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自动化核心业务平台相关问题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1

滨海自动化核心业务平台相关问题的探讨

许志成王安颍甄庆王媛媛潘娜

(国网天津滨海供电公司300450)

摘要:本文介绍了滨海自动化核心业务平台的基本组成以及特点。总结了目前核心业务平台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进一步解决问题的设想。

关键字:自动化核心业务平台通道设备故障

0引言

2012年,按照天津市公司“大运行”体系建设工作的整体部署,滨海供电分公司需要实现调度、监控业务的高度融合。自动化专业本着最优效果、最高效率、平稳过渡的原则,对原有监控OPEN3000系统进行一体化升级改造工作。通过调度自动化系统、监控系统功能的整合过程中对自动化核心业务平台的建设,为调度、监控业务的一体化运作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实现了人员、设备的集约化,为调控员搭建了一个更稳定、功能更全面、界面更友好的一体化平台。但此平台从2012年运行至今,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导致整合后的核心业务平台通道设备故障时有发生,对调控运行工作的正常展开产生了一定影响。

1核心业务平台现状分析

目前,滨海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模式为,所有核心服务器及核心交换机位于吉林路变电站2楼调控机房(包括调控系统、配调系统、防误系统、遥视系统、机房监控系统等),而调控人员平时所使用的工作站以及自动化维护用工作站均位于滨海供电分公司本部,服务器群与工作站群形成了两个区域(如图1)。

图1滨海调控系统网络拓扑图

这两个工作区,数据交互流量大,重要性等级高。因此,两个工作区之间需要一个连接安全、传输稳定、带宽充裕的网络。现有的业务平台由于没有实现设备和通道的双冗余,曾出现过由于传输网络连接的故障导致自动化业务停运的故障。

两个工作区间有8条通道,但通道两端是单交换机,业务平台没有实现设备和通道的双冗余。目前建立的自动化核心业务平台虽然为调控系统的数据交互奠定了基础,但今后地调备调建成后也需要接入到该核心业务平台,则地调备调系统的核心网络即可与滨海调控中心实现互通。此套核心业务平台则需要对配置及设备进行一定的调整。

2通道设备故障的问题

2.1目前现状

吉林路调控机房设备老旧,仍然在运行单交换机,8条通道均接在单交换机上,目前这样的配置仅能达到总带宽2.4G,通道速率100M/s。而对天津地区其他地调系统核心业务平台调查发现,其带宽可以达到10G,光纤传输速率也可以完全满足万兆交换机的需求。所以,通道带宽小、通道设备无冗余是滨海核心业务平台面临的主要问题。(如图2)

2.2存在问题

1)通道带宽小:滨海核心业务平台,现今拥有的业务系统有调控、配调、五防、遥视、机房监控、KVM等,还有滨海备调系统尚未接入此核心业务平台。而且随着近年滨海地区电力事业建设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系统站、用户站建成投运,滨海核心业务平台需要处理传送的数据量越来越大,故此仅有2.4G的通道带宽,成为了核心业务平台的发展瓶颈。

2)设备无冗余备份:从图2中明显可以看出,滨海核心业务平台的服务器与工作站之间仅靠一对万兆交换机互通,如果此时交换机发生故障,那么滨海地区电力系统将失去调度监控。事故影响范围巨大,造成后果严重。故此对通道设备进行冗余备份可以提高滨海核心业务平台的可靠性。

图2吉林路机房通道配置示意图

2.3拟解决办法

1)方案一:将现有的8条通道换为2条不同路由的专用光纤通道,将吉林路调控机房与滨海局自动化机房连接起来,将现有的单交换机换为万兆3层交换机,并将两条光纤通道两端各接一台万兆3层交换机。

2)方案二:将现有的8条通道换为6条光纤通道,每条光纤通道两端各连接一台千兆交换机,使吉林路调控机房的每台服务器都通过专用交换机与专用光纤通道实现与滨海局自动化机房的工作站之间的数据传输。

3结语

滨海自动化核心业务平台的通讯设备问题十分重要,通讯连接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滨海自动化平台两个核心区域的工作效率、可靠性、故障次数等。因此,在日常运行维护中我们应该重视核心业务平台的通讯设备巡查,擅于查找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并积极总结分析问题,以便更加完善的解决好此类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媛媛,刘梦璇等.基于OPEN3000的调控系统整合与提升[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

作者简介

许志成(1985.1.2),男,天津人,山东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硕士,工程师。单位:国网天津滨海供电公司,研究方向:电气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