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特征与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谈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特征与策略

王璟

王璟

(河北曲阳县第一高级中学,河北曲阳073100)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1)12-0084-01

摘要:探究式教学比其他教学方式更需要学生的主动性,也更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本文主要探讨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特征与策略。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模式;特征与策略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真正看作教学的主体,要经常研究学生在想什么,喜欢什么,是否对学习存在困惑等,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努力使学生爱学习,渴望学习,要切切实实让学生自己行动起来,主动地参与学习。探究式教学比其他教学方式更需要学生的主动性,也更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一、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操作特征

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高中数学自主探索式教学模式的操作特征如下:

1.创设情境。

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虚拟实验室中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学生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好奇心,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2.提出问题。

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指导学生通过课题质疑法、因果质疑法、联想质疑法、方法质疑法、比较质疑法、批判质疑法等方法与学生自我设问、学生之间设问、师生之间设问等方式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

3.自主探索。

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探索。先由教师启发引导(例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它有独立发现法、归纳类比法、打破定式法、发明操作法等方法。

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建构意义的认知主体位置,但是又离不开教师事先所作的、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在协作学习过程中画龙点睛的引导;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说的话很少,但是对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却很大,充分体现了教师指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结合。

4.网上协作。

教师指导学生在个人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协商、交流、讨论即协作学习,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并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通过这种合作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洞察。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协作学习”时,必须注意处理与“自主学习”的关系,把学生的“自主学习”放在第一位,“协作学习”在“自主学习”基础之上进行教师指导进行。

二、探究式教学策略

本文根据探究式教学的特点,结合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经验,构建出以下几种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策略。

1.立足本质,合理定位。

什么是探究式教学?从国内外的研究来看,尚无统一的叙述,但追溯人们关于探究式教学的探究历程,可以发现探究式教学的本质特性应该包含这样几个方面:(1)探究式教学仅限于课堂教学,且探究的课题一般是教学内容。(2)探究式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指导。(3)探究式教学必须具有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的过程。(4)学生探究的重点不在结论而在过程,探究没有固定的模式。学生自主(强调主动性和独立性)探究问题的过程是探究式教学的灵魂和核心。这一点也是探究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最大区别。根据探究式教学的本质特点,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首先要对探究式教学有一个比较合理的定位。

虽然探究式教学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鼓励学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方面有独特优势,但其缺陷也很突出,主要是:费时间、课堂秩序不易控制、评价难。所以,过于强调探究式学习与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一样是错误的,包括探究式教学在内的多种教学方法只有和平共处、取长补短、合理搭配才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明智选择。

2.了解思维,掌握方法。

数学科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这就决定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学生了解一些思维科学知识,对提高思维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科学具有重要意义。遗憾的是,在我国普通高中教育中没有专门的思维教学课,关于思维教学是渗透在其他学科教学中进行的,实际效果很不理想。探究式教学相对于其他教学,对学生的一般思维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的要求更高,因此在教学中有必要精选一些实用的思维科学基础知识和常用数学思想方法向学生较为系统的介绍。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筛选出以下几点,作为学生必备的常识。(l)主要的思维方法是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归纳、演绎、类比、科学假设。(2)思维品质是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批判性、思维的独创性。(3)三种思维方式是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4)思维的三种模式是批判----分析性思维、创造----综合性思维、实用----情境性思维。(5)常用数学思想及方法是引入变量思想、函数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集合对应思想、化归思想、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数学归纳法、配方法、换元法、判别式法。

3.创设情境,轻松起步。

创设问题情境对探究式教学至关重要,一个好的问题情境不仅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使探究容易起步,为探究最终取得成果奠定坚实的基础。由于探究式教学重视学生的探究过程,力求让学生自己“发现”所学知识,所以,探究式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要突出“可探性”,使探究顺利进行。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知识,教师没有必要讲解,甚至连启发都不需要,只要将有关知识呈现出来,就可以把所学知识以问题的形式直接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解决。由于知识比较简单,大部分学生通过观察及一些简单的推理,就能探究出所学知识。

4.科学管理,完成任务。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高度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育主体,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以学生的发展(包括知识、能力、个性、创造性等)为中心,一切教育措施和教育条件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充分发挥而选择和设计的。同时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选择、设计和完成多种教学活动,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探究式教学中,要想把“探究”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不断地鼓励学生,让学生对探究有兴趣、有勇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要及时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能让他们失去信心,成为“等探者”或“观探者”,避免少数人探,多数人陪的现象。另外,在探究式教学中,建立民主课堂也至关重要,因为只有周围的环境民主、宽松,学生的情绪才有安全感,有了安全感学生就会不怕失败、勇于探索,就会大胆的表述自己的观点,充分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张扬个性,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