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校的教学效果考试测评方法的分析与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3-13
/ 2

基于高校的教学效果考试测评方法的分析与研究

潘俊辉

潘俊辉PANJun-hui曰王辉WANGHui曰冯亚丽FENGYa-li曰伊三泉YISan-quan

(东北石油大学,大庆163318)

(NortheastPetroleumUniversity,Daqing163318,China)

摘要:针对高校传统教学和考试的弊端,本文引入了一种基于高校的教学效果考试测评方法,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学,加强实践教学以及科学化的考试方式等手段加以实现。Abstract:Aimedtodisadvantagesintraditionalmodeofteachingandexamatuniversity,akindofteachingeffectandexamevaluationmethodbasedonuniversityisintroducedinthispaper.Thismethodadoptsvariousteachingmethodstoimplement,suchasencouragingstudentstoself-learning,enhancingpracticalteachingandusingschematizationexam.

关键词:高校;教学效果;考试测评;创造性

Keywords:university;teachingeffect;examevaluation;creativeness

中图分类号院G647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07-0252-02

引言:

近几年来,考试作弊之风几乎席卷中国所有的高校,而且呈现愈演愈烈的态势。随着高校考试制度的完善,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方法越来越“巧妙”,手段更加多样化和现代化。面对层出不穷的各种作弊手段,教育部门纷纷投入大量资金加强考试管理的软硬件建设以健全考试运作机制,如设置标准化考场,预备多样化考题,以防止学生采用高科技手段作弊,这样既耗费大量物力,又同时加重了监考教师的工作量[1]。为了更好的发挥考试的作用,体现“以人为本”的评价理念,本文针对目前教学效果及考试测评本身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高校的教学效果考试测评方法,该方法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地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在此过程中,形成衡量学生实践能力水平的标准,建立完善的教学效果考试测评方法,从而达到改善学风、整顿考风、缩减物资投入、减轻教师工作量的目标,最终使教学活动更加有序、高效地开展。

1本文研究范围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本文的研究范围是针对目前大部分高校教学和考试所存在的弊端,在具体研究中依托各类课程知识点考核方式特点,在学习、借鉴、研究、探讨的基础上,采用诸多方法,实现教学多样化和开放化,学习自主化,考试形式多样化、考试内容科学化、考试命题合理化及考试评价过程化的目标,既要注重认识领域的终结性评价对学科知识归纳、总结、实践、综合和升华的重要功能,又不能忽视加强考试试题的灵活性[2]。

目前欧美国家作为高等教育较发达的国家,对学生评价的改革与发展也在时代的前列。在考试形式上,国外高校大多数课程除了结束时都要进行一次期末考核,课程进行中还有期中考试和各种小测验;在考试内容上,灵活多样,不拘泥于教科书;在分数评定上,采用分次累积的计分方法,避免单一指标的评定[3]。

2教学效果考试测评方法具体实现

2.1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方法的出现主要是为了让教学更加灵活多样,这样对教学内容也会更加丰富多彩,对教学效果也会显著提高。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恰当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电子信息专业的教学中,对于公式的推导,我们除了选择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外,也可以在黑板上进行这样主观的教学效果会更好;而对于算法的介绍等,我们除了采取多媒体技术外,还可以用PPT制作的课件对零散的、需要形象思维的教学内容进行演示,这样能够达到预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开展讨论式的教学,以此促进师生进行互动,全方位刺激学生的积极性,以此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能力,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2开展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我们进行讨论式教学,只要是针对教学中的难点组织学生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就需要开展一些启发式的教学,根据学生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然后出一些学生较为感兴趣的理论问题,便于学生自由发挥积极讨论。通过这种讨论方式,就会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既能增长学生的知识,又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3鼓励和培养学生自学传统教育中教师是教学主体,课堂的模式也是教师不停地讲,学生不停地记,师生之间很少进行互动,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受到压抑。因此,新的教学改革就以教师引导为主,教师讲清楚课程的思路后学生自学即可,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2.4加强实践教学为了避免产生“高分低能”现象,应培养学生在科研中的态度,因此就加强学校的试验教学。同时应该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的性质,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多地掌握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样通过试验还能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性认识和掌握程度,辅助提高教学效果。

2.5改革考试方式,培养创新人才考试不仅是为了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是间接推动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对教学效果的反馈,改善教学工作的不足。由于传统的考试方式较为单一,不利于学生全面的素质培养,因此就需要改变传统的考试模式,使教学活动发生彻底的转变。

淤考试形式多样化。考试方式的改革应遵循多样性、针对性、生动性和现实性的指导思想。考试方式的多样性是与课程特点的多样性和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相适应的。针对性是指考试方式因不同的学科、专业和年级而有差异。现实性即在考试内容上必须反映时代特征、学科现状及发展方向和趋势,而考试方式则要保证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生动性是指形式多样,内容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想向空间,调动学生积极性。于考试内容科学化。高校考试需要从培养目标的全局出发来制定,因此每门课程让学生掌握什么,掌握到何种程度,不应该以考试情况来决定。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个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也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思维的指导和训练。

盂考试命题合理化。首先考试题型要调整,克服标准化考试暴露出来的弊端,要多出综合性思考题、分析题、应用题、一题多解题,锻炼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多提供探索的机会,培养创新能力。其次实行教考分离,加强试题库建设。在教考分离制度下,命题与教学大纲规定的水平和标准偏值较小,能更客观地反映教学效果。教考分离既可以增强教师的责任心,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有利于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榆考试评价过程化。增加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重,将考试评价过程化。如平时考核成绩占50%,期末考试成绩占50%。平时考核成绩包括作业、小测验、实验报告、课堂口试等成绩。这一规定的目的是强调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果,减轻期末考试压力,降低学生考试作弊的动机。它把期末的考试压力转化为平时的学习动力。从学习效果角度看,持续学习的效果比临时突击好。

3结束语

上述我们不难看出,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学和考试所存在的问题,很多高校对教学和考试方式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了基于高校教学效果考试测评的方法,可通过多种方式共同实现,如灵活利用各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学,开展讨论式、启发式教学,加强实践教学,改革考试方式等。因此我们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都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其目的都是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魏小强,鲁井兰.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客观原因及对策[J].高校教育管理,2007(1):17-19.

[2]别敦荣,王根顺.高等学校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56-60.

[3][英]马尔科姆.泰特.高等教育研究:进展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