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前移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 1

护理风险管理前移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徐秀华

徐秀华(山东省肥城市中医院山东肥城271600)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5-0245-01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前移

护理风险管理前移是对潜在护理风险的识别、评估、评价和处理,急诊科面对的是病情复杂多变、生命垂危、年龄不一的各种疾病及遭受意外的人群,病情变化中交织着多种因素[1]。工作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直接或间接危害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如何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对有力保证护理安全和服务质量,化解医疗护理纠纷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存在的问题

1.1各项规章制度没有落实到位。工作中有章不循、玩忽职守、粗心大意,甚至简化操作程序。三查七对虽然内容背得熟练,但却不去查对,凭主观经验估计行事等。

1.2护理人员理论知识缺乏由于急诊病人病情复杂、严重,病情变化迅速,需要护士具有较为全面的理论知识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果断地采取相应措施,而急诊科工作强度大,护理人员的相对缺乏,新老护士交替频繁,低年资护士因医学基础知识及专科理论知识不足,缺乏工作经验,对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问题预见性不足造成的

1.3抢救仪器没有处于备用状态:众多仪器的应用在提高急救护理水平的同时,也增加了许多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物品摆放凌乱,设备故障等都是护理差错、纠纷的导火线。

1.4急诊抢救护理记录不及时、不规范急诊抢救病人病情复杂多变、生命垂危、年龄各异,涉及多个专科,护士则因工作繁忙,不能及时认真做好各项护理记录,一旦出现医疗纠纷,则不能为自己举证而引发证据风险。

2风险管理措施

护理风险管理前移并提出对策。

2.1护理风险管理是确保护理质量的核心决策,对潜在的和客观存在的各种护理风险进行识别和归类,并分析产生风险事故原因的过程,是实施风险管理基本程序的第一步。进行风险识别,能预见可能发生的护理风险,防患于未然。常用风险识别方法有三种[2]:一是从平时积累的临床资料中分析、研究,明确高风险的环节所在。二是绘制综合流程图及高风险部分详细流程图,由此全面分析各个环节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三是通过设计的调查问卷来掌握“重点护士”和“关键时刻”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信息,尤其是在急诊科这个特定的医院窗口,具有社会关注强烈、舆论敏感等特点,更要加强风险管理。

2.2设备管理急诊是抢救急危重症病人的场所,急救设备、物品应时刻处于应急状态,加强抢救物品和仪器的管理,实行“五定制度”。每台仪器有专人管理,每周检查一次,包括仪器的运转、清洁及保养等,并设使用记录本做好登记。每天由专班护士负责清点、检查仪器,并做好登记。发现仪器有缺损或故障,立即报告护士长或院设备科急诊仪器负责人员,尽快排除故障。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遗忘而延误抢救.各台仪器绘制简单的操作流程图,悬挂在仪器上,便于仪器的学习和应用。

2.3强化风险意识,规范工作程序及规章制度:要加强风险管理,将高风险因素降至最低限度,制定每一项操作过程中要遵守的制度和采取的措施,组织差错讨论分析会,目的是掌握护理风险的识别及评估的方法,使大家切记不可随意简化操作程序;不可主观经验估计行事;不可放手对护生无监督的独自操作等,提高对风险的认识水平。同时狠抓易发生差错的几个环节,如节假日、周末交接班时、人少工作忙、新调入急诊科的护士。对护理安全隐患及差错,要求做到“四不放过”:一是问题不清不放过,二是原因不明不放过,三是问题查实不处理不放过,四是整改措施不落实的不放过,使风险意识贯穿到具体的护理工作中。建立护理告知制度,执行封存、保留实物及报告的规范程序

2.4加强急救专科培训制定护理学习计划,每月对护士进行理论监护水平、操作技能、应急能力培训及考核。每季理论考核、模拟训练一次,要求人人掌握呼吸机、洗胃机、心电监护仪等使用方法。每年对全科护士进行心肺复苏考核以及急救演练。要求急诊科护士在精通业务同时,还要有预见性、主动性、独立性的素质,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预测病人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及应采取的措施.

2.5制定突发事件及急诊抢救预案:针对急诊科医疗特点,我们有针对性地制定突发事件护理应急预案手册,人手一册,更好的指导护理人员尽快采取相应措施,最大限度保护患者生命安全。

3效果和体会

护理风险管理前移是通过对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主动查找安全隐患,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寻求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尽可能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正确化解并处理风险。加强风险防范教育,实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病人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席淑华,王雅芳,周立,等.对急诊护理操作实施风险管理的探讨.中华护理杂志,2004,39(2):120.

[2]郭雅琼.护士长在降低急诊护理风险中的作用.华北煤炭医学报,2005,7(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