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健脾汤治疗肝郁脾虚型胃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疏肝健脾汤治疗肝郁脾虚型胃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朱丽君

(岳阳市云溪区中医院内科湖南岳阳414009)

摘要:目的对疏肝健脾汤治疗肝郁脾虚型胃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了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之间于本院进行了肝郁脾虚型胃病治疗的104例患者资料,使用数字双盲法将所有嗯患者随机分成了对照组(n=52)以及观察组(n=52)。对照组使用西药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疏肝健脾汤进行治疗。之后对比两个组别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出现概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当中的患者,组别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上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组别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上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肝郁脾虚型胃病患者的治疗时,采取疏肝健脾汤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其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疏肝健脾汤;疏肝健脾汤;临床;治疗;效果

前言

慢性胃炎属于临床之中一种发病概率比较高的疾病,同时也是由多种病因所造成的胃黏膜慢性炎症疾病。依据患者临床症状以及病机特征可以大致分为肝胃郁热、肝胃不和、胃阴不足、肝郁脾虚等等类型,而每种类型的治疗方式也不相同。本文正是基于此,选择了104例患者为对象,对疏肝健脾汤治疗肝郁脾虚型胃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了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之间于本院进行了肝郁脾虚型胃病治疗的104例患者资料,使用数字双盲法将所有嗯患者随机分成了对照组(n=52)以及观察组(n=52)。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8:24,年龄区间在24岁至69岁之间,平均年龄值为47.6岁,病程年限在2至26年,平均病程为13.9年。观察组男女比例为30:22,年龄区间在23岁至70岁之间,平均年龄值为48.4岁,病程年限在1至24年,平均病程为14.7年。所有患者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分析。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的研究患者经过检查均符合肝郁脾虚型胃病的基本标准。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且签署完毕研究同意书。本项研究通过了医院内部伦理委员批准。

排除标准:具有肺部感染患者、其他严重合并疾病患者、意识不清患者以及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

1.3方法对照组之中患者采取西药进行治疗,对于胆汁反流型胃炎的患者采取胃黏膜保护剂硫糖铝进行治疗,在用餐之前一小时以及临睡之前放置在少量的温水之后,摇匀之后饮用,每天服用三次,每次为两片。对于存在反酸以及烧心情况的患者需要采取抑酸剂雷尼替丁进行治疗,每天服用两次,每次剂量为0.4克,在饭前或者饭后进行服用。如果是上腹胀满、嗳气则需要服用吗丁啉进行治疗,每次剂量为一片,每天服用三次,在饭前的十五至三十分钟进行服用。观察组使用疏肝健脾汤进行治疗[1]。药方为各10克山药和柴胡、各20克的白术和茯苓、各8克的延胡索、香附以及陈皮、15克的白芍、10克炙甘草。随症加减为:存在肾阳不足以及大便溏泻的患者需要增加肉桂、附子以及干姜。存在血淤寒凝和经络受阻的患者需要在药方当中增加砂仁、五灵脂、蒲黄以及丹参。胃虚气逆、胆汁反流以及心下硬痞的患者需要在药方之中增加旋覆花、竹茹、代赭石以及姜半夏。如果患者是吞酸嘈杂的患者需要在药方之中加入左金丸。食欲不振的患者需要增加鸡内金、神曲以及麦芽。胃酸过多的患者需要加入瓦楞子以及海螵蛸。排便不爽、脘腹胀满患者要在药方之中增加枳壳、厚朴以及川楝子。血虚患者增加鸡血藤以及当归,气虚患者增加黄芪以及党参。药方使用剂量需要依据患者实际病情以及耐受程度进行调配。每剂药方需要先进行半个小时的浸泡,之后再煎煮约20至30分钟,反复两次之后混匀药汁,去渣取1000至1200毫升,患者每次服用剂量为150至200毫升,每天服用两次,一共需要治疗八周[2]。

1.4观察指标对比两个组别患者临床效果以及发生不良反应概率。患者治疗之后主诉症状已经消失,次要的症状也消失或者基本消失,胃酸情况恢复至正常水平,胆汁反流情况亦消失为痊愈。患者主诉症状正常消失,次要的症状也基本消失,改善程度达到原先发病的三分之二之上为显效。患者治疗之后主诉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次要的症状有所缓解,改善程度达到原先发病的二分之一为好转。患者上述所有指标均没有得到改善,甚至还出现了恶化的情况为无效。患者总有效概率为痊愈率、显效率以及好转率之和。

1.5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所使用的统计软件为SPSS21.0统计软件,P<0.05表明两组别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上意义,计数资料采取检验方式为x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检验方式为t检验。

2结果

2.1两个组别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之间的对比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当中的患者,组别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上意义(P<0.05),具体如下表1所示。

3讨论

在中医范围之中,慢性胃炎属于胃脘痛,主要和患者情志失调、饮食不当以及气候变换有关。肝郁脾虚型慢性胃炎的症见主要是见攻撑作痛、神疲食少、善太息、情志抑郁以及嗳气吞酸。在古医书《奇效良方·心痛》之中记载胃心痛,腹胀满不下食皆为内因。肝属木、脾属土,肝脾出现失调继而使得患者出现胃气失和的情况。因此在进行治疗时必须以疏肝健和胃为治疗根本,疏肝健脾汤全方能够起到补肝体而调肝用,使血和则能够肝和,起到健脾益气的效果。在本文之中,回顾了104例患者资料,使用数字双盲法将所有嗯患者随机分成了对照组(n=52)以及观察组(n=52)。对比两个组别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出现概率后发现,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当中的患者,组别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上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组别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上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进行肝郁脾虚型胃病患者的治疗时,采取疏肝健脾汤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其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康耿华.疏肝健脾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6,22(21):74-76.

[2]李岚.疏肝健脾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8例[J].光明中医,2016,31(23):3445-3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