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察布查尔县一起志贺氏菌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新疆察布查尔县一起志贺氏菌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

汪海燕

汪海燕

(察布查尔县疾控中心新疆伊犁835300)

【摘要】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本次食物中毒的原因,为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采集的样品参照食品国家安全标准进行检验。结果从8份病人的大便中检出志贺氏菌属宋内氏Ⅰ相菌5株,占62.5%。结论本次食物中毒是由于食品保存不当,由志贺氏菌污染引起的。

【关键词】志贺氏菌食物中毒少数民族家宴

【中图分类号】R1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2-0351-02

2012年8月28日,察布查尔县海努克乡切吉村发生一起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相继有47人报告发病。县疾控中心接电话报告后,立即组织有关专业人员赶赴现场,对发病人员进行救治并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置,对相关样本采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流行病学调查

1.1基本情况:2012年8月27、28日,该乡切吉村村民热合木在自家举办割礼宴席,8月26日中午14:00左右在自家宰牛,下午北京时间17:00点左右把所有的肉煮熟后放置,未冷藏。8月27日早上北京时间6点左右和中午14点左右在自家做抓饭,早上8点30分至下午21点左右分批(早、中、晚)共120多人就餐(抓饭、牛肉,牛肉是8月26日下午17:00点左右煮的)。从8月27日20时到8月28日17:30时许,在割礼(宴席)就餐者中,陆续发生以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为主的病人47名,患者均于28日上午集中到乡卫生院就诊。专业技术人员对47例患者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在县乡两级住院治疗36人,转州级医院治疗11人,7例重症监护,数日后悉数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发生。

1.2患者人群与时间分布:

1.2.1人群分布:共有47名群众出现食物中毒症状,发病率约为40%,无死亡病例。47例病例中,男性22例,占总发病人数的46.81%,女性25例,占总发病人数的53.19%。发病最小年龄为2岁,最大年龄为76岁。病例主要集中在7岁—25岁(共12例,占总发病人数的25.53%)及26岁-55岁年龄段(共23例,占总发病人数的48.94%)1.2.2时间分布:午餐后4个小时发生首例病人(8月27日18:00),潜伏期4—16小时,发病高峰出现在8月27日00:00至8月28日凌晨8:00,病例数为38例,占总病例数的80.85%。最后病例发病时间为8月28日12:00。

1.3主要临床表现:

47例中毒病人表现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或伴发热等症状。其中恶心占97.87%(46/47);呕吐的占87.23%(41/47);腹痛(脐周围绞痛)占95.74%(45/47);腹泻占72.34%(34/47),伴发热82.30%(39/47)。

2.实验室检验

2.1样品来源专业人员到现场和医疗机构采样品,患者就餐剩食物(牛肉抓饭2份),在治病人的排泄物(大便6份),共计8份样品送实验室。

2.2检验方法对采集的样品参照食品国家安全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蜡样芽孢杆菌检验》(GB\T478914-2003)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4789.10-2010)进行志贺氏菌、蜡样芽孢杆菌、沙门氏菌、金色葡萄球菌等进行检验。

2.3检验结果8份病人的大便中检出志贺氏菌属宋内氏Ⅰ相菌5株,占62.5%,剩余牛肉抓饭中未检出肠道致病菌。

3.讨论

3.1对47名发病者8月27日早、中、晚食谱分析,发病者都进食过抓饭牛肉。熟牛肉是8月26日下午17:00煮熟,放至8月27日晨,未在冷藏条件下分批食用,放置时间长。

3.247名发病者发病潜伏期较短(4-16)小时,中毒症状较重,有高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黄色水样便,这些特点与志贺氏菌宋内氏引起的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特征一致。

3.3实验室检验8份病人的大便中检出志贺氏菌属宋内氏Ⅰ相菌5株。

3.4本次食物中毒是一起志贺氏菌引起人食物中毒。自然环境中,志贺菌广泛存在,引起人食物中毒的主要是对外界抵抗力较强的宋内氏菌,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4.建议

4.1加强《中国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宣传力度,普及食品安全知识,特别是发生在边、贫、少数民族聚集区的食物中毒事件更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4.2各级政府要把食品安全管理覆盖乡、村、牧区,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在家中自办婚、嫁、丧宴席的风俗,建议在各乡、村聘用食品安全协管员,提前介入,负责指导辖区群众举办的各类家宴的食用安全。

4.3边、贫地区更要大力开展爱国卫生及“除四害”工作,引导各族群众树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实现乡、村环境整洁,主动预防各类疾病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