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的技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课堂提问的技巧

姜浩东

江苏盐城市建湖县恒济初级中学姜浩东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两句话充分说明了提问在语文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提问便没有语文课堂教学。但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要讲究方式,使问题提得巧,能引发学生深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探究重点字词的妙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教学《珍珠鸟》一课时,当讲到小珍珠鸟把头探出来时,我问学生:此处的“探”能否换成“伸”?学生经过讨论后认为不可以。理由是小珍珠鸟刚出生不久,对外界还很陌生,有戒备心理,更何况这是一种怕见人的鸟,它第一次接触外面的世界时肯定是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绝对不会毫不犹豫地把头伸出来。通过这样一个细节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明白了在写作时要选择最恰当的词。

二、抓住关键提问,提升学生思想

教师要抓住一个关键问题打开一个缺口,让知识的水流奔涌而出,以提升学生的思想,这就要求教师能真正吃透教材,找到关键问题所在。如在教学《五柳先生》一课时,笔者曾让学生找出文中出现最多的字眼,并体会这些浯句,想一想它们对表现先生的性格志趣有什么作用。学生发现文中出现最多的是“不”字,经过讨论,学生明白了作者言“不”,正是因为厌恶世人的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高尚人格的坚持。

三、循序渐进提问,降低问题难度

教师在进行提问时,有些问题不可一步到位,就如登山一样,要拾阶而上,于峰顶处领略无限风光。如鲁迅的《风筝》一文中温馨的手足情,玩具对儿童的重要启蒙作用等内容,学生都很容易理解二而文中蕴涵的对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的麻木状况的担忧和思考,却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难点。教学时,我先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们看见风筝时都会感到高兴、快乐,但作者从小就不喜欢风筝,在他成人唇看见风筝,内心涌起的情感跟我们又有什么不一样?”学生读书后略做思考,便得出结论:“我们是高兴、快乐,他却是惊异、悲哀”。我接着问:“他为什么惊异呢?他悲哀的又是什么呢?”我一边引导学生读书,一边梳理鲁迅“悲哀”的原因,由浅入深一步步追问,学生得出结论:“小时候故乡的其他小孩子放风筝的时节,我却做着‘虐杀’小兄弟精神的事,他也甘心被我虐杀,长大后居然全忘却了,这更使我感到悲哀。在那个封建教育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年代里,精神‘虐杀’者到处都有。被‘虐杀’的绝不仅仅是小兄弟一人,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日寸甚至能产生“一石激起干层浪”的教学效果。

四、学生与问题间应保持适当的空间距离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适当调节问题与学生间的“空间距离”。在课堂上不妨采取“直题曲问”和“曲题直问”的方法,对浅显的、直接的问题,提问时可避开正面,换一个较隐蔽的角度发问,拉开问题与学生间的距离,给他们的思维留下回旋的余地。比如教学《石壕吏》一课时,教师可设计这样的问题去总体把文本内容并揭示主题:①师问:“这首诗叙述了一件什么事?”生答:“差吏深夜捉人去服役。”②师问:“最后捉走了谁?”生答:“老太婆。”

③师问:“为什么连老太婆都要抓走?”

生答:“因为老头一听到敲门声立刻翻墙逃跑了,家中三个儿子都已被抓去当兵,并且有两个已经战死噩场。年轻的媳妇丢不下吃奶的孩子,加之衣不遮体羞于出门见人。所以,只有老太婆可抓了。”

④师问:“老翁为什么要爬墙逃跑?”

生答:“不逃跑,就会被抓去服役,凶多吉少。”

⑤师问:“从这件事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答:“看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差吏的冷酷,统治者根本不管老百姓的死活,也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精巧的提问能使平淡的教学波澜顿起,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创造性地处理和加工教材,在教材和学生的空白处为学生提供感兴趣的问题,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