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情况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0-20
/ 1

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情况分析

邱暖芬

邱暖芬(福建省龙岩市中医院福建龙岩364000)

【中图分类号】R6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0)10-025-02

【摘要】目的探讨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感染情况。方法用胶体金标法进行沙眼衣原体检测。结果705例患者检出CT46例,阳性率为6.5%。

【关键词】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检测感染治疗

沙眼衣原体为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主要病原体,女性可引起尿道炎、宫颈炎、输卵管炎、盆腔炎等。男性可引起尿道炎、附睾炎、前列腺炎等[1]。为了解龙岩市新罗区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情况,笔者对2009年1月~2009年12月就诊于妇科、男科的门诊705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沙眼衣原体检测。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705例患者,男151例,女554例;年龄16~65岁,平均33.2岁,病程5天~2年。男性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刺痒、会阴部坠胀不适等症状;女性患者则表现为白带多、色黄、有异味、可伴有外阴搔痒。所有患者1周内未使用过抗生素。

1.2标本采集

1.2.1女性宫颈样品①使用试剂盒提供的配套拭子,在取样前用另外的拭子或棉球将宫颈口外区域的黏液抹去,将取样拭子插入宫颈管内通过鳞柱状上皮交界处,直到几乎拭子头已看不见。旋转拭子15—20秒钟取出,不要碰到宫颈外及阴道壁。这样能保证得到更多的柱状上皮细胞,而衣原体主要寄生在柱状上皮细胞中。②宫颈样品也可用细胞刷(未提供)收集(注意:孕妇不可用此方法)。清洁宫颈口外后,将细胞刷插入宫颈管,通过鳞柱状上皮细胞交界处,停留2—3秒钟,旋转细胞刷两圈后取出,注意不要碰到阴道壁。③如果检测可以即刻进行,将取样后的拭子放入样品处理管中。

1.2.2男性尿道样品尿道用拭子可用于尿道取样。病人在取样前至少1小时内不要小便。将拭子插入尿道2—4厘米,旋转3—5秒钟后取出。如果检测可以即刻进行,将取样后的拭子放入样品处理管中。

1.3CT检测采用上海凯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衣原体检测试剂盒。

1.4操作方法

1.4.1宫颈拭子、尿道拭子的处理①将样品处理管放在工作台上,加入6滴溶液A。②将采样拭子放入含有溶液A的样品处理管中,室温放置,在处理过程中不断旋转并在管壁挤压拭子,使液体不断被挤出,重复多次,处理2分钟。③然后加入6滴溶液B,旋转并挤压拭子,尽量使液体流出,然后按感染物品的处理方法将拭子丢弃。④处理后的样品如在60分钟内使用,并不影响试剂盒的检测结果。

注意:用A、B液处理样本拭子滴加的溶液量应相等。

1.4.2检测步骤①将检测试剂盒从密封袋中取出,放置在洁净、干燥和水平的工作台上,标明样品编号或名称。如果检测试剂盒保存于低于室温处,须将检测试剂盒及试剂提前取出,放至室温后方可使用。②将样品处理管中已处理的样品滴加2—3滴至检测试剂盒的加样孔中。③等候结果的出现。加样10分钟时可判读结果。红线显示的时间根据拭子所采集衣原体含量的不同而变化,有些阳性样品可在60秒钟后出现结果。为了确保阴性结果,请勿在15分钟后判读结果。

1.4.3检测结果的解释阴性结果:仅质控区(c)有一条红线,检测区(T)无红线出现。阳性结果:除质控区(c)外,另有一条红线出现在检测区(T)。无效结果:质控区(c)不出现红线,则结果无效。应更换新的检测试剂盒重复实验,重新取样。

2结果

2.1CT检测结果及分析705例患者中CT阳性46例(6.5%),其中男性阳性率4.0%(6/151),女性阳性率7.2%(40/554)。

2.2沙眼衣原体阳性患者年龄分布阳性患者主要集中于20~48岁年龄段,共38例(82.6%),患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

3讨论

由于多数NGU患者的症状轻,在临床上易被忽略,致使近年来NGU迅速蔓延,至2001年NGU的报告病例数已超过淋病而居性传播疾病首位[2]。本文检测结果显示,705例患者中CT阳性46例,阳性率为6.5%,与国内报道一致。从患者的年龄分布来看,发病年龄与性活跃程度呈明显相关性。阳性患者主要集中于20~48岁年龄段,占82.6%。

4治疗

治疗沙眼衣原体感染多采用口服抗生素,可选用强力霉素每次100毫克,每日服2次,首次剂量加倍,连续7天;或红霉素每次0.5克,每日4次,连服7天,或美满霉素每次口服100毫克,每日2次,连服10天。孕妇用药可选红霉素,服药剂量、方法同前。感染沙眼衣原体后在生活中要注意:①积极治疗是患者首先要重视的。患者的配偶应该同时参加检查和治疗。治疗后需要复查以确认是否痊愈。②患病期间禁止性生活,直到痊愈为止。③平时注意个人卫生。

参考文献

[1]刘运德,楼永良,等.微生物学检验[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22.

[2]龚向东,叶顺章,张君炎,等.1991-2001年我国性病流行病学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2,35(3):17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