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1

试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

宋小玲

陕西省吴堡县第二完全小学718299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发展的标志。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出了一个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课题。为了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构建面向未来小学数学教学的新体系,我对我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大部分课堂教学还没有跳出传统的教学模式,不适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主要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老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多,研讨交流少;操练记忆多,鼓励创新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照本宣科多,智力活动少;显性内容多,隐性内容少;应付任务多,精神乐趣少等等。总之,重视传授系统书本知识,忽视好奇心、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为了彻底改变这样的状况,我以创新精神作指导,设计了一个从教学评价、教材运用、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练习与作业设计、教学手段、备课方法、教学管理等全方位系统改革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案,作为专门课题研究,定名为“小学数学创新学习实验研究”。

我从2015年开始在我班开展了有组织、有计划的探索性实验。两年来的探索,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果,课堂教学呈现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新局面。我班学生的精神面貌、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受到社会、家长和各级领导的公认。

上学期期末,我对我带的两个班的120名学生进行了细致调查。调查结果:喜欢和非常喜欢数学的占97.9%,乐意独动手、动脑解决数学问题的占90.8%,认为小组研学习对学习有帮助和帮助很大的占98.3%,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明显提高的占92.9%。学生由于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学习能力增强,一般都不惧怕考试,学习成绩有很大提高。学生们对数学学习,从兴趣、能力到成绩实实在在的进步奠定了我进一步探索的信心。

主要做法:

一、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受教育者能否在未来生活、学习、工作中取得成功,不仅取决于他们拥有知识、技能的多少和一般智力水平的高低,而且还取决于他们的兴趣、动机、态度、意志力、自信心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高低。

基于这一认识,我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判标准粗线条地确定为五个方面:学生喜欢不喜欢上数学课;学生投入数学学习的程度;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培养体现的情况;数学交流和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发展状况;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

二、逐步推行探索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

关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很重要的问题是观念的转变问题。目前不少教师还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接受”书本知识的过程。说得具体一点,就是教师把书本内容讲清楚,或一问一答问清楚,学生用心记住,能按时完成作业和应付考试,就算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样做其实把一种“隐形的”、宝贵的东西——好奇心、思想方法、探索精神,特别是创新意识的培养统统丢掉了。我通过探索,认识到教学过程应该是这样的:学生在教师设计的问题情景中,紧紧被问题吸引,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用心思考,真诚交流,时而困惑,时而高兴,在跌宕起伏的情感体验中,自主地完成对知识的构建。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对知识理解十分深刻,而且“创造”着获取知识的方法,体验着获取知识的愉悦。同时,在和谐诚恳的交流中,充分展示着自己的个性和才能。

三、积极营造自然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敞开思想参与学习活动

儿童的天性是活泼好动,乐意在游戏和活动中学知识,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但在传统的课堂上,往往被过于严肃的“管教”和“八股式”的套话,把好问好学的积极性压抑了下去。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是这样做的:

一是保证学生在探讨问题时,有宽松的气氛,必要时,可以下位,可以重组小组,甚至大声争辩。

二是理解童心,允许学生用自然的、带有童趣的语言表达思想,交流意见。

三是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这样就可以大大解放了学生,也大大解放了老师,课堂上呈现出一种积极的、向上的、自然的、和谐的新景象。

例如,我在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的课堂上,学生们用摆实物、画线段图、比纸条等多种方式来理解数量关系,建立自己的解题思路。互相交流想法时,有的学生没有用“同样多”、“分成两部分”等字眼,却拿了一根长纸条和一根短纸条,对齐一头做比较,然后大声说:“从长的上去掉这一块(与短的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多的,所以用减法计算。”虽然语言不那么准确、完整,但可以看出他对求相差数的实质是理解了。

长期这样做的结果,大大改变了课堂上生硬灌输知识的局面,使学生在生动活泼、友谊和谐、充满情感和乐趣的智力活动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自觉学习着构建新知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