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的女性视角解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1-11
/ 2

《蜗居》的女性视角解读

黄丽

◎黄丽(重庆三峡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重庆404000)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1-258-01

摘要:由六六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蜗居》自播出以来在社会上的反响巨大,女性作家六六用她独特的写作心理和写作视角解读了现代都市生活中的女性。将都市生活中的人性和欲望刻画的淋漓尽致。揭示了女性是社会的形成物,女性应该独立自强才能获得幸福。

关键字:《蜗居》;女性视角;解读

2009年由女作家六六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蜗居》轰动大江南北。其内容是以房子为切入点,折散出一些列生活问题,触及了当下社会的“房奴”、“小三”、“官商勾结”等最为敏感的话题。这引起了广大社会的热烈讨论。所写的内容是当今社会上最为普通的事情,所写人物人人都可以找到与自己相像的模板。《蜗居》是一部从女性的视角来展开的都市生活剧,作者六六从女性的角度来审视女性,把人物放到社会大背景下,错综复杂的展开故事情节,给予更多的人性关怀,惟妙惟肖的刻画了都市里为生活奔波的男女在理想和现实的碰撞中的无奈与彷徨,揭示买房背景下的人性与欲望。一谈到女性这个话题就不得不让我们想到西蒙娜•波伏娃这个人,她在《第二性》中谈到“一个人之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1]《蜗居》中所写的人物也不外乎如此。

一、从女性视角解读海萍

海萍这个人物是六六在《蜗居》中塑造的最为成功的典型人物之一。梦想着大城市的生活,海萍远离家乡,到青州上了名牌大学。年轻的她对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憧憬着,爱琼瑶的小说,喜欢小说中那女主人公轰轰烈烈的爱情。并且,她自认为自己也得到了,与学校里才貌双全的小伙子苏淳走到了一起,他们在一起谈天说地,向往着扎根青州的日子。可这一切美好的幻想似乎都因为房子而给破灭了。在青州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是海萍最大的梦想,于是她和苏淳两个人就为了这个梦想而努力奋斗。每天都在盘算着怎样才能赚到房子的首付。为了筹集这笔不小的数字,天天吃挂面,为了节省一块钱和人争吵不休。

现实社会无情的打压着海萍,让海萍的性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要在这个看起来无比繁荣,对自己而言却是华美衣裳,镜中花水中月的大城市里奋斗好几十年,却没有一片瓦属于自己。‘无立锥之地’,她感觉自己就像古人说的那样,站在锥尖上努力平衡。”[2](p9)努力拥有城市的归属感与奋斗之间的艰难让海萍陷入对曾经选择的怀疑之中,“也许,当年她的选择是错误的。如果她不一味追求大城市,而是随丈夫回到他家的小镇,或者让丈夫跟自己回到家乡的小城,那么,今天的他们应该无比惬意,赖在任何一边父母的家里蹭吃蹭喝,买一套房子并不是那么困难的事情。就那么一念之差,她必须被这城市拘束,呆在这里。”[2](p9)生活在小城市可能会让海萍过的舒服一些,但是怀疑也只是短暂的想想,一个无比繁荣的大都市,已经在这里拼搏了五年光景,还有一个可炫耀的上海户口,这些“熊掌”让海萍只能披荆斩棘,浴血奋前,于是海萍成了“房奴”。

在现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看到今天的女性尤其是生活在都市的已婚职业女性的生存压力。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想要生活得更好,就必须的付出努力。新时代的女性不仅要操持着家里的大小事务,还必须要走出家门,与男性并肩作战,要显示自己的自强独立的一面。

二、从女性视角解读海藻

海藻可以算是《蜗居》中最为争议的一个人物。她在剧中所扮演的角色正是时下最为流行也最为人看不起的角色“小三”。六六笔下所刻画的这个人物并不是凭空想象的,在这个到处都充满着诱惑的年代,物质的享受有着强有的吸引力。年轻靓丽的海藻经不住物质的诱惑,逐步的走出了原有的生活轨迹,朝着另一方向发展。这也是有自己所处的现实社会和经济地位决定的。

最开始,海藻是一个单纯的人,她喜欢有姐姐的保护,想离姐姐近一点所以她选择了姐姐同一所学校。毕业后,海藻像所有小白领一样,喜欢逛各大名牌店,可她从来都是买打折的过季货,也爱吃阿根达斯,却舍不得买。而正因为年轻,她可以不用像姐姐海萍一样天天为了买二手房还是买新房而焦虑,正如男朋友小贝说的,他们可以在一两年的时间里攒一些钱,再加上“你爹”、“我爹”的支援就可以买一套“蜗居”了。原本或许海藻会像大多数人一样这样平平淡淡地走过自己的婚姻,但是在目睹姐姐为了一块钱与姐夫争吵得面红耳赤;为了省钱买房子而天天吃挂面的情景之后,她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了疑问:“而我和小贝,也会这样吗?而我以后,也会变成姐姐吗?”海萍说这世界上有两大毒草,一是莎士比亚,另一个就是琼瑶,这两个人最坏的地方,就是把无知少女给误导了。也许,正是因为姐姐的话提醒了海藻,她不想过姐姐那样的生活。

变化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生。正在因小贝拒绝借海藻两万块钱给她姐姐首付而吵架后,一个成熟稳重又有权多金男人——宋思明走到了她面前,并且问都不问海藻借钱有何用处就将两万块借给了她,海藻第一次感受到面前的这个男人的魅力。在宋思明强行要了海藻之后,海藻有那么一瞬间的反感过,也后悔过,可在宋思明的物质给予下她慢慢地妥协了,她意识到物质就是大麻,而自己却甘愿中毒。随着与宋思明的一步步沉沦,海藻明白了“人的肉体和精神是可分的。你即便在精神上很爱一个人,肉体却不会忠于他。肉体是很无耻很无耻的贪婪,在贪婪的肉体面前,精神会显得很渺小。……其实,人若真低俗了,就会很快乐”[2](p134)在宋思明物质和金钱的引诱下,海藻离小贝越来越远彻底沦陷了。这说明人的本性是想要得到快乐而不是痛苦,想要被人尊重而不是任人践踏。每一次宋思明在海藻面前出现,都会有物质的影子,高档的消费娱乐场所、豪华车、大把的钞票、张张口就能解决掉的难题,这些轻松到手的物质利益、快乐满足感让海藻无法拒绝,再配以宋思明的宠爱,海藻死心塌地做起了自己曾经不齿的“情人”。

三、从女性视角解读宋太太

《蜗居》中除了把海藻和海萍两姐妹刻画得活灵活现外,还有很多女性形象也很鲜活。例如宋思明的太太。

宋太太这个人物是大多数观众都非常喜欢的,也是大多数女性为她打抱不平的。作为宋思明的老婆,宋太太与宋思明同甘共苦了几十年,为丈夫、为女儿任劳任怨。从前宋思明只是一个被人看不起的小人物,宋太太年轻貌美又是个千金大小姐,可她还是心甘情愿得跟着宋思明,只因为心中对宋充满了无尽的爱。十几年过去了,宋思明混得有头有脸了,就赶潮流学人家包起了“二奶”,宋太太到头来却落得个丈夫背叛的结局。正如她在剧中说道“女人活到我这个岁数,早该明白了男人都是一个样,年轻时需要垫脚石,中年时就需要强心针,到了老了就要扶着拐棍,我活该做了垫脚石。”做女人不容易,尤其是做中年女人更不易。女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一个男人,并非都是为了拴住一个男人的心。六六对宋太太这个人物的描写大概也是为了提醒广大女性要独立自强,不要还像活在旧时期的女性那样认为夫就是天,我们要做现代知性女性,要不断地充实自己,让自己升值,想要得到幸福就必须靠自己。

一部《蜗居》能反映出社会上这么多现实的问题,揭示出掩藏在表皮下的人性。在这个到处充满着诱惑的年代,欲望滋生着,女性一不小心就会掉进深渊而永无出来之日。生活如此艰辛,尤其是生活在都市里的职业女性,幸福究竟在哪里?现实生活的重重压力让都市女性腹背受敌,我们是要在男性的光环下苟且偷生呢,还是让自己向着阳光坦然面对?答案当然是明确的,以上通过站在女性的视角对女性的解读,让我们更加明确了一个道理:女性对幸福的期望是多元的,但不管站在哪个角度上,女性独立自强,拥有完善的人格是女性走向幸福之路的唯一法则,女性要靠自己在社会上闯出一片天。

参考文献:

[1][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305

[2]六六.蜗居[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