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长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1

量长度

潘娜

——《认识厘米》教学设计

杨启启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古柏中心小学211300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引出课题

(播放课件)谈话:加工厂的叔叔阿姨们想帮我们学校做一些课桌,他们需要知道些什么呢?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需要知道课桌的长和宽的数据。)好,请大家动动脑筋自由选择喜欢的工具,量一量桌子的长度。学生动手测量,可以互相合作,汇报测量结果。提问:为什么大家量的结果不一样呢?谈话:看来,我们要想准确量出物体的长度,就必须用一样的测量工具,才能量出同样的数。学生商量,选出一样的测量工具——数学书。学生一齐动手用数学书量,学生汇报。通过刚才的两次测量,你有什么问题或感想?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谈话:我们在测量时选的单位不同,测量结果也不同,那打电话给叔叔阿姨时应怎样把数据告诉他们呢?学生思考,得出结论:测量长度要用尺。引出课题:量长度。

评: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工具,测量课桌的长度,并充分讨论交淡:为什么同样的桌子量的结果却各不相同?使学生感悟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再来教学新知,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动力。

二、尝试感悟,探索新知

1.认识刻度尺。

谈话:你在生活中看到过什么样的尺?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各种尺,介绍它们以及它们的用途。你们有学生尺吗?拿出来一起看看。哇,有这么多尺子,别看你们的尺子有这么多的花样,但它们都有共同的地方,我随便抽出三把尺子来作比较,(把这三把尺子放在实物投影仪上)请你们拿自己的尺子和这些放大的尺子比一比,找一找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在学生回答都有数字时,让学生从左往右按顺序读一读。在学生回答尺子上有一条一条的线时,指出这些钱在尺子上叫做刻度线,刻度线有的长有的短。引导学生看一看刻度线之间每一大格的长度是不是一样。谈话:现在共同点找出来了,关于这些共同点,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学生的回答可能是:数字是用来表示什么的?有什么作用?谈话:大家提的问题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先探讨这些问题。看看尺子上的数字,它们是怎样用来表示刻度的?最小的是几?刻度0表示起点,接着是刻度几?顺次往下说一说。

评:联系生活,设疑激趣,激发学生主动观察尺子,便于学生进入积极探求新知识的状态中,从而导入新课的学习。

2.认识厘米。

讲述:量比较短的物品,常用厘米作单位。

(1)指一指。1厘米有多长?你们能在尺子上指出来吗?学生尝试着在尺子上指。提问:你能说说从刻度几到了刻度几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吗?学生回答,教师用课件演示。小结:在米尺上每相邻两个较长刻度线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

(2)数一数。让学生自己数,从刻度0到刻度3之间有几个1厘米,是几厘米?提问:从刻度0到刻度7之间的长度是几厘米?小结:从刻度0到刻度几,它们之间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3)比一比。谈话:拿起红色的小方块(边长一厘米),猜一猜它们每条边有多长?下面请同学们跟我做: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夹住小方块,左手慢慢抽出小方块,这时拇指和食指之间的小缝大约就是1厘米。看看二手之间的距离,把它记在脑里。现在不用方块,自己用手比一比1厘米的长度,同桌互相检查。

(4)找一找。①选择题,找一下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②我们一起找一找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吧!

评:教师不断创造机会,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形成1厘米长度的表象。

3.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1)谈话:该怎样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呢?老师为大家请来一位小机灵,请它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好吗?录像演示测量的方法。提问:铅笔长几厘米?线段长几厘米?讨论:用米尺量长度时应变注意什么?

(2)发给学生几张纸条(长度都是整厘米数),让学生一起量纸条的长度,汇报答案。你有没有什么问题?(对学生进行估计意识的培养。)

(3)课件演示:说一说哪一种量法对,其他的量法错在哪里?

三、综合训练,巩固拓展

1.跟老师一起量手掌的宽度,把结果写在横线上。

2.谈话:如果要量桌子的宽度,又没带尺子怎么办?要量卡片的宽呢?量小积木的高呢?你们真聪明,会用自己身上的厘米工具来解决问题了。

3.游戏:比一比看谁有一双“火眼金睛”。谈话:请你们估计几样物体的长度,先不用尺子量。估计这个物体的长是几厘米,你就举数字几站起来。

评:课的结尾教师设计了估计长度的竞猜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再次体验到探索成功的乐趣与愉悦,让学生的自信心再次升华。

四、总结质疑

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哪些知识和本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你对本节课学的什么内容最有兴趣?你准备用所学的知识去做些什么?

评:新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终结,学生将用积极的心态带着数学课中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到生活中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