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音乐课堂上“带动唱”教学方法的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2

在初中音乐课堂上“带动唱”教学方法的应用探讨

章汝桢

关键词:带动唱教学;初中音乐课堂;运用;教学效果

“带动唱”音乐教学作为一种比较传统有效的教学方式,是现代信息社会中人们学习和歌唱音乐的主要方式,尤其是流行音乐在现代生活中的普及。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在音乐课程中运用“带动唱”教学方式,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升音乐感染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喜爱。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带动唱”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借助视频、音频、示范等方式让学生自主把握音乐内涵,理解音乐的知识,掌握音乐表演技巧,,提升学生的音乐美感和音乐素养,促进学生学习音乐效果和学习质量。

1.“带动唱”教学方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重要性

初中音乐课程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进步的重要课程。在音乐课程中,运用“带动唱”教学方式是音乐教学的常见的方式,与以往的“带动唱”教学方式不同,不再局限于教师的带动作用,现代的“带动唱”教学更加注重名人名家的视频、音频的带动作用,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模仿相应的音乐技巧。从学生角度上而言,运用“带动唱”教学,能够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的状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学生学习音乐的质量和效果。从教学方式而言,运用“带动唱”教学方式使得教学氛围更加生动有趣,避免教学氛围枯燥无味,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带动唱”教学是以音乐表演典范作为形式,诸如名人的视频、音频等,便于学生积极模仿,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提升学生音乐素养,保证音乐教学质量。从教师角度而言,运用“带动唱”教学,不仅有助于减少教师负担,也丰富了教师教学手段,从而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带动唱”教学方法的应用模式

(1)通过把控音乐节奏有效地运用“带动唱”教学方法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节奏掌握到位,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有助于提升学生表演技能。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重点疯分析过和研究歌曲的节奏,把握重难点并将相应的节奏进行相应的编排,提升学生的认识,再通过游戏等方式进行展现。一般而言,音乐的节奏是以创作者情感作为依据,是联系音乐、语言与舞蹈三者的重要因素,也是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载体,把握好节奏,便能理解音乐情感和思想。如在讲解“××I××××I×××I××I”时,教师编创“说跑跳”的游戏动作——“走走跑跑,扭脚了,走走”通过这种“带动唱”的形式使学生把握其中规律并进行反复训练,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美感。

(2)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带动唱”教学

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式的“带动唱”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再以适当的示范和教授为作为指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学习《你是我的花朵》这首歌,这是一首轻快活泼的歌曲,按照“带动唱”教学要求,教师可以通过演唱、视频展示等在学生面前进行演练,或者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遵循“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方式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划分,为学生安排相应的学习任务,使学生自主寻找“带动唱”的相关资料并加以学习,从而保证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

(3)借助外在的表现形式发挥带动运运用

在初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带动的作用,根据学生的特点,运用多种表现形式带动学生学习音乐,使学生敢于开口,勇于实践,从而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手势的带动。教师可以根据歌曲内容、节奏等通过手势进行传达,从而使学生掌握歌曲的情感起伏、节奏快慢等。比如带到歌曲的高潮部分,教师可以加大带动的动作幅度,双手打开,甚至高举,充分调动全班学生的情绪,融入歌曲的学习。第二,表情的带动。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良好的表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积极主动进行相应的表演。比如在演唱非常欢快的歌曲时,教师就应该面带微笑,透露出异常喜悦的目光,而唱到伤心的歌曲时,教师就应该表现出悲伤的表情。通过肢体语言的恰当应用,正确表达出歌曲的内容与情感,使学生产生共鸣,如《大海啊,故乡》、《雪绒花》等抒情歌曲。第三,表演带的动。表演的带动是一个统称,是教师将歌曲、音器乐等进行完美的展示,便于学生把握不同的音乐作品和音乐风格。

(4)借助多媒体进行音乐案例展示

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作用其中,将相关音乐作品借助多媒体加以呈现,便于学生了解音乐教学的相关内容,例如学习具有新疆民族特色的《青春舞曲》,可以通过视频、图片、声音等加以呈现,是使学生充分掌握新疆民族音乐特色与舞曲风格。

3.结束语

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将“带动唱”的教学方法应用其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兴趣,还能有效地提高音乐教学效率。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节奏训练、外在形式、案例展示等,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培养学生音乐乐感和音乐素养,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唐小艳.“带动唱”教学方法在初中音乐课堂上的应用研究[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6(4).

[2]武燕.在初中音乐课堂上“带动唱”教学方法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7(1).

[3]潘加才.初中音乐构建“带动唱”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北方音乐》,2016(23).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滨海学校325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