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视力保健工作的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5-15
/ 2

学龄前儿童视力保健工作的价值分析

曾庆伟

曾庆伟

新疆昌吉市第二幼儿园新疆昌吉831100

【摘要】目的:分析学龄前儿童视力情况以及保健工作的价值。方法:研究我园在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进行的391例儿童视力筛查情况,同时视力异常者做深入的门诊确诊。结果:391例儿童中视力异常者为57例,占比14.58%;57例异常情况者通过确诊发现弱视为32例,占比56.14%;弱视进行治疗者,治愈为21例,占比65.62%,改善为7例,占比为21.88%;无效为4例,占比为12.5%。结论:对于学龄前儿童做视力保健可以有效的对视力问题做诊疗,及时改善患儿视力,保护患儿视力水平。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视力保健;视力筛查

当下学龄前幼儿属于眼部视力的发育阶段,但是生活中多种因素都对幼儿的视力构成影响,特别是电脑等产品的运用逐步广泛,对视力发育构成极大威胁。对学龄前儿童做视力保健工作可以有效的发现视力异常问题,并给与针对性治疗,对幼儿视力恢复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我园在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进行的391例儿童视力筛查情况,儿童年龄为4至6岁,其中男为214例,女为177例;所有幼儿均来自本地幼儿园。

1.2方法

让教师对幼儿进行“E”视标的识别,采用视力表灯箱来操作,测试的距离保持5m,幼儿双眼均做视力检测,通过对一只眼做遮盖来对另一只眼睛做测试,在遮盖中避免过紧或者过松而导致检测不准的情况。

1.3评估标准

对于不足5岁的幼儿,其视力低于4.9则为低常,对于5岁以上幼儿,视力在5.0以下为低常。按照视力不良分级上,5-6岁儿童,视力在4.5以下为重度视力不良,4.6至4.8为中度视力不良,4.9至5.0为轻度视力不良;对于4岁儿童,4.9以上为视力正常,中度视力不良为4.5及以下,4.6至4.8范围为轻度视力不良。所有视力不良评估者要做来源复查确诊。

2结果

391例儿童中视力异常者为57例,占比14.58%;57例异常情况者通过确诊发现弱视为32例,占比56.14%;弱视进行治疗者,治愈为21例,占比65.62%,改善为7例,占比为21.88%;无效为4例,占比为12.5%。

3讨论

学龄前幼儿视力不良问题有多种因素,首先幼儿家长缺乏有效的眼部健康知识。儿童视力水平与用眼卫生有直接关系,要加大儿童的眼部保健常识的普及,做好幼儿的眼部保护,同时日常注意做视力的观察,及时发现视力问题并给与治疗。而日常保护上要注意幼儿接触电子产品的观看时间和距离,如看电视距离,玩电脑、手机产品的时间等,最好多给与幼儿户外活动,减少面对电子产品的时间,减少电子产品对幼儿眼部视力造成的影响。同时要注意用眼卫生,日常做好眼部和手部清洁,避免用手部做眼部揉搓,减少眼部受感染或污染而引发的视力障碍。据相关数据调查发现,在儿童患者中,有42.4%视力不良患儿有长期观看电视的习惯。看电视与玩电脑时间过长会导致儿童的眼睫状肌过度紧张,进而引发肌肉痉挛,进而导致近视眼等情况。同时沉迷于电脑、手机和电视的儿童还会存在维生素A不足,导致患儿视网膜的感光能力失衡,进而导致眼部干燥,容易出现干眼症[1-2]。

而针对儿童的眼部保健情况,需要家庭、幼儿园等各方面做有效的工作维护。首先幼儿园需要利用家长会开展讲座或者相关口头主题活动讲授来相关知识做宣教,提高儿童及家属对眼部保健的关注度,做好日常保护与眼部问题的及时发现。日常要注重卫生习惯的培养,时刻提醒儿童做有效的手部清洁,减少手对眼部的揉搓,养成规范的用眼习惯。同时要保证幼儿用眼环境的充足柔和光线,养成儿童看电视、玩电脑及手机、读书写字的良好用眼习惯。在教育中需要家长做较好的示范作用,避免不良习惯对患儿造成的影响。日常饮食上要多食用丰富维生素的蔬菜、瓜果,避免让儿童食用多种加工性食物。多让幼儿做户外活动,接受阳光来做好维生素A的补充。而每天看电视、玩电脑及手机的时间应该限制在2h之内,多给与幼儿有益身心的活动,避免过多的沉迷在电子产品中。保证幼儿规律的作息,有充足的休息来最眼部做舒缓,同时保证身体的健康状态[3-4]。

幼儿视力的发育敏感期是较为短暂的,如果不能有效的对幼儿做用眼习惯纠正,无法及时发现眼部问题,可能会导致视力长久性的损伤,难以恢复到正常水平。因此在学龄前幼儿中,要做好定期的视力筛查,这样有助于及时的发现患儿视力问题,尽早做矫正治疗。同时还可以配合多种渠道与方式来做视力异常的保护。在用眼知识的讲授过程中,对于幼儿群体,不能通过刻板的知识宣讲,需要适度的故事或者图画引入,让讲授过程有趣味性,简单而易于接受。避免对幼儿过多的严厉宣教,让幼儿产生反感。同时家长、教师以及外在群体要做好自身的引导示范,让幼儿通过模仿来达到规范用眼的习惯。如果要避免儿童患者过多的观看电视或者电脑、手机,首先家长要以身示范来做引导,陪伴患儿开展其他娱乐活动来转移幼儿的注意力,避免儿童过多的将兴趣投入在电脑、手机或者电视上,最好让幼儿减少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长和频次[5]。

在视力保健中,可以分为四种,增视性、护视性、防病增视性、症状性。其中视力保健中増视性,通过对视力发育早期的非器质性的眼部疾病及时发现与治疗,让视力功能有效的成熟发育,主要是针对学龄前儿童,主要针对的是弱视与屈光不正。视力功能的快速发育阶段在0至5岁,该阶段儿童视力从0发育到0.9水平以上,但是该阶段中会有较多的眼部疾病存在。其中眼部外伤、斜视、屈光不正等都会导致眼部发育不良,应该及时发现眼部问题并给与治疗,从而有效的让视力功能发育恢复到正常水平。而治疗方式上主要采用弱视治疗仪、配镜、斜视矫正与白内障摘除等问题,从而有效的让视力得到正常水平的恢复。如本研究中所示,391例儿童中视力异常者为57例,占比14.58%;57例异常情况者通过确诊发现弱视为32例,占比56.14%;弱视进行治疗者,治愈为21例,占比65.62%,改善为7例,占比为21.88%;无效为4例,占比为12.5%。大部分患儿以弱势情况为主,同时治愈的比例较高,因此及时发现与治疗尤为关键。但是其中也不乏有先天性的屈光不正、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病变以及角膜病等情况,即便属于少数患儿,但是也要做好相关的检出和治疗,及时治疗可以有效的维护视力的恢复,争取治疗的有效时间。

视力保护中护视性主要是让视力能够恢复到原有的良好状态,其中以近视眼防治为主,而该问题主要是视力发育成熟后做有效的维护,避免视力的进一步恶化,主要人群集中在学龄期后青少年群体。而视力保护中防病性与症状性也多属于学龄期之后人群的视力保健。

参考文献:

[1]张海林.2008-2012年鄂州市城区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状况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05:542-544.

[2]林珍荣.谈开展学龄前儿童视力保健的重要性[J].工企医刊,2014,05:1007-1008.

[3]张海燕.3207例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结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2,13:74.

[4]黄艳,殷刚柱,邵子瑜,郭锋,傅苏林.合肥市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医学,2013,07:997-999.

[5]白英龙,周志强,李春涛,华天懿,翟玲玲,贾丽红.沈阳市学龄前儿童视力及屈光异常现况[J].中国学校卫生,2013,08:101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