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布司他与别嘌醇在降尿酸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比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非布司他与别嘌醇在降尿酸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比研究

李璐阳刘馨遥

西安一四一医院西安一四一医院710089

摘要:目的非布司他与别嘌醇在降尿酸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比研究。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我院风湿科在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72例痛风患者作为此次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36)与对照组(n=36)两组。对照组采用别嘌醇治疗,观察组采用非布司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尿酸水平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尿酸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1.12%)明显低于对照组(30.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别嘌醇相比较,非布司他的降尿酸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

关键词:非布司他;别嘌醇;降尿酸;临床疗效;安全性

痛风是临床常见疾病,主要是由于单钠尿酸盐沉积于关节、皮下以及肾脏等部位,进而引起机体急、慢炎性反应及组织损伤。该病的致病因素主要为尿酸排泄减少以及嘌呤代谢紊乱。患者临床常觉痛感强烈,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本病的治疗主要在于控制尿酸水平。别嘌醇具有抑制尿酸生成的作用,但不良反应较多,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非布司他作为一种新型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本文就非布司他与别嘌醇在降尿酸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我院风湿科在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72例痛风患者作为此次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36)与对照组(n=36)两组。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17例,年龄44~75岁,平均年龄(51.8±4.2)岁。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52.6±4.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降压、纠正贫血以及改善微循环等常规治疗,指导低盐低脂、低蛋白、低嘌呤饮食。对照组给予口服别嘌醇片[生产厂家:世贸天阶制药(江苏)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3683]治疗,100mg/d,3次/d,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组给予口服非布司他片(生产厂家: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0081)治疗,40mg/d,3次/d,连续治疗6个月。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血尿酸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高脂血症、肝功能异常、胃肠道反应以及痛风发作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表示,作t检验;P<0.05表明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尿酸水平及血尿酸达标率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尿酸水平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尿酸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尿酸水平及血尿酸达标率比较

2.2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1.12%)明显低于对照组(30.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饮食结构不断改变,痛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痛风发作以及痛风石形成的主要原因为患者机体内的单尿酸钠晶体沉积所致。因此在痛风患者的治疗中,给予有效的降尿酸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临床常用的降尿酸药物主要包括促尿酸排泄剂以及抑制尿酸生成剂。而抑制尿酸生成剂主要包括非布司他与别嘌醇等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别嘌醇具有抑制嘌呤与嘧啶通路的其他酶类,但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较高。非布司他是一种新型、非嘌呤类类选择性尿酸抑制剂,具有选择性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作用,应用于痛风患者的长期治疗中,疗效好,安全性高[3]。本组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尿酸水平(352.4±42.6)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423.9±52.1)μmol/L,其血尿酸达标率(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P<0.05),可见有效非布司他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此外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1.12%)明显低于对照组(30.56%)(P<0.05),表明非布司他在痛风患者的治疗中高脂血症、肝功能异常、胃肠道反应以及痛风发作等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与别嘌醇对比,非布司他在痛风患者的降尿酸治疗中,疗效更加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蔡辉,苏晓娟,华锦程,等.非布司他与别嘌醇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比较[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6,16(8):496-499.

[2]郑少玲,邓伟明,郭欣,等.非布司他与别嘌醇治疗痛风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8):1069-1070.

[3]周乔,苏江,吴晓丹,等.非布司他与别嘌醇在降尿酸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比研究[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6,13(6):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