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舒适护理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宣丹

(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常州,213000)

摘要:目的舒适护理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结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72例小儿急性哮喘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遵循随机分配的分组原则,每组患者各36例,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的护理服务,为观察组患者提供专门的舒适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肺功能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各项指标评比方面的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小儿急性哮喘患者提供专门的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疾病预后,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效果;小儿;急性哮喘;舒适护理

哮喘是当前我国临床医学中十分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症状表现主要为气促、喘息以及胸闷等,具有反复性强、治疗难度大等方面的特点,医疗机构一方面需要为患者提供切实有效的治疗,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护理服务工作,为治疗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要最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护理体验。本次实验选取72例小儿急性哮喘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探究不同护理方法下患者的护理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参与本次实验研究的72例研究样本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遵循随机分配的分组原则,每组患者各36例。对照组女性患者14例,男性患者22例,平均年龄2.12±0.04岁。观察组女性患者15例,男性患者21例,平均年龄1.28±0.5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与性别两方面的指标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护理人员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的护理服务,护理内容主要包含饮食干预、药物指导以及健康教育等。为观察组患者提供专门的舒适护理,护理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理舒适护理。为了改善患者的护理体验,护理人员需要对卧床患者进行定时的体位调整,取半卧位或坐前弓位来舒缓患者流血循环,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全身放松并保持镇静。对于部分持强迫受限体位患者,则可以利用软坐垫或靠背垫等物品来对患者应力部位肌肉进行传张处理。对患者各项生命体重指标进行检测,使患者呼吸道维持畅通,必要情况下可以使用各种内滴药物或通过超声雾化技术来湿化患者呼吸道内痰液,指导患者多饮水,促进痰液排出。在吸痰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专门选用质地比较柔软的吸痰管,或采取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的方式为患者提供吸气治疗;第二,心理舒适护理。护理人员一方面需要尽量满足患者生理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要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与新入院的患者进行积极主动的沟通,了解患者的诉求,通过示范、说服以及诱导等方式来安抚患者情绪,最大程度上争取患者对于治疗与护理工作的支持与信任;第三,家庭与社会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家属详细阐述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有关事项,重点介绍疾病治疗方法,药物使用方法以及预期的治疗效果。对于部分疾病症状不严重的患者,可以邀请患者的好友来医院探望患者,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拓展患者在院时期的社交范围,为患者创造一个健康、愉快的住院环境。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中统计学分析所采用的分析软件为SPSS14.0版本,在计量资料方面,(x±s)代表标准差,±代表平均值,以t检验的方式进行比较分析,以(%)对比例数值进行表示,当P<0.05时,代表各项指标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具有充分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有效率对比

参与本次实验研究的36例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后,治愈12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9例,总有人数27例,总有效率75.00%;

参与本次实验研究的36例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后,治愈20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人数34例,总有效率94.44%。

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方面的指标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肺功能指标对比

参与本次实验研究的36例对照组患者平均75%TEF指标158.76士19.78ml/s,50%TEF指标109.55士7.63ml/s,25%TEF指标81.76士23.18ml/s,PTEFVT指标2.07士0.61;

参与本次实验研究的36例观察组患者平均75%TEF指标139.97士21.1ml/s,50%TEF指标129.51士6.57ml/s,25%TEF指标105.62士13.72ml/s,PTEFVT指标1.58士0.57。

两组患者在PTEFVT、25%TEF、50%TEF、75%TEF等方面的指标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2.3生活质量对比

参与本次实验研究的36例对照组患者环境指标评分52.96士11.56分,独立性43.36士17.19分,社会关系58.72士11.94分,总评分49.50士18.72分;

参与本次实验研究的36例对照组患者环境指标评分64.59士14.35分,独立性64.58士16.52分,社会关系65.34士13.32分,总评分64.17士17.81分。

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方面的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系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各项疾病的护理工作不断加强。本次实验研究所制定的护理方案,重点在于加强患者的心理干预护理与生活质量提升护理,其根本目的在于改善患者的护理体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为接下来的治疗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格外重视患者家属的作用,加强患者家属之间的配合。

经实验研究发现,参与本次实验的观察组患者无论在肺功能指标方面、治疗有效率方面还是在生活质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为小儿急性哮喘患者提供专门的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疾病预后,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段春兰.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4,03(17):14-15.

[2]陈绍静.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1(29):114-115.

[3]朱俐.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03(10):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