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发展历程与高校课程管理体系改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慕课发展历程与高校课程管理体系改革

王颖张晔

天津财经大学300222天津音乐学院300171

摘要:慕课的兴起与开放教育资源的社会大潮有着密切的关系,慕课不同于传统教学的突出特点使其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学习者,也对高校未来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慕课,开放教育资源,高校智能管理

慕课是英语缩略语“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的音译,意指“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我们一般称之为“网络公开课”,是近年来在美国顶级高校兴起、随后在全球迅速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慕课在出现后的短短几年内便风靡欧美,这些国家的高等学校以前所未有的热情纷纷加入“慕课”课程,充分展现其教学资源的优势,我国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牌高校也投身其中。我们必须承认,慕课是解决当前全球高等教育成本昂贵、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自主学习需求旺盛等问题的最佳方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慕课课程会对高等学校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这需要我们进行理性的观察与思考。

一、慕课的起源

慕课的问世与开放课件、开放教育资源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慕课是在开放课件的热潮与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背景下出现的。

200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MIT开放课件计划”,计划把该校所有的课程资料放到因特网上提供免费利用。2002年,建成开放课件网站。该计划的提出与实施,不仅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数字课程资源,向全世界宣传推广了开放课件的理念,而且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开放课件的热潮,进而引发了一场高等教育资源开放与共享运动。

2002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举办“开放课件对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影响”论坛,正式提出了“开放教育资源”(OpenEducationalResources,OER)这一概念,并对其内涵进行了界定:OER是“通过信息通讯技术为全社会成员提供的开放的教育资源,这些资源允许被进行非商业用途的咨询、利用和修改”。开放教育的核心是免费和开放共享,并能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为任何人增加获得教育和知识的机会。从此,OER运动的浪潮席卷全球,得到国内外许多高校和其他机构的积极响应。成立于2008年的开放课件联盟是OER运动的成果。该联盟的成员包括来自52个国家和地区的250多所高等教育机构和相关组织,开放共享了超过20种语言的1万余门网络课程。该联盟致力于推进开放教育及其对全球教育的影响,力求通过扩大获得教育的机会来解决社会问题。2014年4月24日,该联盟改名为开放教育联盟,目前提供25081门开放课程,这些课程包括26种语言。

2003年10月,我国教育部批准成立了中国开放教育资源协会,旨在推进中美两国高校之间的紧密合作与资源共享,致力于引进国外大学的优秀课件、先进教学技术、教学手段等资源,同时将中国高校的优秀课件与文化精品推向世界,搭建国际教育资源交流与共享的平台。该协会成员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12所大学。

二、慕课的课程特点

慕课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试图将传统高等学校的课堂教学活动转移到互联网平台,让更多的学习者在这个虚拟的教室里自由的学习。学习活动并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在可以使用互联网的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借助任何通讯手段都可以参加到这个虚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学生可以不必要去课堂上就可以学习国内外最优秀的课程。学习者、教师团队、协调员的所有学习、教学、管理等活动都在云学习环境中完成。同时,云学习环境支持在办公室、家庭、公共场所等不同环境下的学习,支持移动终端、类终端等各种终端的接入,支持同一账号在不同地点、不同设备之间的断点续学,支持师师、师生的协作交流与实时互动,为学习者创造一体化、个性化、人性化的学习环境。将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

在人们传统的观念里,大学课程只有在校大学生可以享受,这在客观上割裂了高校与社会的联系。而慕课是面向全社会开设的课程,并不局限于在校大学生,任何具有学习意愿的人都可以学习这些课程。通过慕课的应用,高校与社会的融合度更高了,也提高了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一般而言,慕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规模较大。拥有海量参与者,一门课程的学习者可多达数千人,上万甚至数十万人。

2.开放度高。由于大部分课程免费,且无学习门槛,任何有学习需要的个人,不论国别、种族、身份、地位、教育背景等因素的差别,均可参与慕课的学习、交流和讨论。

3.自主性强。学生选定课程后,可以自由地安排学习的进度、时间、地点和方式。

4.强调互动。慕课不是教师单向的传递信息或学生单向的接收信息,而是既有师生之间的互动,又有学习者之间的沟通。

5.课时短小。慕课的每个视频大多控制在20分钟以内,方便学生自主安排时间观看,便于利用闲暇时间开展碎片化学习。

6.方式多样。慕课除了提供视频课程和文字材料之外,还有作业、小测验、考试等环节,都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按时完成并给予评分。

三、慕课对于高校课程管理体系改革的影响

慕课的核心教学思想是借助技术手段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与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只是因为其借助了信息技术,使得受众面大大增加。从本质上说,慕课并未改变高等学校的教学指导思想,在理论上也并无创新之处,但这种形式却实实在在地对高等学校的教学及其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冲击。

1.扩充传统教学内容: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多样性和无限性,使得人们每天都面对海量信息。现代信息技术如互联网技术、云计算、移动技术、无线通讯等已经能够使得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他们所想获取的任何一种知识。慕课的应运而生,使得高等院校教学内容的覆盖面正在无限扩展,传统的学科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专业的观念也随之变得越来越淡化。这对于高等学校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是极为有利的。

实际上,在中国大学的本科生课堂,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很难组织讨论式教学,师生之间基本上没有交流,学生仍然是一种个体学习,而这种个体学习受制于班级教学难以实现个性化学习。慕课很好地解决了这样的问题,学生可以用多种手段通过课堂、在线等多种方式获得所需知识,更重要的是它使得学生不仅可以获得知识,而且参与知识的创新过程。这样,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教师也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了知识的更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臻完善,高校教师必须充分运用慕课中各种手段和技术,拓宽高校教学形式,并实现单一的接受式学习向师生合作共同创新的学习方式转变。

2.转变高校办学观念:

慕课大量进入高等学校的教学及其管理过程,迫使人们不得不转变观念来适应其发展的要求。

这些观念的转变包括:由单一办学主体向国际化联盟式办学多主体转变、由个体学习模式向团队学习与个性学习相结合模式转变、由课堂教学向多种形式叠加教学转变、由人工教学管理方式向智能化教学管理方式转变等等。

1)推进联合办学。

慕课打破了高校之间的界限,近年来在慕课平台上出现的Coursera、EdX、Udacity、Udemy、Futurelearn、CanvasNetwork、Open2study、KhanAcademy等,都是多所高校共同开发和分享的课程。例如:截至2013年3月,Coursera已经发展到与包括香港大学和台湾大学在内的62所高校进行合作;Futurelearn是2012年12月由英国12所大学联合发起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平台,新加坡的5所大学后来也加入其中;Edx已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2所高校加入,并提供横跨15个学科领域的32门课程;CanvasNetwork已与11所高校合作开设了31门课程。

2)倡导个性化学习,体现教学特色。

学生的学习不应仅仅局限于个体的自我努力,还要借助慕课实现不同团体之间、不同专业之间、不同学校之间、不同国家之间、不同师生之间的大规模集成化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既可以凸显个性,也可以实现各种形式的结合,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慕课的手段多种多样,我们可以将这些手段视为教学内容和手段变革的构成要素,在教学变革过程中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需要对这些要素进行组合从而构成千变万化的教学方式,一个学校的教学方面的特色便会由此产生出来。

3)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

这里所讲的智能化管理,是指运用慕课技术实现由有纸化向无纸化转变、由人工操作向智能化转变。目前,国内外的高等学校在教学管理方面基本上实现了第一个转变,而能否实现第二个转变,关键看信息技术能否实现高度的智能化。慕课在高等学校教学及其管理中的应用需要有相应的制度来支持,因为它在教学应用过程中所提出的要求与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会有根本的区别,如果继续套用原有的制度也许是无法实现的。例如,慕课的出现引起大量学生在线注册,那么对于注册的学生如何与在校内传统注册的学生进行学分和课程质量的评定、评估;在线学习的学习内容和进程如何确定;本校学生学习他校课程的学分如何换算和认可。这就需要我们针对这些新情况制定和完善现有的规章制度。

四、结语

我们目前处在这样一个时代,大多数国家的教育系统常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因此,每当新兴技术进入到教育领域时,常常被给予厚望,希望其能够改变教育现状。事实上,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发展的这些年中新技术涌现了很多,但是人们所期待的教育变革却始终没有出现。大多数人对技术于教育的影响过于乐观。最近两年,这种乐观情绪随着慕课的出现和发展又高涨起来。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担负起时代的重任。

参考文献

[1]王文礼,MOOC的发展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江苏高教,2013/2。

[2]吴淑苹,MOOC课程模式下云学习环境研究[J],软件导刊,2013/3。

[3]吴淑苹,MOOCs在中国的发展及其挑战,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8。

[4]汪琼,MOOCs改变传统教学,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9。

[5]冯雪松,汪琼,北大首批MOOCs的实践与思考.中国大学教学,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