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筋经推拿功法”的普及推广应用—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4-14
/ 2

“易筋经推拿功法”的普及推广应用—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及分析

许丽周明琪

许丽周明琪(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浙江杭州310053)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04-0390-03

【摘要】“易筋经”源自中国古代的养生运动,以“调身”、“调息”、“调心”为主要锻炼方式,而且也是静力推拿功法训练之一。然而,由于诸多条件限制,《易筋经》未能在现代社会普及和推广,为了能够让《易筋经》的神奇效果为更多人所接受和给更多百姓带来益处,我们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依托社会实践平台,在暑期开展了以“易筋保健、全民健身”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送医送药,免费为当地农民医疗服务,同时还制作了《易筋经》普及推广教学DVD,解决了“人走服务走”的问题,并对这一推广方法做了调查,本次调查中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97份,有效问卷378份,总有效率95.21%。分析数据认为下乡医疗卫生推广普及是有必要的,同时传统的中医养生功法推广应用大有前景。

【关键词】社会实践易筋经推广

“易筋经”,一个在武侠小说中被描绘得极具神秘色彩的少林寺绝学,如今正逐步走进普通市民。2003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推广作为全民健身气功之一。

“易筋经”源自中国古代的养生运动,是一种传统的功法,同时也是中医推拿功法主要内容之一。我校第三临床医学院(即针灸推拿学院)开设了《推拿功法学》必修课程,学习训练“易筋经推拿功法”,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体会到传统功法的“筋挛者易之以舒,筋弱者易之以强,筋弛者易之以长,筋靡者易之以壮”之神奇功效,为了能够让“易筋经”的神奇效果为更多人所接受和给更多百姓带来益处,三临的学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依托社会实践平台,在暑期开展了以“易筋保健、全民健身”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活动调查报告及分析总结如下:

本次调查中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97份,有效问卷378份,总有效率95.21%。

1问卷简介

1.1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面向居住在德清县的400位当地居民。被调查者的年龄分布情况如下:10-20周岁的占10.05%;20—40周岁的占24.87%;40-60周岁的占29.89%;60周岁以上的占35.19%;年龄跨度从10到87周岁不等。被调查者的职业不限。

1.2问卷基本情况

调查问卷共设12题,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内容涉及到自身近期健康状况,易筋经推拿功法认知度及推广和服务满意度三大部分。

2调查分析

2.1被调查者业余时间调查

题:您每天除工作休息以外,有多少空余时间?

调查结果见表1:

表1:关于除工作休息外空余时间

由数据可知,在接受调查的人员中,每天可自由支配的空余时间在4小时以上的最多,其次是2-4小时,这与本次调查人员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较多有关;其次,对于在职的中青年他们普遍空余时间相对较少,由此可推测,很多在职人员每天可用于锻炼身体的时间并不多。

2.2被调查者自觉身体状况调查

题:您感觉最近自己的身体状况如何?

调查结果见表2:

表2:关于自我感觉身体状况的统计

由数据可知,将近40%的人感觉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如从前,在走下坡路。还有大约35%的人感觉身体还可以,但有些力不从心。只有极少数自我感觉良好,没有任何不适。由此可看出,在现代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人们无论在生理、心理上都处于超负荷状态,健康问题隐患诸多,亚健康是当前社会较多的状况。

2.3被调查者对易筋经功法了解程度调查

题:您对易筋经的了解程度如何?

调查结果见图1:

由数据可知,将近40%的被调查者表示没听说过,完全不了解;还有大约35%的人表示曾近听说过,但不怎么了解;即使有所了解,但以前曾近练习过的人则更少,还不到5%。由此可看出,对于易筋经功法现在社会普遍认知度不高,基本没人将其作为强身健体、养身保健的日常体育锻炼方法。为此,对于易筋经的推广和普及任重而道远,加强公众对易筋经功效和锻炼方法的了解,符合国家“强身健体,全民保健”的宗旨,本次调查将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2.4被调查者锻炼方式调查

题:除了易筋经,您还练习过哪些其他功法?

该问题调查结果见表3:

表3:关于除易筋经以外其他健身方式的统计

由数据可知,当今社会人们在空余时间练习太极拳和跳舞的人比较多,其余比如瑜伽等现代流行的健身项目也在悄然兴起。作为中国传统的强身术易筋经则练习的人很少,为此可看出,推广和普及易筋经迫切而有价值。

2.5被调查者对易筋经功法了解学习途径选择

题:若有机会,您会选择哪种方式来学习、了解易筋经?

该问题调查结果见图2:

由数据可知,如果有机会学习易筋经。将近43%的人会选择向学习过易筋经的人请教,还有大约45%的人会选择通过观看我们推广的光盘来学习。还有少数人选择诸如网络、书籍等其他方法学习。据此可知,对于本次易筋经推广收到了很大部分群众的欢迎和肯定,也可看出,现代人对易筋经的不了解主要来源于长期对这方面信息知识获取的缺乏,而非排斥、不接受。绝大多数群众主观上时十分愿意学习和了解易筋经的。由此看出,本次推广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2.6被调查者对易筋经套路接受情况调查

题:您认为易筋经的套路招式是否繁琐难记?

该问题调查结果见图3:

/

“易筋经推拿功法”共计十二势,多是仿效农民做各种农活的姿势,演化成一套象形的锻炼方法,动作刚柔相济,动静结合,套路招式难度适中,但运动强度较大,有较好的锻炼效果。经过实验研究和专家鉴定,《易经筋》适合各个年龄层的人群练习,特别适合中老年人练习。练习中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和身体素质,进行全套完整练习,或有选择性地进行单个动作的练习。针对不同健康水平的人群,个别难度较大的动作也可以通过不同的动作幅度和调息次数来适应。

而以上调查结果也可以说明:50.53%的人认为《易筋经》要多学几遍才能记住。30.16%的人说有点困难,但是断断续续还是可以打完的。即有80.69%的人认为《易筋经》的动作难度适中,适合练习。所以说,在套路招式的难易程度这一点上,《易筋经》已经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和接受。

2.7被调查者的易筋经练习意向调查

题:学会易筋经简易套路之后,您会经常练习吗?

该问题调查结果见图4:

《易筋经》原文的要求:初练者,“日行三次”为宜。即:早、中、晚三次。但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与古时相比已有很大程度的差别,“日行三次”很难坚持。因此我们通过练功实践提出:每天练习半小时。《易筋经》十二势练习一次约需十分钟左右,日行三次,所以合理的练功时间每天约需半小时。

通过宣传小组的成员对《易筋经》的保健作用、合理的练习时间、注意事项等内容的宣传,及现场教授《易筋经》简化套路,或通过对《易筋经》简化套路教学影像资料的学习之后,《易筋经》保健强身,防病治病,抵御早衰,延年益寿的保健作用已经深入人心。调查结果显示:61.90%的人表示每天会用半小时时间练习捉罹6溆嗟娜嗽虮硎居捎诠ぷ鞣泵Φ仍颍岣葑陨砬榭龈籼旖辛废埃恐芰废耙淮危蚺级妨贰?2.8被调查者对易筋经新的认识情况

题:通过这次宣传活动,您对易筋经有何新的认识?

该问题调查结果见图5:

通过我们的宣传,有53.97%的被调查群众能对《易筋经》的由来和发展有相对正确的理解,其中多数人能纠正武侠小说中对《易筋经》神话的描述,意识到易筋经是由少林达摩祖师在闭关修炼的时候悟出的一套功法,主要用于调理自身气血,强健筋骨,延年益寿,而非飞檐走壁穿墙缩骨出神入化的神功。

部分群众经过宣传小组的成员现场教授《易筋经》简化套路或通过对《易筋经》简化套路教学影像资料的学习之后能初步熟悉《易筋经》简化套路的基本动作,了解练习方式如调息方式,调气方式,练习时间,练习强度等。

还有少数人认为通过宣传小组的宣传,了解了其他的关于《易筋经》的知识,认识到《易筋经》与太极等健身方式有所同有所不同。

对于信息获取途径相对较单一的农民来说,为其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同样很重要。为此,我们制作了《易筋经》的DVD光盘,以求在我们离开后感兴趣的村民仍然能够依照光盘学习。

2.9被调查者对本次活动满意度调查

当被问到“您对本次易筋经宣传推广”时,有23.28%的人表示很满意,76.46%表示比较满意,只有一人表示本次活动还有所欠缺,这个结果反映出我们此次实践服务还是到位的。我们感到由衷的快乐,因为我们不虚此行,村民们对我们的努力是认可的,这是对我们付出最好的回报。

3结论

问卷结果显示:现在,城乡居民对自身健康程度并不满意,大多数人对易筋经的了解也差强人意,但调查亦显示当地居民有较多的空余时间并渴望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在通过易筋经推广后,大多数群众认为其动作难度适中,适合练习。就整体而言,对于所享受的社会实践整体满意度高于94%,可见本次社会实践受到了德清县广大当地居民的喜爱与支持。

4讨论

由于城乡地区居民运动保健方式较为单一和自身保健意识的淡薄,久而久之一些原本可以通过平时锻炼预防的疾病开始困扰人们的健康。练习“易筋经推拿功法”的目的与传统中医理念相似,即强调“治未病”。我们在此次社会实践中,通过制作《易筋经》普及推广教学DVD,使当地居民多掌握一种运动保健方法。这样,即便有群众想通过运动来保持身体健康,也不会因为找不到合适的锻炼方法而苦恼。

以大学为中心,依托大学的各种有利条件,将传统功法中有利于人民身体健康的养生功法推向社区、共建和谐社会也是我校重点推广的项目之一。我校三临学院先后多次组织学生走出校门、上街道、下军营、走院校,为民送医、送健康服务,向社区居民教授太极拳、易筋经等养生功法,传播科学的运动保健方法。同时依托我校科研课题支持,进行社区养生功法推广。还组建了一支易筋经功法表演队,参加了2008年中医中药中国行浙江省启动仪式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