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如何减少航班延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管制如何减少航班延误

习红玉

中国民用航空新疆空中交通管理局新疆乌鲁木齐830016

摘要:本文站在空管运行一线的角度上,对目前大流量现象出现时造成的航班延误结果进行分析和统计,理清导致其延误的原因,最后尝试提出适当的、切实可行的方法确保航班的正点性和正常性。

关键词:航空机场;航班延误;交通管制;运行效率

引言

本文旨在分析国内现有的空域环境和管制手段,提出针对管制原因造成延误的解决方法,以求减少航班延误情况,为航空公司节省成本,为广大旅客提供方便。

1造成航班延误的原因

造成航班延误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天气原因,在出发地机场、周边起落地带及起落航线、巡航航路、目的地机场及其起落航线等恶劣天气的覆盖都将形成天气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误。这是属于不可抗力因素所造成的。

而我们在候机楼的候机广播中听到最多的应该是“空中交通管制”因素带来的航班延误。这里,空中交通管制带来延误主要是流量控制,至其中又包含很多原因(起飞机场航路限制、可用高度层限制、巡航航路限制、目的地机场限制等等)都不被外界所知。这也是我们下面需要分析的重点,故不在此详述。

而作为造成航班延误的其他因素还有航空器故障、航空公司运力调配、旅客晚到等等多方面因素,由于不是本文分析的中点,也不在此详述。

1.1.2空中交通管制造成的航班延误

对于空中交通管理单位业内,我们很好理解,中国民航的高速发展,航班飞行两每年都是10%甚至以上的高速增长,然而我们的空域结构、航路航线结构、进离场程序、扇区细分、管制人员数量及质量等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在加上通讯导航设备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加强和改善,我们可以清楚看到航班延误是必然的。

同时,由于空防的需求,空军作用空域的用户之一,其空域需求量也是日益增大。当军方对空域的硬性需求被提出时,民航飞行便不得再占用军方空域,同时军方活动往往也会占用民航航路航线的部分高度,这些就进一步将军民航的飞行需求冲突进一步体现出来了。

再次,当发生恶劣天气时,民航管制部门不得不进行流量控制,调整航班量以满足航空器空中绕飞带来的大量飞行冲突等。当天气发生在机场周围的时候,广大旅客还是很好理解的。但是当恶劣挑起发生在千里之外的航路上,由于信息和理解的不对称,往往公众也将其认为是空中交通管制的原因。

在发生上述多种情况导致航班延误出现时,管制运行一线往往需要比日常运行付出更多的精力以完成管制调配飞机、协调移交动态等工作,但由于这是一个不被外所知的行业,所以公众往往认为是管制单位的“偷懒”导致了航班的延误,管制员做的工作和付出也是超常的,为了不让空中、地面飞机多等待就开始不停电话协调,目的就是把地面飞机早点放起来,这就是流量控制的原因。

3.减少管制延误的方法和展望

1.2.3.1新技术助解航班延误难题

空管新技术新设备近年来的广泛使用已经为解决航班延误进行了一个很好的开始。

例如RANV区域导航、PBN基于性能的导航等导航规范的使用,使得民航空管部门在有限的航路范围内可以不再依赖地面有限的导航设备而规划处更多的平行航路,从而有效的化解空中飞行冲突、有效降低管制员的工作负荷,从而达到提升空域及扇区容量,最终在快速增长的空中交通量的前提下实现了航班延误的有效控制和改善。

同样,空中交通管制业内对进场管理、离场管理观念的重视和相关工具的应用,不断在延误分配上有了极大的改善,而且在航班整体延误上使整体延误量更小,控制更精细;而空管雷达自动化设备国产化的进程也为空管的使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例如国产设备在引接S模式应答机下传数据和相关管制辅助工具上,更是给了管制一线更大的帮助,有效的减轻了一线管制员的工作负荷,使得航班容量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因此可以预见,随着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不断投入使用,在管制一线运行过程中,管制员的工作负荷将得到极大的缓解,最终将促进空域及扇区容量的不断提升,从而有效缓解甚至解决管制原因带来的韩版延误问题。

1.3.3.2空中交通流量管理

从目前各地区局流量管理单位实施流量管理的过程来分析,我国的流量分为流量管理规划阶段、战略流量管阶段、预战术流量管理、战术流量管理和事后分析共五个阶段。其中事后分析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的执行时间范围为管理过程结束之后。分析对象是已执行完毕的流量管理方案,目的在对空中交通运行及流量管理过程进行记录、统计分析及优化改进。该阶段要求持续回顾流量管理行为和结果,包括:全国性预案执行情况、流量管理日计划执行情况、当日所执行流量管理措施及延误情况等,并向空域管理、流量管理、空中交通管制各层级相关单位和利益相关方(例如,航空公司等)反馈相关信息。

而现行体制下,航空器的延误执行主要分为航空器地面等待和空中等待。结合飞行的主要原则,我们采用航空器地面等待为主,空中等待为辅的方法来执行。因此,正由于航班的延误主要是在地面进行的,所以广大公众总感觉航班延误量很大。殊不知如果将这也延误放在空中,这些延误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浪费和严重的飞行安全。

结合我国未来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的主要目标,其内容包括:

(1)合理管控空中交通密度,避免局部交通量突增,加强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安全;

(2)平衡飞行需求和空域容量,组织优化交通流,保障航班在各阶段的运行效率;

(3)加强流量管理相关方的协同,保障交通流安全、及时、高效、灵活地通过相关空域,并尽可能满足空域用户需求;

(4)建立公平机制,在法律范围内保障所有空域用户合理权益和竞争权利;

(5)从安全、经济和环境角度统筹使用系统资源;

(6)促进无缝隙、协同式空管系统发展,保障与国际/地区流量管理系统的兼容性。

而在未来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的运行原则上,则主要包括:

(1)在不影响安全的前提下,优化机场和空域可用容量;

(2)在保持所需安全水平下,最大化运行效率和经济环境效益;

(3)促进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各参与方及时、高效协作;

(4)在考虑安保和国防的前提下,将空域作为公共资源,公平、公开、透明地供空域用户使用;

(5)扶持新技术、新方法应用,提升系统容量和效率;

(6)持续完善流量管理以应对不断变化的航空运行环境。

随着政策和措施等相关工作的不断完善,可以预见:未来我国的航班延误情况必然会得到彻底的根治。

参考文献

[1]阮剑华,毕志毅.飞迪拜航班检出可疑物,国际航班全部延误[N].新快报,2010-09-16(05).

[2]张兆宁,王莉莉.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华克强,蔡毓峰,高峥.基于极大代数的离港航班优化调度.中国民航学院学.2005(6).

[4]徐肖豪,李雄.航班地面等待模型中的延误成本分析.南京航空学报.2006,38(l).

[5]丁建立,王新茹,徐涛.航班延误恢复调度的混合粒子群算法.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