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ICU病房的临床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心理护理在ICU病房的临床应用价值

陈春萍

陈春萍

(广西博白县人民医院广西博白537600)

【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ICU病房护理工作中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取2012年8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80例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入ICU病房监护,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基于对照组护理模式辅以心理护理,观察护理前后两组患者情绪评分以及生命体征情况,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抑郁、恐惧、焦虑、敌对情绪评分明显更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ICU病房患者而言,心理护理能够引导患者改善自身负性情绪,纠正不良心理状态,帮助患者树立积极治疗、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和护理依从性,从而能够更好、更快地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6-0264-02

在医院各科室中,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是其中重要而且特殊的一个,特别是对于进入ICU的患者及其家属来说,进入ICU病房往往意味着病情严重;病情进展极快、或者严重恶化。在住院期间,很多患者会对陌生环境产生恐惧感,同时又受到来自疾病产生痛苦与困扰影响,因此ICU病房患者有较大几率陷入负性情绪或者不良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抑郁、恐惧、焦虑或者对护理工作人员表现出敌对等等,这不仅导致治疗和护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同时也对患者病情造成较大影响[1]。所以在ICU病房中通过心理护理配合常规护理工作是极为必要的,同时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基于此,本文观察并探讨了ICU病房护理工作中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现作如下报告。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2012年8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80例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纳入ICU病房监护,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31~72岁,平均年龄(53.4±11.2)岁;大专文化水平5人,高中文化水平26人,初中文化水平38人,未受教育者11人。本次入选者均排除意识模糊、无法正确表达个人感受者以及精神类疾病患者。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两组性别、年龄、手术类型、文化水平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实验组根据患者病情类型以及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基础护理和生理护理,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有效心理护理。具体护理内容包括如下几点:(1)患者入院时由护理人员向其讲解ICU病房相关知识,帮助其快速熟悉并适应ICU环境;同时将病房一般情况、应注意事项、相关规章制度等向患者及其家属做简单阐明,告知转入ICU病房的原因是为患者提供全程监护,患者获得的治疗和护理服务将会更加优质,以此提高患者信任感,树立治疗信心;(2)ICU病房应保持适宜患者静养的环境,同时应整洁、卫生,避免一切不必要物品的出现,以免患者产生恐惧或者焦虑心理;护理人员也应充分考虑患者需求,或根据其提出的个性化要求来对病房内的光线进行调整,使患者基本要求尽量得到满足。(3)善于运用不同的沟通技巧与患者及其家属展开交流。护理工作人员在查房或其他护理操作过程中都应保持温和态度,面带微笑,语速要慢,通过鼓励和安慰的话语来帮助患者缓解自身焦灼、恐惧情绪,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对照组不实施心理护理,其他方法同于实验组。

1.3效果评定[2]

入院3d后两组患者分别接受恐惧、焦虑、敌对以及抑郁情绪评分,每项分值满分为10分,低于2分说明无症状、2~4分说明无明显症状、超出5分说明症状明显。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的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并应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抑郁、恐惧、焦虑、敌对情绪评分明显更优,组间差异显著(P<0.05),详见下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不良情绪评分对比(,分)

注:①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ICU病房是集中救治危重患者的场所,其收治的患者包括脏器衰竭、心肺复苏、大手术后等病情极其严重者,患者在ICU病房中得到的救治效果更佳[3~4]。但ICU病房中的患者往往得不到家属亲友的陪伴,因此很容易在陌生环境里出现孤独、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在此情况下,护理人员应该把自己视为患者的精神支柱,通过有效的常规与心理护理来引导患者改善不良情绪,保持积极心理状态[5]。切忌在患者面前表现出急躁的心态;与患者交谈时应注意时间,避免过多打扰患者;在对患者的个性化需求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可以选择一部分轻松的,或者患者较有兴趣的话题作为增进护患双方关系的纽带,同时给予患者更多的安慰和鼓励,引导患者树立与疾病斗争的信心。此外,还应与患者家属展开沟通交流,鼓励家属定时定期探视,探视过程中应尽可能多的与患者交流,患者由此能够获得有效的心理支持,提高治疗信心。

本次研究中,实施心理护理的实验组患者抑郁、恐惧、焦虑、敌对情绪评分明显更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心理护理在ICU病房中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重视。

综上所述,对于ICU病房患者而言,心理护理能够引导患者改善自身负性情绪,纠正不良心理状态,帮助患者树立积极治疗、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和护理依从性,从而能够更好、更快地恢复,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邓晖.ICU烧伤患者的心理特征分析及针对性护理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9):77-78.

[2]房君,王春英,黄淑群等.不同护理模式对ICU病房患者心理状况的护理效果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44-45.

[3]龚桂姿,兰岗,胡林琳等.呼吸内科ICU病房护理中的人性化服务[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13):53-54.

[4]宋彬娜.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5):74-75.

[5]侯爱华,高慧敏.ICU病房63例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1998,5(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