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在慢性肾衰康复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2-12
/ 2

中医护理在慢性肾衰康复中的应用

张静

张静

虎林市中医院黑龙江虎林

摘要:本文对中医护理的特点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阐述,引起人们对中医护理的重视;明确中医护理的现状,为将中医护理送出国门提供依据。中医护理的特点在于强调整体观念,运用辨证施护的思想和方法,根据临床所见加以分析、归纳并确立患者的症型。在实践中加强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和辨证施护在临床中的应用,适应现代护理的需要,可推动中医护理与整体护理的融合。

关键字:慢性肾衰中医护理应用

慢性肾衰是指在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的基础上,缓慢出现的肾功能减退。目前,慢性肾衰病人多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同时配合透析疗法,在病人的治疗过程中,中医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将丰富的中医护理理论思想运用到慢性肾衰病人的护理中,是突出中医护理的重要手段,让更多的病人了解中医,认识中医。按照中医辨证施护的原则,针对病人的实际情况,护理人员应为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把简便易懂的中医护理技术提供给患者,将中医的服务特色和服务水平推荐给病人,对患者病情的好转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满意效果。

1情志护理

中医学认为人和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情志与人的健康关系极大,正常的情志活动可使机体气机调达,营卫调和,经脉通利,心神安和,有利于身体健康。反之,情志刺激太多,太久,超过机体自身调节能力,可直接影响其相应的脏腑,使气机逆乱,气血失调,导致疾病发生或病情加重。慢性肾衰病人一般病情较重,病程较长,病人易产生抑郁悲观情绪。此时护理服务应准确掌握病人的心理,因势利导,因人施护,积极开导病人正确对待自身的疾病,鼓励病人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这样,愉快的心理可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起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作用。

2起居指导

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人体的健康非常重要。中医学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产物,必须“顺四时调阴阳”,生活起居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慢性肾衰后期,病人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肾性贫血,患者神疲乏力,腰膝酸软,此阶段应卧床休息,病房要定时通风,保证空气清新,阳光充足。卧床休息并不是无限期的,若病人水肿减退,高血压下降,贫血改善,病人可以适当活动。活动量应由少到多,先床上活动,后下床适度活动。指导病人在生活起居方面,作适当的节制和安排。中医认为“肾藏精”,房劳伤肾,耗竭其精。因此,慢性肾衰的病人应适度减少房事,这对于养息肾脏,争取早日康复是十分重要的。在健康教育中,要反复向病人及家属说明建立一个舒适、整洁、优美的治疗环境的重在性。

3饮食护理

饮食是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以濡养的源泉,也是人体血津液的来源。饮食调理是中医学非常重要的环节。《素问》曰:“毒药攻邪,五谷为养,无果为助,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明确指出,用药治疗是为了去除病邪,而补精益气则必须饮食加以调理,从中可知饮食护理的重要性。根据慢性肾衰的“咸伤”“淡渗湿”的饮食原则,慢性肾衰病人应低盐饮食,对严重高血压、水肿的病人应严格控制盐的摄入,无盐饮食。慢性肾衰病人主食可以米、面为主,限制蛋白质食入量,以减轻肾脏负担,可选择以动物性蛋白质为主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等,禁食植物性蛋白质食物,如黄豆、花生及其豆制品等。对进行透析治疗的病人可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由于慢性肾衰病人的高血尿素水平影响维生素代谢,饮食中应注意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在少尿或无尿时,则应限制蘑菇、香蕉、榨菜、土豆等含钾高的食物,以免引起高钾血症。在健康教育中,要对病人及家属进行适当的饮食护理教育,指导科学的饮食方法,帮助病人康复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基础护理

中医学认为慢性肾病病人血虚生风,挟热挟毒导致病人皮肤出现干燥、瘙痒,应加强皮肤护理,以防感染。可用中药煎汤,待药液温度不烫皮肤时外洗,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并指导患者勤换内衣内裤,衣料以棉质为佳。同时慢性肾衰患者脾胃衰败,湿浊中阻,以致病人出现口腔异味,舌苔厚腻或纳呆食减,恶心呕吐等症状,慢性肾衰病人的口腔护理显得十分重要,应指导病人饭前饭后漱口,睡前醒后刷牙。保持大小便通畅,促使“浊阴出下窍”,也能减轻口中异味。

5服药指导

5.1中药

中药副作用较少,是中医治疗慢性肾衰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有效的用药护理是中医护理的基础,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好药物的疗效。在中药的用药护理中,药物的煎煮及给药时间的把握是重要的两个部分。

5.1.1中药煎煮

煮药器具以砂锅为好;煎药用水应无异味,清洁清澄,用水量为将饮片适当加压后,液面淹没饮片液面2cm为宜;煎药浸泡中药饮片及煮药煮沸后用文火维持30~40min,有利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溶解;一剂药可煎煮两次;煎好的中药应当天服用。

5.1.2给药时间

据《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而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之;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指出了疾病的部位不同,服药时间也有不同。同时,对于慢性肾衰者,要根据病情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给药时间。对于病情稳定者,口服给药应在每天餐后30~60min给药,对于重症病人则应及时给药,并适当选择最快发挥疗效的给药方式。

5.2西药

慢性肾衰的病人在选用西药时,应避免有肾毒性的药物,如庆大霉素、头孢菌素等。同时注意服药禁忌,慢性肾衰病人在服用人参等补气药时应忌食萝卜、绿豆等凉性食物,以免降低药物的温补作用。同时指导病人治疗期间不可擅自换药、减量、过早停药或停药后不追踪观察,以免加重病情。病人住院治疗期间,对其进行简单的用药护理指导,可使医院治疗效果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同时,通过教育,让病人及家属掌握正确的中医用药常识,提高病人出院后的家庭修养质量,使病人更好康复。

参考文献:

[1]张晶,张淑霞.慢性肾衰患者的中医护理[J].中国医药卫生,2012,5:47.

[2]宋立秀,郭德利.中医院护理工作突出中医特色的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16(11)

[3]张幕珍,刘燕玲.中医护理技术的临床实践[J].齐鲁护理杂志,2011,11(6)

[4]宋丽君,宋春桃.谈中医整体护理的特色[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11,19(11)

【作者简介】:姓名:张静,出生年月:1980.09.23,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黑龙江省虎林市,职称:主管护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中医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