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家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1

再谈家访

刘安向

山东省枣庄市第十六中学277100

摘要:长期以来,传统家访的衰落是不争的事实。回归传统家访的背后,是教育者关于自身角色和责任的重新认识。家访的意义在于,让教师切身感受学生的家庭环境和成长背景,深入了解家长们的真实想法和内心诉求,最大程度确保老师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殊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恢复家访,便是恢复教育的精细投入和人文底色,这对于标准化、模式化教育是极为有益的补充。重拾教师家访传统,让老师走进学生的家里,走进学生的心里。重申教师与学生、家长沟通中的主导性地位和责任,弱化技术工具的过度宰制效应,是教育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家访的意义家访认识上的误区家访应注意的问题

家访,表面上是教师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情况,了解学生家庭状况,实质上则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是教师教育责任的延续,是教师教育行为的实践。笔者根据多年的家访实践,对家访进行简单总结。

一、对家访认识上的误区

一些学校认为家访的有效性、时效性不足,淡化了家访工作;有部分老师认为现在通讯手段如此发达,老师没有必要费时费力上门家访;部分家长认为老师来家里多少有些尴尬,尤其是婚姻家庭中出现变故的家;部分家长不重视孩子的教育,不欢迎家访;有些学生自信心不足,不想让老师知道家庭的情况,尤其是经济困难的学生。当然,对家访认识上的不足有其客观原因,比如学生离家太远,家访不便;父母外出打工,学生为留守青少年;教师平时任务较重等等。

二、家访的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如此复杂,以至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显然,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中作用巨大,老师如果对家庭教育了解不多,那就很难与学校教育有效结合。

1.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家庭情况,对学生的教育会更有针对性。家庭教育和家庭成长环境是学校教育重要的参考,了解家庭教育状况有利于教师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善教育方法,真正达到因材施教,做到个性化教育。

2.增强教师和家长在孩子教育上的共识。很多家长不是很懂教育,教师可以对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提出看法并给予指导,避免“5+2=0”的现象发生,即学生接受了五天的学校教育,回家两天后教育成果重新归零。所以教师与家长商讨学生的家庭教育,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意义重大。

3.家校沟通也有利于完善教师自己的教育理念。家长可以对老师的教育教学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有助于老师改进自己的工作,提高工作实效。家访是非常接地气的教育活动,能赢得家长的尊重和对教育的支持。

4.了解学生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比如了解学生的贫困程度,以利于安排贫困生救助;了解问题学生的问题根源,以利于问题的解决;一些学生缺的不是钱财,而是父母的陪伴等。

家访目的是协调学校与家庭教育的步调,统一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对学生的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应该高度重视家访工作。

三、家访应注意的问题

家访是一种教育行为,教育无小事,需要认真对待,不可掉以轻心。

1.不宜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才进行家访。家访工作在平时,在持续不断,否则有临时抱佛脚之嫌,平时做好沟通交流,学生出现问题时也好解决。

2.增强家长对孩子的信心。老师应与家长共同分析孩子的优缺点,发扬长处,改正不足。多交流教育学生的方法,帮助家长树立教育子女的信心,当然不宜过多指出孩子的错误,可点到为止。家访不是告状。

3.应先预约,不可贸然家访。可提前沟通,以双方都认为合适的时间为宜,只要没有特殊情况,不要非得限定时间。

4.注意态度和方式,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家访时教师要大方、和气,多听家长谈,轻易不要否定其观点,要多了解家长对学校、教师及孩子的看法,教师陈述的内容应客观、详实,使家长感到教师对孩子了解很深。

5.要有明确的主题。教师进行家访时心中要有数,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要掌握学生及家庭中的有关资料,做好相应准备。教师在家访前应先将要谈的主要内容做个归纳,切忌东拉西扯,不着边际。

6.不能吃请和接受礼品。这是做事公道正派的前提,也是为人师表的基本要求。

四、对家访的再认识

家访是“教育即服务”的现代教育观的具体表现。在当前背景下,真正确立教育是一种服务的观念至为重要。当然,部分教师的高高在上的特权思想仍然存在,服务意识有待提高。

教育是一种服务,学生就是直接服务对象,家访是家庭与学校搭建沟通的桥梁。家访是教师送“教育”上门,践行的是服务行为。教师的责任在于充分调动家长这一资源服务于学生。可帮助家长提高教育素养,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实现家校育人的最佳效果。可以说,家访是教师发挥自己专业优势去影响家长的教育行为、指导家庭教育的一种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蒋璟璟华西都市报,2017,11,2。

[2]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