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和谐护理模式对门诊手术患者心理情绪评分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以人为本的和谐护理模式对门诊手术患者心理情绪评分的影响

孔春艳

孔春艳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上海200940)

【摘要】目的:探讨以人为本的和谐护理模式对门诊手术患者心理情绪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门诊手术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选用常规手术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研究组患者选用以人为本的和谐护理模式对入院患者进行临床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分析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情绪变化情况,并对患者手术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选用以人为本的和谐护理模式后发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门诊手术患者入院接受护理治疗后,选用以人为本的和谐护理模式后可明显降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发生率并提升手术成功率,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以人为本;和谐护理;负面情绪;临床护理

门诊手术患者入院接受治疗时,往往容易受周围环境、自身身体状况等因素影响,出现焦虑、紧张、抑郁等负面情绪[1]。有效的手术室护理模式能够结合患者自身情况以及手术治疗方案,给予患者合理的干预护理措施,使患者身心状况受到重点关注。现阶段,以人为本的和谐护理模式已逐渐应用于不同阶段的临床护理中,如何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并提高手术成功率已作为研究热点得到社会普遍关注[2]。本文将探讨以人为本的和谐护理模式对门诊手术患者心理情绪评分的影响,并对患者手术成功率进行结果比较,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门诊手术患者110例,将上述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对照组患者55例与研究组患者55例,以上患者均经医院检查后排除恶性肿瘤、严重器官衰竭患者。对照组患者年龄30~65周岁,平均年龄(43.6±0.5)岁,门诊手术患者类型:脂肪瘤切除术15例,乳腺肿瘤切除术11例,白内障手术17例,其他12例;研究组患者年龄30~65周岁,平均年龄为(45.5±0.2)岁,门诊手术患者类型:脂肪瘤切除术8例,乳腺肿瘤切除术15例,白内障手术19例,其他13例。两组间患者基础资料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方法。对照组选用常规手术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包括术前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手术过程,术后叮嘱注意事项等常规操作。

1.2.2研究组方法。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选用以人为本的和谐护理模式对门诊手术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2.2.1术前护理:医院医护人员应详细了解患者基础资料与住院情况,术前一小时对患者进行访视,耐心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手术具体过程及注意事项,使患者充分了解手术操作环节并消除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3]。

1.2.2.2术中护理:医护人员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做相应手术室温度调节,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待进入手术状态前,应尽量满足患者基本需求并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手术过程中预防压疮或坠床现象发生,在患者清醒期间及时与患者沟通,对于不适症状等应给予及时处理。

1.2.2.3术后护理:待手术后结束后,认真处理伤口以防感染现象发生,选用温盐水或消毒水对患者皮肤血迹处进行擦拭处理,协助患者整洁衣物,并耐心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术中情况及术后注意事项,出院后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工作,及时了解患者切口恢复情况及有无感染症状发生[4]。

1.3评价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分析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情绪变化情况,并对患者手术情况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20.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进行X2(%)检验,计量进行t检测(x±s)检验,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情绪变化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选用以人为本的和谐护理模式后发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情绪变化情况比较(分,)

3讨论

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着重倾向于患者的护理需求,通过改变传统护理模式中技术服务型护理内容,最大程度地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在该模式下患者能够对手术过程合手术室环境有所了解,从而能积极配合手术过程,降低因恐惧、紧张带来的不良影响[5]。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选用以人为本的和谐护理模式后发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医护人员对门诊手术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可通过选用以人为本的和谐护理模式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发生,并提高手术成功率,效果理想,可选择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陈晨,仲崇俊.心理分级护理模式对择期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睡眠质量、疼痛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7,9(23):159-161.

[2]翟颖.专人化综合干预对行冠脉介入治疗患者心理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8,22(6):1191-1194.

[3]黄艳,张梅,朱洁,etal.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宫颈癌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康复情况的疗效[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18(01):169-172.

[4]高春芬,虞卫新.以纽曼系统为框架的护理模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心理负担及疼痛程度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7,23(8):109-111.

[5]程敏,王新燕,张诚.心理护理干预对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及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8,5(1):167-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