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西药东莨菪碱的新认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7-17
/ 3

谈谈对西药东莨菪碱的新认识

赵宏梅

赵宏梅(黑龙江省医院150000)

【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7-0165-02

【摘要】本品能阻断M受体,抑制腺体分泌及对眼的扩瞳、麻痹调节,同时还具有较强的中枢性抗胆碱作用,使感觉和运动功能抑制,甚至意识消失,出现麻痹状态。此外,本品还有扩张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和抗晕船、晕车等作用。临床上可用于全身麻醉前给药、晕动病、震颤性麻痹、狂躁性精神病和有机磷中毒等。除了用于以上的用途,东莨菪碱还可用于治疗重症病毒性肝炎、小儿重症肺炎等方面的疾病。

【关键词】东莨菪碱用途

【药理】本品能阻断M受体,抑制腺体分泌及对眼的扩瞳、麻痹调节,同时还具有较强的中枢性抗胆碱作用,使感觉和运动功能抑制,甚至意识消失,出现麻痹状态。此外,本品还有扩张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和抗晕船、晕车等作用。临床上可用于全身麻醉前给药、晕动病、震颤性麻痹、狂躁性精神病和有机磷中毒等。

【制剂】片剂:每片0.2mg。注射液:每支0.3mg(1ml),0.5mg(1ml)。晕动片:每片含本品0.2mg,苯巴比妥钠30mg,阿托品0.15mg。

【注意】

1.青光眼患者忌用。

2.前列腺肥大患者禁用。

【临床新用途】

1.治疗重症病毒性肝炎研究表明,重症病毒性肝炎的病情发展与微循环有关,因此,在治疗中可用东莨菪碱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方法:东莨菪碱0.6~0.9mg加10%葡萄糖注射液200ml,2/d,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用7~21d,同时辅以肝素及其他综合治疗效果较好。

2.治疗小儿重症肺炎患儿入院后,即每次给予东莨菪碱0.05mg/kg体重,同时配以吸氧和抗生素等治疗。以后,每15~30min,静脉注射0.02~0.04mg/kg体重。应用12次左右,症状明显改善,此时,可减量并延长给药时间至停药。其机制是:①东莨菪碱改善了肺、脑、心等微循环障碍,利于脑组织的供氧和心脏前后负荷的降低;②抑制大脑皮质网状结构,使患儿处于镇静深睡状态,降低了患儿的耗氧、耗能;③兴奋呼吸中枢,解除支气管痉挛,减少呼吸道分泌物。这些药理作用的结果,使得危及患儿生命的呼吸与心功能衰竭得到缓解,为抗感染的综合治疗争得了时间。

3.治疗破伤风静注东莨菪碱0.04~0.06mg/kg体重,严重抽搐者可用至0.08mg/kg体重,每次给药可维持3~4h。同时,处理原发病灶,并常规应用TAT和抗生素加强支持疗法。经治疗20例,大多数在用药后20min抽搐暂时控制,平均5d后完全控制,仅两例因高热及肺内感染而死。

4.治疗急性肺水肿静注东莨菪碱0.3~0.6mg/次,必要时每15~30min重复1次。应用此法治疗11例该症患者,均得到满意疗效。

5.治疗高血压由于东莨菪碱能解除血管痉挛,降低血黏度,并可减轻心脏负荷,有人用它和丹参配伍治疗高血压。方法:东莨菪碱0.3~0.6mg与复方丹参注射液16~20ml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50ml中静脉滴注,1/d,10~15d,以后改为0.2mg/次,口服,3/d。经治疗12例高血压危象,均收到较好效果。

6.治疗肺性脑病东莨菪碱能解除微动、静脉痉挛,并使其形态恢复正常,血流加速,红细胞聚集消散。故大剂量用于抢救肺性脑病效果良好。用法:在给予抗生素、氧气、利尿剂等综合措施的基础上,加用东莨菪碱6mg/d静脉滴注,视病情增减,每隔30min静脉推注0.3~0.6mg,连续10~20次。

7.治疗乙型脑炎及散发性脑炎东莨菪碱在抑制大脑皮质的同时,对呼吸中枢是有明显的兴奋作用。有人报道,用东莨菪碱抢救33例乙脑呼吸衰竭获得成功。用法:0.02~0.04mg/kg体重,每隔10~30min静注1次。东莨菪碱还具有免疫调节及扩血管作用。辅助治疗散发性脑炎也有效。

8.治疗小儿急性“三衰”小儿中毒性休克晚期多出现急性呼吸、循环和肾功能衰竭。在抢救中必须尽早、适量使用东莨菪碱,并配合综合措施方可收到良效。方法:东莨菪碱0.15mg加洛贝林1/2支,15min注射1次,共12次,并配以20%甘露醇20ml,每隔4h静脉推注1次。通常用药2~3h后开始排尿、面色转红、瞳孔散大、四肢转暖、抽搐停止、呼吸均匀。以后改为30min静脉注射1次。

9.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据报道,用东莨菪碱0.6~0.9mg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1/d,连用3周。有效率可达91.7%。

10.治疗支气管炎与支气管哮喘55例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者,在应用抗生素、吸氧、纠正心衰等综合措施的同时,配合东莨菪碱0.03~0.05mg/kg体重静脉滴注,0.5~1h1次。结果治愈49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为96.4%。另据报道,62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用东莨菪碱0.3mg加入25%葡萄糖注射液20ml中缓慢静脉注射,于0.5~1.5h观察疗效。结果过敏型患者52例中,显效30例,好转17例,无效5例。另10例为哮喘持续状态,用东莨菪碱0.6~1.2mg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结果:显效3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8.7%。

11.治疗百日咳东莨菪碱能解除支气管痉挛,减少支气管分泌物和改善微循环等功能。对重症百日咳及百日咳肺炎有显著效果。86例百日咳并发症患者,用东莨菪碱每次0.01~0.04mg/kg体重、硫酸镁25mg/kg体重,加50%葡萄糖注射液5~20ml静脉缓慢注射,1hl次,连用2~5次。结果:总疗程比对照组缩短2d。解痉缩短1.5d,痉咳消失缩短3d,肺部啰音消失缩短2d。另有人用本品抢救重症百日咳肺炎痉咳窒息收到快速和显著的疗效。方法:东莨菪碱0.15mg,1/30min,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一般连用6~12d后,痉咳窒息消失,缺氧改善,呼吸均匀,病情稳定。

12.治疗大咯血据报道,本品治疗大咯血20例,其疗效明显优于静注垂体后叶素的对照组。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东莨菪碱0.3mg于50%葡萄糖注射液40ml中缓慢静脉注射,必要时隔0.5h重复1次,或用东莨菪碱0.6mg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维持治疗,视病情可连续1~3d。咯血是临床常见急症,其治疗可采用药物、人工气胸、人工气腹、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及外科手术等方法。钟裕文等用东莨菪碱治疗各种原因所致咯血30例,对照组80例用垂体后叶素治疗。方法:治疗组用东莨菪碱0.3mg静脉注射,1~2h仍有咯血者则重复1次,必要时用0.6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对照组用垂体后叶素30~60U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20~30滴/min,1/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3%。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

13.治疗暴发性肝炎有人用东莨菪碱治疗7例暴发性肝炎,剂量为0.6~0.9mg,直接静脉推注;也可用东莨菪碱0.6~0.9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2或3/d。同时给予抗生素及防止脑水肿等综合处理,结果全部治愈。

14.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该症伴有高血容量综合征急性肺水肿时,微循环障碍的主要靶器官是肺和肾,肺、肾血管处于痉挛状态。应用东莨菪碱不仅能解除毛细血管动脉的阻力,且能解除肺小静脉后括约肌的痉挛,从而改善肺微循环。本品还可解除肾脏弓状动脉和入球动脉的痉挛,扩张肾血管,使肾血流量增加,肾小球滤过也增加;患者从无尿期转为多尿期,肾功能逐渐恢复。本品每次极量为0.5mg,1.5mg/d,但在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该极量远远不足,国内曾报道1例48h内共用68mg(227支)。然而,如此大剂量是否有后遗症,尚需进一步研究。

15.治疗妊娠中毒症该症是因全身小动脉发生不同程度的痉挛,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当脑动脉发生严重痉挛时,可发生妊娠子痫。东莨菪碱具有解痉,降低血黏度等作用,故可提高血液渗透性,起到内输液的功效。用法:静脉注射0.02~0.04mg/(kg•d),3次/d,子痫发作时可并用冬眠灵1号。

16.治疗妇科感染性休克据认为,由感染引起体内儿茶酚胺等浓度上升可致微循环障碍。东莨菪碱可通过活跃和疏通微循环,保护和修复休克细胞,提高免疫力和补体含量,调节体温等作用而作为妇科感染性休克的抢救用药。用法:轻型0.01~0.02mm/kg体重,重型0.02~0.05mg/kg体重,15~30minl次,静脉注射,多数患者用药在10次以内即可获效。本品亦可与阿托品并用,同时应注意采取综合措施。

17.治疗新生儿硬肿症该症是因寒冷和感染等因素引起微循环障碍所致。以皮下脂肪硬化和皮下水肿为特征。严重者可发生休克。本品具有抗α和M受体作用,能恢复和改善微血管自律运动,故对该症有效。据报道,用本品治疗25例,结果20例治愈,治愈率达80%。用法:每次用东莨菪碱0.01~0.1mg/kg体重加10%葡萄糖注射液150ml,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5~6滴/min),病情严重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临时加东莨菪碱0.1~0.3mg静脉推注,15~30minl次(一般2~3次),至心音有力、面色红润、四肢温暖后停药。

18.治疗秋季腹泻72例秋季腹泻患儿用东莨菪碱于足三里穴位注射,经5d治疗全部治愈,其中51例经4d治疗即获痊愈。用法:大便每日5次以下者,单侧足三里注射东莨菪碱0.06mg,2/d,左右交替应用,大便每日5次以上者,双侧注射(剂量同上),直至腹泻停止。宗氏等用东莨菪碱治疗婴幼儿腹泻450例,总有效率可达92.5%。

19.治疗癫痈持续状态因本品具有解除平滑肌痉挛、改善组织缺氧和能量代谢等作用,故对控制抽搐有一定效果。用法:东莨菪碱0.6mg加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缓慢静脉滴注,1/d,连用3d,第4日开始改为口服,10mg/次,3/d。

20.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本病是围生期中窒息所致的一种综合征,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及导致伤残儿童最常见的病因之一。长期以来,对本病的治疗均限于综合治疗。有人用东莨菪碱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23例,其中19例用药24h内神志恢复,4例因合并颅内出血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83%。用法:当患儿出现反复窒息及惊厥时,立即将东莨菪碱0.3mg加入小壶内静脉滴注,1hl次,用2或3次后窒息次数明显减少,改为0.2mg,2h1次,面色红润后,间隔时间延长至停药。

21.治疗神经阻滞之心肌损害据报道,房崇村等应用东莨菪碱治疗神经阻滞之心肌损害患者,亦获显著疗效。应用氯丙嗪,舒必利等神经阻滞药出现心电图异常者进行研究,治疗组42例,给予东莨菪碱0.6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对照组42例给予ATP,辅酶A,维生素(C,B6)及10%氯化钾10ml如前静脉滴注,1/d,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21%(P<0.01)。其机制可能与抗胆碱的作用有关。

22.治疗蚕蛹所致中毒性脑炎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3例,对照组52例,治疗组予东莨菪碱0.3~0.9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1/d。对照组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1/d。其他的治疗措施,如持续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用能量合剂及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烦躁不安者适当应用镇静药,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等两组相同。结果:两组分别显效(经治疗24h后症状与体征明显好转)38,20例;有效22,17例;无效3,15例;总有效率为95%,71%;治疗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治疗组无效者经继续治疗5~7d后症状消失;对照组无效者加用东莨菪碱后2~3d病情好转,继续治疗8~12d后症状消失。治疗组63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心慌、面红、尿潴留、口干,减量、停药后症状消失,无1例因不良反应而停止治疗,对照组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张晓明.东莨菪碱治疗大咯血20例报告.实用医学杂志,1997,13(5)∶15.

[2]杨建平.莨菪碱类药抢救重度新生儿窒息疗效观察.新医学,1993,24(1)∶22~23.

[3]王冬来.东莨菪碱加氯丙嗪治疗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98例.新医学,1997,28(8)∶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