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际工程施工阶段经营风险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浅谈国际工程施工阶段经营风险管理

李平

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贵州贵阳

摘要:施工项目都伴随着风险,虽然很多风险在投标时进行了识别与分析,但风险是不断变化的,在施工阶段,仍然要定期对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响应与监控。

关键词:国际工程经营风险管理

1概述

项目经营风险管理是为使项目达到一个组织既定目标,而对组织所承担的各种风险进行管理的过程。施工阶段是项目经营风险管理的主要阶段,虽然在投标阶段进行过风险识别与分析,但风险是不断变化的,在施工阶段应重点对工期、成本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响应与监控,只有实现成本与工期的最优化,才能获得项目最佳利润。

2风险辨识与分析评估

2.1明确时间责任

施工阶段风险辨识,首先要明确合同约定时间责任,对业主、工程师、承包商在时间责任范围内的权利、义务、责任列表梳理明确。承包商在收到中标通知书后,在规定时间签订承包合同,及时对各时间节点要求完成的工作内容进行分解,尤其是重大的时间节点和里程碑事件,让项目管理员工明确了解责任范围。

2.2成本管理风险

成本管理风险最重要的是“质量成本”与“工期成本”的控制,满足合同质量要求的工期控制是成本管理的关键因素。在保证工期和质量要求的前提下,成本管理应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把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内,并进一步寻求最大限度的成本节约,包括成本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项目中标后承包商应运用组织工具,采用图或表的形式对项目的各种组织关系进行分解和表示,并使用赢得值法在施工过程中定量地判断费用偏差情况与执行效果。

成本管理风险还与施工过程中的变更和调整有关,应对施工变更、适用货币支付、暂定金额、计日工、价格波动、法规变化等因素引起的费用增加进行分析。

2.3工程计量风险

不同的合同模式计价原则也不同,FIDIC标准施工合同条件和世界银行的工程一般属于典型的单价合同模式,业主最终按照计量规则以达到质量标准的已完工程量相应价款支付,FIDIC黄皮书、银皮书和金皮书三种合同条件的合同属于典型的总价合同,承包商按事先约定的条件及对应确定的一揽子价格获得支付。

在FIDIC施工合同条件下,实际工程量与投标阶段工程量的差异由业主承担,工程量清单(BOQ)中所填报的单价准确性由承包商负责,合同价格可能因工程量的调整而增加或减少,当某项目子目工程量超过清单量10%(或其他约定比例)时,子项单价会被重新核算定价,这时应引起承包商的重视,因为重新定价可能会导致该子项获利的减少;另外计量方式的差异也会带来工程计量风险,如土方开挖量境外通常采用实际的开挖量,而国内采用投影法计量,二者相差很大,对报价的影响极大。

2.4收益风险

国际工程承包合同,付款是业主最基本的责任,也是承包商执行合同最根本的源动力和有效保证。FIDIC施工合同条件通过合同中规定的价格支付条款明确了业主付款的基本责任,为承包商获取收益提供了保障,这些条款涉及预付款、期中支付、保留金和最终付款等四个方面。当付款出现与合同约定条件不一致时,收益风险随之发生,风险量也增大。

2.5工期风险

工期延长对工程造价、资金回收、工程质量、项目干系人信誉等各方面有着极大影响,因此有效工期的安排、施工PDCA循环管理是工期风险辨识、控制的有效手段。国际工程的有效工期常受自然气候、国家政治、经济、法律、人文环境等因素影响,因此在安排工期时,应了解当地历史气候等资料,对有效工期做出估计,避免工期很长而有效工期很短的事件发生。

工期延误的原因分析是处理延误问题的关键,对于合理地确定赶工时间和解决索赔问题都十分重要。工期延误可分为:(1)业主引起的延误、承包商引起的延误、第三方引起的延误;(2)责任延误、非责任延误;(3)可原谅延误、不可原谅延误;(4)关键延误、非关键延误。因此做好施工现场各项事件记录、文档收集相当重要,为分析工期延误提供支撑基础资料。

2.6合同终止风险

FIDIC施工合同条件中,对业主终止合同权利有明确的规定,若因承包商违约终止合同将造成恶劣影响,可能会被国际金融组织列入黑名单,承包商会丧失市场准入;同时可能按照合同被没收履约保函、保留金(保函),设备和材料按照合同约定可能会被扣押,可能被业主用于合同执行或者辅助新的承包商履约,甚至赔偿业主更换承包商造成的损失。当业主财务状况恶化时,不能按期付款,承包商有权主动终止合同,维护自身的利益。战争、暴动、军事政变、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终止,按国际惯例承担各自风险。

3风险应对

3.1成本管理风险

施工过程中严控质量和工期是成本管理的关键,严格按投标施组组织资源进场是控制成本风险的有效保障。在施工过程中合理运用价值工程原理,选择适合的施工方法、缩短工期、降低成本,对自身的成本控制非常有利。如毛里求斯国家阿诺德大坝项目设计方案土方回填12.45万m3,运用价值工程修改施工方案,土方回填调整为5.5万m3,减少土方回填6.95万m3,节约填筑成本费用约1851万元,另一方面由于多种原因实际工期比投标工期延长20个月,仅管理费就增加了425.48万元,可见价值工程运用是把双刃箭,一定要综合权衡考虑后方可实施。

3.2工程计量风险

工程计量风险的应对,应充分了解合同承包模式,在施工中作出有利于承包商计量的施工方案,合理控制±10%超量或减量中。同时还应充分研究合同对计量规则的要求,提供符合合同约定的施工方案及施工设备,主动控制计量风险。如毛里求斯国家B6公路项目,前期策划预计沥青路面工程将亏损,施工中优化路面结构,把沥青路面设计厚度由16cm调整为8cm,减少工程量11064.4m3,节约成本1577万元,通过变更使计量风险降低。

3.3收益风险

当业主未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时,承包商应及时去函告之业主,说明延迟支付造成我方权益受损,按合同条款计算延迟支付利息费用或融资费用,并提出承包商将放缓施工或放弃施工的意向。对完工项目的延迟支付,应采取尽快回收工程款的措施,待业主支付完毕后,在最终付款证书申请之前,提出延迟支付索赔报告,与业主作最后的博弈。

按时对业主结算,及时催收工程款,通过投保外汇风险保险、应收账款买断、规划多元化货币支付等方式应对汇兑风险。

3.4工期风险

由于工程项目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项目不能在既定的合同工期内完成,这就必须对各种影响因素认真分析研究,制定合理工期,尽量做到与业主达成工期目标共识,充分考虑分包商情况和预留工期补偿。充分考虑项目有效工期,严格控制关键线路上施工项,加强项目资源调动,做好进度控制,注重往来函件收集管理,分析工期延长原因,避免业主对工期索赔风险。

3.5合同终止的风险

合同终止风险应对,首先要有良好的履约形象,尤其是工期,一定要按工程师批准进度计划按时完成,避免业主终止合同带来的风险。对因业主原因使自身利益受到损失,承包商应权衡利弊综合分析,采取主动终止合同来保护自身利益。

对承包商难以控制的风险,一般通过保险对风险进行转移。当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终止时,首先确保人员安全避险和转移,做好已完部位的工程、结算、财务资料收集和安全处理,待条件成熟再进行商务沟通解决。例如2011年利比亚发生的政治动荡,事件影响涉及所有在利外资公司,据商务部相关资料显示,受影响的中方参与项目约50个,涉及金额188亿美元,其中得到保险覆盖的仅为5.68%,远低于欧洲公司项目保险覆盖率。

4结语

国际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始终贯穿着风险管理,企业和项目管理者应正确看待,注重风险管理,全面分析,积极应对,因势导利,对施工合同、成本、计量、工期、收益等风险进行有效的辨识与分析,采取合理的风险规避、减轻、自留、转移及其组合等方式有效地进行风险应对,不断探索、创新,转变观念和提高风险意识,提高项目抗风险能力喝盈利水平,,使风险成本控制在最低限额内,达到风险控制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