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蛋白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血红蛋白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刘静李华

刘静李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医院检验科563000)

【摘要】现今社会,生化检验成为了临床用以诊断某些疾病、观察药物的疗效、判断病人病情的发展等方面的不可或缺的一种医疗工具,然而能够影响的了生化检验的结果的原因却较多同时也较为复杂。本文通过探讨血红蛋白与溶血指数的关系从而了解血红蛋白对生化检验的简介影响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

【关键词】血红蛋白溶血指数生化检验临床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3-0221-01

1.对于临床的生化检验的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一下几种类型:1.红细胞的内外的含量存在差别。如果红细胞内部的含量较血浆中的含量要少,红细胞的破裂会引起相应的稀释效应,使得检测的结果出现“假性”的降低现象;2.血红蛋白在分光光度的测定过程中对于吸光度造成的干扰。溶血现象能够引起的是可见光的光谱中的短波(380~450nm,吸收峰峰值约为420nm)的吸光度处明显地增高;3.某些红细胞成分对化学反应体系的干扰。红细胞以及血小板中都含有较为丰富的LDH成分,如果红细胞出现破裂,那么较大量的LDH和AST涌出细胞,是检测结果呈假性增高现象,而且超出了误差范围。

2.实验验证血红蛋白与溶血指数的关系及影响机制

1.当仪器处于低浓度血红蛋白区间(0.02-0.1g/L)的时候其检测的结果很不稳定,变异的系数是161.8%—8.5%。当血红蛋白浓度处于0.32g/L的时候,溶血的指数为16.9,变异的系数是5.17%,精密度处在可接受的范围。然而伴随血红蛋白的浓度的升高,检测精密度会越好,但仪器对于血红蛋白检测是有一定线性的范围的。当血红蛋白的浓度处于15.36g/L、溶血的指数高于100的时候,仪器就无法检测,说明了血红蛋白的浓度已经超出了仪器线性的范围,所以,溶血的指数有效的检测范围应是16.9~1000。2.对于10个溶血的标本的模型来检测了不同的溶血的程度,其血红蛋白的浓度和溶血指数呈现良好的线性的关系,当血红蛋白的浓度处于0~10g/L,溶血的指数处于0~1000以内的时候,溶血指数=104.1*血红蛋白浓度—3.3.在临床上的较为常见溶血的标本是溶血(+),所以这个研究是为了主要评估出溶血(+)对各个项目临床上的影响,通过计算,溶血(+)溶血的指数大概在200左右,其溶血的指数应是200,对应各个项目的生化检测的值也处于参考值的上限的时候,计算溶血(+)干扰以后结果和变化率。

3.血红蛋白的其他因素对生化检测的影响

红细胞的内部不含有CK,轻度的溶血现象对CK测定的结果没有影响,但是中度和重度的溶血现象的时候,由于红细胞破裂释放出的AK、ATP和G6PD等影响,产生了副反应因而使结果的偏低。有部分报道指出可能由于CK-MB的试剂中抗CK-MB的抗体同血红蛋白亦或是分子中珠蛋白,发生了抗原、抗体反应而产生了浊度,使得单位时间内的吸光度出现假性的增高,而这却同上边的结论矛盾,所以这一结论有待研究。

4.结论

在临床的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我们可根据,溶血的指数大小作为接收了合格标本所借鉴的参考的依据,避免了由人工的主观的判断产生的误差,同时,溶血指数可以校正出溶血对于生化检测的项目干扰的影响因素,并非对各个项目都发挥效力,通过本文统计出的LDH、HBDH、AST、UA等的变化值同溶血的指数的变化值几者之间的线性关系式,可以初步估算出溶血对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大小,并可以向临床的报告做出相应的纠正。

参考文献

[1]KrollMH,ElinRJ.Interferencewithclinicallaboratoryanalyses[J].ClinChem,1994,40(11):1996-2005.

[2]黄文东严达尊喻雄文等.利用溶血指数校正溶血对生化测定项目的影响[J].陕西医学检验200015430-31.

[3]沈伽弟.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的干扰和影响[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2001174250-253.

[4]同国超武艳冯英海等临床生化项目结果互认前的准备及改进措施.中国实验诊断学,2(X)6,10(8):926一928.

[5]张允王微周平.标本溶血对TPAST测定的干扰及纠正[J].江西医学检验200422179-85.

[6]李桂云.标本溶血对15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634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