘉峪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甘肃嘉峪关735100)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2-0174-02

【摘要】对疑似糖尿病患者做葡萄糖耐量试验,了解人群对葡萄糖的调节能力,利于糖尿病的早期确诊和治疗。同时可以促进医务人员、社会工作者、卫生保健工作者结合健康教育宣传、心理疏导改善医疗及健康服务质量,提高患者身心健康水平,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糖耐量试验糖尿病诊断健康教育宣传

在正常健康体检人群中,我们常常遇到血糖水平在临界值范围6~7mmol/L而又无糖尿病症状的人群,如何才能正确区分这些人群是否为真正的糖尿病病人还是糖耐量受损的亚临床或无症状的糖尿病病人,使他们得到早期、正确的救治是我们临床检验工作者的责任。在检验工作中,我们对健康体检人群中血糖水平在临界值范围的人群建议做葡萄糖耐量试验,以了解这些人群对葡萄糖的调节能力,确定是否为糖尿病、耐量受损还是健康人群。并从预防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缓解疾病的症状,帮助病人心理适应和改善生命质量。

糖耐量试验是一种葡萄糖负荷试验,常用于了解机体对葡萄糖的调节能力。众所周知,正常人体内有一套完善的调节血糖浓度的机制,即使一次摄入大量的葡萄糖,血糖浓度也仅暂时升高,且于2小时内恢复到正常水平,不出现尿糖。若调节功能失调,如神经或内分泌功能紊乱引起糖代谢失调,口服或静脉注射一定量的葡萄糖后,血糖急剧升高,且持久不能恢复到原有水平,也即糖耐量降低,对于此类糖耐量受损人群,早期的诊断是极为重要的,因为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它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为共同特征的疾病,久病则可引起多系统损害,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代谢紊乱,在各种疾病致死死亡原因中占第三位[1]。此外,在糖尿病人群中发生冠心病、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失明、肢端坏疽等严重并发症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人群。因此,早期的诊断及时采取改善治疗措施及调整合理饮食状况,利于疾病的预防和早期治疗,减少并发症,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做葡萄糖耐量试验的适应人群及测定方法

空腹血糖水平在临界值6~7mmol/L有糖尿病嫌疑者,受试前应空腹10~16小时。坐位取血后5分钟内饮入250ml含75g无水葡萄糖的糖水,服糖后每隔30分钟取血1次,共4次。整个试验过程中不吸烟、喝水、进食,并于采血同时,每隔1小时留取尿液作尿糖试验。根据5次葡萄糖水平,以测定血糖的时间为横坐标,血糖浓度为纵坐标,绘制曲线,一般情况下有如下三种情况[1]。

1.1对象

临床2756例体检人群中血糖水平在6.2~7.3mmol/L的37例人群。

1.2材料和方法

检测前三天,受试者每日食物中糖含量不应低于150g。且维持正常活动,空腹12小时清晨采血。应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海荣盛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公司提供的葡萄糖氧化酶法试剂测定血糖,试验全过程中有全程室内质控监控。

2结果

我们对临床2756例体检人群中血糖水平在6.2~7.3mmol/L的37例人群做葡萄糖耐量试验观察,其中有16例为确诊的糖尿病,有14例为糖耐量受损人群,而仅有7例为正常人。

3结论

我们知道糖耐量受损人群1/3最终将会发展成为糖尿病人,1/3为糖耐量受损人群,仅有1/3为正常人群,因此对糖耐量受损的无症状人群采取早期饮食控制及运动锻炼维持正常体重控制最终发展成为糖尿病,防治并发症的发生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对早期无症状的糖尿病人再做相应的糖尿病分型及时治疗,减少因急性代谢紊乱而导致的并发症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做葡萄糖耐量正常的人群无疑也是减轻了体检者的心理负担,使他们免受因血糖暂时生理性升高而担心是否为糖尿病所带来的忧虑与困扰。另外,有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易发生感染,可能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有关,血糖高尿糖排出多,蛋白质缺乏、水电解质紊乱、营养障碍等,尤其是糖尿病如发现晚,得不到适当治疗时,易发生各种代谢严重失调。因此,可建议空腹血糖在6.2~7.3mmol/L无症状人群,可通过积极的葡萄糖耐量试验的结果,主动采取饮食控制,合理使用降糖药及胰岛素、运动疗法,建立良好心理状态综合治疗,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总之,对空腹血糖在6.2~7.3mmol/L无症状人群早期做葡萄糖耐量试验,利于糖尿病的早期确诊和治疗。对葡萄糖耐量受损者及时采取改善治疗措施,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了解健康体检人群的健康状况,可以促进医务人员、社会工作者、卫生保健工作者结合健康教育宣传、心理疏导,改善医疗及健康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李萍.生物化学检验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6月第2版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