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课中运动技能教学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体育与健康课中运动技能教学的探讨

李广海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滨北街道办事处滨北教委256651

摘要:《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强调:“不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和完整,不苛求运动技能的细节。”此言一出,可能许多体育教师认为运动技能教学淡化了,不重要了,甚至可以不要了。面对新课改,运动技能教学就真的不重要了吗?笔者通过对新课标的深入学习,并结合自己课改教学的实际情况,谈一下自己的一点认识和看法。

关键词:运动技能运动技能教学健康

一、对体育“运动技能”的理解

“运动技能”是在体育运动中运用技术的能力。而技术则是完成某一运动动作的理想模式,它的形成与发展源于人的基本活动能力。过去的体育教学对技术技能的学习通常是定位在竞技运动层次上,是为运动竞赛服务的,从技术概念的描述到教法的使用,完全以训练运动员的模式施教于普通学生,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新课标的实验过程中,由于对新课标精神和理念的理解不够全面深入,回避或放弃技能教学之说也不足为怪。课程标准明确定位:“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从定位上来说,体育与健康教学离不开身体锻炼这一形式,而运动技能的学习是身体锻炼的载体。淡化竞技色彩,不等于不需要技术技能教学。问题的关键是如何使我们的体育教学更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就需对过去的运动技能项目进行教材化改造。

二、体育技能教学的意义与价值

“运动技能”是体育学科特点的重要标志,也是新课程标准五个学习领域的重要内容。而学生在体育教学的实践中,知识技能的掌握,体能的发展,心理品质的培养,应该是体育教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从一定意义上讲,体育技能教学,是体育学科教育的特色,是与新课标精神理念一致的。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运动技能”维度(领域)水平目标中明确提出:水平一~水平三(小学段),从初步掌握简单的技能动作——会做简单的组合动作——初步掌握运动基本技术;水平四(初中段),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发展技战术能力;水平五(高中段),提高一两项运动的技战术水平,增强技战术的运用能力。在这整个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体育技能的学习,都在不断加大技能的学习。同时学生只有学会了技能才可能有兴趣,有兴趣才可能经常自觉地参与,经常自觉地参与才可能养成锻炼习惯,有了锻炼习惯才会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三、对体育技能教学的体会

1.改进运动规则,合理定位运动技能教学。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由于受竞技运动的影响,使体育课变成了专业训练课。学校并非是运动训练基地,对学生的要求和专业运动员应有很大的差别,因而无需履行严格的竞技运动规则。作为学校体育教学,教学目标定位应在突出体育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上,使学生体验到体育成功的乐趣。

2.技能教学要与运动项目、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在选择竞技体育的运动项目作为体育教材,要求我们根据不同水平阶段在运动技能学习领域的要求,加以改造,使之成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体育教材。另一方面,运动技能教学要结合学生的个体实际,要符合学生的年龄、性别特点、认知规律以及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对于技术动作难度大的技能教学,或进行动作重排,或降低难度,或改变技术动作结构,以适合学生学习的方式设计出来,为学生搭建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乐。使学生既学习了技能,又体验了成功的乐趣,就会为终身体育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技能教学要注重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单纯的技能训练是枯燥无味的,学生不会感兴趣,也不会主动学习。因此,运动技能的教学一定要富有成效,生动活泼,才会受学生的喜爱,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运用,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对一些确实具有健身价值、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学生又不太喜欢的技能教材,要在不破坏核心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使其“教材化”,并进行有益的拓展延伸,给学生营造一个气氛和谐的环境,充分能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想象着、尝试着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练,使其学的有价值,学得高兴,既学到了应会技术,形成了一定的运动技能,又获得了积极的运动体验,从中也得到了乐趣和成功感,提高了学生学习运动技术的实际运用能力。

4.技能教学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过去技能教学评价压抑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爱好的发挥,制约了大多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发展。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会对运动技能教学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评价体系倡导的是“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理念,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的运动技能教学中,我们要积极落实新的课程理念,关注差异,不再把量化指标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唯一标准,更重要的是看重学习过程,注重学生的参与情况和学习态度,运用发展性评价,看到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发展,激励学生不断发展、不断改进。“不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苛求技术的细节”不是盲目淡化运动技能,也不是不要运动技能,而是要我们合理把握运动技能教学,在体育教学中重视运动技能教学。

参考文献

[1]李文江谈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下运动技能的教学.体育教学,2005,1。

[2]方蛟龙体育教师不容忽视技能教学.中国学校体育,2005,2。

[3]陈雁飞在新课程实施中如何看待运动技能教学.中国学校体育,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