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在儿科疾病中的护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个性化护理在儿科疾病中的护理研究

高丽娜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人民医院高丽娜256400

【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儿科疾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8月我院诊治的80例儿科疾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实施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及家属满意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率为85%)(P<0.05);两组患儿疼痛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患儿睡眠、食欲、运动状况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科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个性化护理效果理想,改善患儿生存质量,提高患儿及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儿科疾病;护理效果

儿科门诊是医院重要科室,该科室收治患者均为患儿,由于年龄小、好动、认知能力差等,使得儿科门诊有别于其他科室,再加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儿科门诊的护理服务及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护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医院的发展。近年来,个性化护理在儿科疾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该护理模式更加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能够有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期恢复[1]。为了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儿科疾病中的护理效果。选取2015年1月~2015年8月我院诊治的80例儿科疾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8月我院诊治的80例儿科疾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有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为(6.4~12.9)岁,平均(8.1±2.4)岁;对照组有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为(5.5~13.4)岁,平均(8.0±1.9)岁。入选患者入院时临床上主要以发热、恶心、头痛等症状为主。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等完全知晓,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性别、年龄等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方法如下:入院后护士加强患儿及家属相关知识宣传教育、告知患儿家属即将进行的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2]。

实验组实施个性化护理,方法如下:(1)环境护理。入院后护士尽可能为患儿提供舒适、安静且湿度适宜的病房,精心为患儿布置所居住的病房,在患儿显眼的地方张贴卡通图片,病房尽可能采用粉色、浅绿色等儿童接受的颜色。同时,护士在病床、桌子上放置儿童喜欢的画册、图书等。(2)心理护理。患儿由于年龄相对较小,认知能力较差,再加上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入院后护士必须给予患儿足够的关怀、照顾;对于年龄较大的患儿应该善于采用鼓励的言语,在治疗有进步时给予称赞或奖励小礼物,让患儿乐观接受;对于患儿能够自己完成的事情,如:刷牙、换衣服等进行积极评价,转移患儿注意力消除患儿内心的负性情绪。(3)健康教育。入院后护士应该加强患儿及家属健康教育,为患儿制定相应的健康计划,通过制定儿童比较感兴趣的画册等对疾病知识进行有效的预防,正确的指导患儿饮食和锻炼,促进患儿早期恢复[3]。

1.3疗效标准

采用我院自拟问卷调查表对患儿入院期间的护理质量、治疗情况等进行评定,满意度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满意率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其中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存在统计学意义予以LSD法两两比较。P<0.05提示数据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儿及家属满意率比较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及家属满意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率为85%)(P<0.05)(见表1)。

3.讨论

儿科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常见疾病主要包括:感冒、手足口病、肺炎等,患儿发病后多伴有恶心、头痛等症状,影响患儿健康生长。常规护理方法虽然能够保证患儿治疗,但是护理质量相对较差,患儿治疗依从性欠佳。近年来,个性化护理在儿科疾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及家属满意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率为85%)(P<0.05)。个性化护理和其他护理模式相比优势较多,更加体现了以患儿为中心的理念,护理过程中更加重视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作用,不仅能够实施有效的告知义务,使得患儿及家属充分享有知情同意权,同时还能够及时了解患儿护理需求,为患儿提供全方位的个性化护理,使得患儿在有效的治疗同时享受更加完善的护理服务,增加了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最后,个性化护理的实施能够不断提高护理人员自身专业技能,动态的、持续的为患儿提供更加科学的护理,从而提高患儿生存质量[4]。本次研究中,两组患儿疼痛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患儿睡眠、食欲、运动状况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儿科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个性化护理效果理想,改善患儿生存质量,提高患儿及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婷.舒适护理模式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和改善作用[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8):1640.

[2]林立,郭晓军,黄爱群,等.临床路径管理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4):1855~1857.

[3]廖燕薇.儿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5):255~256.

[4]张苏兰.个性化护理在儿科病人护理中的探讨与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0,5(5):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