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现状与挑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4
/ 2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现状与挑战

王文俭慕涛

大连海事大学辽宁大连116021

摘要: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互联网+”的概念,并明确要求在今后一个时期,各行业、各领域要尽快制定“互联网+”的行动计划,把“互联网+”作为结构调整、模式升级的重要工具。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党建工作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互联网+”思维为高校党建工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工作平台;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如何利用好“互联网+”的先进武器,为高校党建服务,也是摆在基层党务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迫切课题。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党建;新媒体

课题项目:2015年度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一般项目),项目编号【GXDJ2015-B058】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由此,将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互联网+”的概念,并明确要求在今后一个时期,各行业、各领域要尽快制定“互联网+”的行动计划,把“互联网+”作为结构调整、模式升级的重要工具。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如何利用好“互联网+”这个杠杆,加快并完善党建平台,全面提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党建工作,是适应“互联网+”时代背景的必然要求,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一、“互联网+”概念的缘起及释义

2014年11月,李克强出席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时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其中“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是目前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要主题,被称作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新引擎”,可见其重要作用。

2015年3月,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马化腾提交了《关于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的议案,表达了对经济社会的创新提出了建议和看法。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的政府报告中明确提出“互联网+”的概念,并明确指出,在今后一个阶段要尽快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全面推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至此,“互联网+”成为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

“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在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北京大学移动政务实验室宋刚博士表示,“互联网+”战略的提出,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需要各行业、各领域的共同努力。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黄璜表示,“互联网+”意味着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深入融合,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叠加,不是一加一等于二,一定是大于二,其中的关键就是创新。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润喜提出,“互联网+”是一个很综合的概念,也是未来中国各领域发展的最重要引擎。北京邮电大学产业研究院副院长纪阳提出,目前我国的“互联网+”正处于起步阶段,进一步推动,需要一些敢于打破旧格局积极求变敢于试错的勇气。

由此可见,将“互联网+”与高校党建品牌建设相融合,既是新时期下党建工作的实际需要,也是处于结构转型时代背景下国家发展的主流选择,更是适应国家对高校党建要求的必然路径。

二、“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现状及挑战

高校党建工作肩负着为党的事业培养接班人的重任。同时,也是意识形态引导的前沿阵地。高校大学生从来都是思想上最为活跃、行动上最为积极的群体。新的形势也要求我们基层党务工作者要适应时代要求,跟得上青年的步伐。“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在党建工作的应用中,势必存在一些与固有模式不匹配的地方,笔者归结如下:

1.党务干部思维步伐缓慢,对“互联网+”的重视程度不够,理解不深。“互联网+”的概念提出至今不过两年多的时间,其具体的意义内涵和实践外延还不够清晰,同时,其理论构建目前也是学界讨论的焦点,说法不一,形式各异。这在基层工作的开展时,必然带来偏差。同时,党务工作严谨、细致、复杂,目前各高校执行的工作模式,大多是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积累而成,调整起来有一定难度。同时,大多数党务干部工作年限较长,对工作的惯性较为习惯,在接受新形式、新变化、新方法的过程中,难免出现抵触情绪和畏难情绪。具体表现为,“互联网+”在基层党建落地时缺乏成熟经验,不知该如何探索;有些时候更多的是流于形式,应付了事;有些党务干部不愿接受新鲜事物,对“互联网+”的模式内涵搞不清、搞不懂、不愿搞。

2.党建工作的互联网平台功能不完善,实用性不强。近年来,各级党组织为适应新形势需要,大都建立了自己的党建网站,开通了微博公众号和微信平台,开始探索通过互联网开展党建工作。通过对平台的建设和完善,基本具备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政策、浏览热点、发表观点、学习交流等功能。但与目前互联网上的其他平台相比,这些党建平台普遍存在着维护缓慢、缺乏热点、内容不新、功能不全、吸引力不够等问题。从内容上看,这些平台还趋近于平面媒体,以文字、图片和简单的视频为主,缺乏现下较为流行的时代元素,不接地气;从技术上看,党建平台普遍缺乏维护时必要的技术人员,懂党建理论的人不懂互联网技术,懂互联网技术的人党建理论又比较薄弱,造成网站整体质量的下降;从流量上看,很多党建平台点击量低,热度不够,也制约了网站今后的发展。

3.基层党建工作互联网平台的制度建设较为滞后,人、财、物的配比不足。基层党组织是党建工作的桥头堡,与党员联系最紧密,与群众最贴近,这就对基层的党建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但从全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后,由于大环境的迅速变化和工作手段的快速更新,使得相关保障机制难以迅速跟上,出现了一定的真空。在互联网平台的开发和维护方面,很多社会平台都需要组建较为完备的人才队伍,投入一定的资金支持,提供一定的场地、设备保障。而在党建互联网平台的开发、建设中,这方面比较短缺,缺少人、财、物的保障等情况,在基层党组织中普遍存在,也制约了党建工作向“互联网+”转型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人民日报,2015.

[2]郑锦阳,赵桂英.浅析微时代高校党组织党建资源的整合与共享[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

作者简介:

1.王文俭,男(1986年-),辽宁大连人,大连海事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指导员。

2.慕涛,男(1986年-),辽宁盘锦人,大连海事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指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