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工笔画创作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13
/ 2

当代工笔画创作之我见

陆嘉玲

陆嘉玲(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我国工笔花鸟画创作曾盛极一时,达到巅峰后便创新乏力。进入20世纪后,在东西方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突破传统、追求创新成为中国画发展的必然。一些有识之士创办美术院校,引入西学,从写生入手,学习解剖、透视、色彩等西方造型方法,提倡写实主义。由于工笔画本身具有线、形、色三大造型要素,语言丰富,又有写实主义的传统,适于融合西方写生造型手法,所以,在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中,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很自然地完成了由传统向现代形态的转变。现代工笔画创作的技法因素在造型、用线和用色三个方面的运用大大丰富了艺术创造的空间,使中国工笔画从画面上具有了超越古代传统的现代形态。

关键词:工笔画创作;造型;用线;用色

在工笔人物画中,训练培养自己的造型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写意识、写心、写情,让造型的形式表达情感,力求尽达其意。工笔人物画中的造型与形式构成是绘画本体的基础,想画好工笔人物画就必须培养好自己的造型观念、造型意识和造型能力。当然,这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关键是要修炼好画外功夫。

作为艺术表现之手段,线语言的运用早于形体和色彩语言。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们根据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对现实生活的理解,把经过高度提炼和抽象概括出来的、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的“线”,作为表达物象的最佳工具,形成了独具特色、以线为主的造型艺术手法。因此,在进行工笔人物创作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把线与造型的形态美结合好,使其能充分体现工笔人物画的美感。

除了上面所讲的线的造型外,工笔画中的用色也十分重要。和水墨画相比,工笔画中的用色有时是画面成败的关键,一幅工笔画线条组织欠佳,但着色好,往往还可以弥补画面的效果;如果色彩用得不好,色彩与画面形式达不到协调统一,是无法形成一幅好的工笔画的。

任何一种绘画材料都有它的特色和局限,可以说由局限产生特色,也可以说要有特色就要受到局限。中国画颜色纯粹、沉着、典雅,虽不及西画色彩丰富,但也有自身的韵味和特点:墨韵、墨彩渗透在画面中。中国画中的墨不是纯粹的黑色,稀释的墨也不是纯粹的灰色,墨和色的关系中闪烁着一种文化特点和哲学思想。

21世纪,中国画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中国画的图式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审美要求,需要在审美范式、形式构成、墨彩表现等多方面进行观念和实际上的创新与拓展,以求实现中国画墨与彩的互补,促进中国画色彩向现代转换,再创新时期中国画色彩的辉煌。由于中国画传统色彩、色阶不多,其工笔画的制作方法也不能使这有限的色彩产生太多的变化。但也正是由这种材质设色方法和基本精神,使其有独特的审美效果。所以,现代绘画对色彩的认识和能力的提高,促使工笔书写必须不断追求材质的丰富性和色彩运用的新突破。

构图作为工笔花鸟画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现代中国花鸟画的构图观念,是由抽象的点、线、面概念转变成一幅画面,从而呈现出来的一种独特新颖的表现形式,追求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所表现出来的视觉重组与冲击,体现艺术家的主观意念,旨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取得突破,并根据自己的审美理想和感受画出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在艺术领域形成思想大解放的局面,开始强调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和情感,尝试多样的艺术语言,工笔花鸟画的语言形式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现代工笔花鸟画相对于传统作品,从文化风格来看,出现了有别于古代和近代的明显特征。从审美形态来看,当代工笔花鸟画与传统工笔花鸟画在艺术形象、内涵、形式、语言等方面也有所不同,更加强调现代设计意味。一些工笔画家受西方现代艺术影响,在画面的表达上融入构成元素,注重构图形式的创新多变。当代工笔花鸟画家的艺术独创意识得到了发挥,创造了出新的画面形式,给工笔花鸟带来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构成作为西方的一种设计理念体系,对于现当代的工笔花鸟画的完善、发展、创新来说,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现当代,中国花鸟画的审美理念发生了改变,它既丰富了中国花鸟画的艺术语言、形式,也启发了创作者的审美思维和创作思路。在构图方面的构想与运用,极大地丰富了工笔花鸟画的创作意识,促使其发生革新。

目前,工笔花鸟在与时代新的契合点上找到位置,摆脱了传统的束缚,找到自身发展的空间,正在中国画坛兴起。工笔花鸟适于融入构成因素,融合时代精神,表现新的审美情趣。它不仅仅在传统写实方面能融合运用,而且在具有当代意味的表现技法上也可以别开生面。在当代工笔花鸟画作品中,表现现代审美情趣已成为一大趋势,这与对艺术语言的理解和把握是不可分割的。当然还有许多有待于我们去继承和发展的地方,这是当代开拓者的共同责任和追求。所以,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大胆革新,两者结合表现当代审美情趣才能使中国工笔花鸟画走出国门、迈向世界、达到雅俗共赏的发展现状。也正是由于这种不断丰富的拓展,工笔花鸟画才不断发展,成为艺术史上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最具有时代特色和艺术魅力的画种之一。

中国工笔花鸟画作为我国民族绘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精工细腻形神毕肖的描绘、鲜明的色彩、装饰性的风格,为花写照、为鸟传神。生动地展现着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具有雅俗共赏的审美品格。工笔以线勾勒,其敷色渲染的笔墨样式是中国绘画最初的语言形式。它以自己特有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反映着大自然花丛草木及人的精神情感。在传统工笔花鸟变革的当代,更应该注重在继承、借鉴传统、结合自然创作的关系上研究、协调和统一,从而促进自己对工笔花鸟画的学习和创作。只有把中国传统和西方艺术融合起来表现当代情趣,才有创新和发展。社会在变,时代在变,人的思想也在变。只有对照现实社会与时代精神,注入现代意识,切入现代人生,寻找新的艺术语言,才能走出属于当代工笔花鸟的创新道路。

中国花鸟画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表现出了极强的适应性,很自然地完成了向当代形态的转变。工笔花鸟画所表现出来的继承性,是其自身的传统具有较强的写实精神,通过画家有意识进行构图的排列去表达别具一格的意境、思绪和感受。工笔花鸟画的特点以及当代画家的创新精神也决定了它与西方设计体系结合时有较为自由的取舍,更进一步证明了工笔花鸟画的流畅性与适应性。

在现代这样一个多元化的都市,传统的工笔花鸟画的画面风格在视觉效果上看,比较难与现代都市的各种生活元素组合在一起。通过继承传统的文化,吸收西方的设计语言,东西文化融会贯通,工笔花鸟画才能更好地融入到人们的视线中,在生活中获得到更美的视觉享受。

总之,工笔画中技术因素的发展大大丰富和推进了现代工笔画的艺术表现。不仅体现在画面的表层组织之上,也渗透到造型的意象之中和工笔化的新观念里;不仅表现着画家的艺术个性,并且辅助状物抒情;更重要的是给中国工笔画拓展出广阔的发展空间,孕育出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