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学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学初探

刘婧

刘婧新疆乌鲁木齐市第55小学830000

【摘要】目前我国随着时代的改革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新课程改革也逐渐深入,美术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学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也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时俱进、创新改革。新课程标准要求,美术教学要充分体现以审美教育为主,以人文熏陶为辅,构建全新类型的课堂教育,新课程标准赋予美术新教材更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广大美术教师对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开始越来越重视,但是,目前小学美术教学中任然有一些问题出现,本文针对小学美术教学所处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小学美术教学的具体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兴趣;美术教学;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8)02-078-01

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担负着陶冶学生情操、提高素养、增强学生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开启儿童创造思维的重任。小学美术与初中高中美术教学相比,更注重知识性、趣味性、主动性的培养,重在培养学生感受、理解、评价各种美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更新观念,要以愉快的心情、引人入胜的方式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在美术活动中唤起孩子对美术的追求、大胆的想象和勇敢的创造意识。

一、兴趣是学生进行美术学习的前提条件

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兴趣广泛,导致他们对新奇事物激发出强烈的探求欲望。我们应当针对学生此心理特点,实施多种教学手段和利用美术学科的优势来激发他们爱画画的兴趣,寓知识传授于兴趣之中。一位儿童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得以顺利发展,就会成为天才。”因此,我们应该努力把讲台营造成舞台,让学生有勇气进入了创新制造领域表现,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利用音乐、游戏、故事来激发兴趣,还有搜集相关资料图库,增加知识量,开拓视野,培养发散思维,启发学生创造思维。例如:低年级的引入部分可采用讲故事、猜谜语、唱歌、游戏等多种活泼、有趣的方式。在上三原色时把三原色中两种颜色相调和,就会出现另一种颜色,这一变化学生没有见过,觉得很新奇、很好玩、兴趣顿生,可利用这一效果让学生自己动手,调一调不同颜色混合后出现的颜色,最后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发展思维的巨大动力,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途径,更是学生热爱美术学习的前提,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不容忽视。

二、注重学生智力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

《全日制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力。”社会发展需要人去开拓创造,需要新型人才的培养,美术学科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之一,我们应该在他们的心灵上播上一颗“独创”的种子。在美术教学中挖掘教材的求异因素,特别是图案装饰、工艺美术等教材,从不同角度去展开、去强化。善于从联想中求异,求异思维训练是开发智力的重要方法,没有创造就不能“青出于篮胜于篮”。把美术教育和智力开发溶在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知道自己是处在一个美的世界和社会里,知道人类在悠久的年代里创造了光辉灿烂美好的当今世界,他们还知道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三、多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

人人都喜欢被肯定,小学生更是如此,当老师对学生的绘画给予肯定时,他们会对绘画更加感兴趣。每个学生的绘画作品都有优点,教师要多发掘他的优点,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引导。比如:有些学生涂的颜色鲜艳;有些学生绘画大胆,想象力丰富,等等。教师要找到每个学生绘画中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并且可以在他们的绘画作业中运用画笑脸、星星等方式来予以激励,这样学生就更加有信心了,对学习绘画就更加感兴趣了。小学生绘画贵在无序、天然童真,而且个性鲜明,想象力丰富。在日常的美术课堂上可以多让学生欣赏一些儿童画,这些作品的题材来自于生活,构图与画法很简单,虽是随意、简单,却是纯真、朴实的流露。通过这样的作品欣赏,他们会产生发现和寻找的乐趣,进而会主动发现生活中的细微或博大的有感染力的事物。有的学生画画时注意色彩运用,有的学生画画喜欢用线条,还有的学生只喜欢画抽象的形状。所以对于儿童画的批改、评价应该有多重的标准,要善于发现儿童画中的闪光点,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创意,或者是一个小小的进步,我们都应该加以肯定、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充满信心,努力学习,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教无定式,贵在得法。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和进一步推广,小学美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得到了很大的改变,给小学教学课堂带来了新的面貌,同时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时代教育的核心是创新,小学美术教师应当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要摒弃以往传统的教学理念,变“填鸭式”教学为“发散思维式”教学,提高小学生的绘画能力;美术教师要灵活自身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选在自己喜爱的景物或者动物进行绘画,积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把所要学习的景物生动的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的绘画创作增强艺术效果。

五、重视美术课的教学反思

美术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给人以美的情趣和艺术的熏陶。美术课对于培养学生感受、理解、评价各种美的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特殊的作用,小学美术教师必须对美术课高度重视。要想使每个学生都学好美术这门课程,首先要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美术教学活动要富有趣味性,学生参加起来才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发现融音乐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游戏,更能激发学生的激情,以及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让他们在愉悦中不知不觉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使美术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使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美术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一个个小画家,而是在于培养其生活技能、生活的创造力,以良好的心态、灵活的思维、健康的人格来面对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更新观念,要以愉快的心情、引人人胜的方式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在美术活动中唤起孩子对美术的追求、大胆的想象和勇敢的创造意识。

总之,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创新和改革会对基础教育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学美术教育的变革也是非常必要的,所有,我们要针对目前我国小学美术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积极主动的进行深入反思,认真研究,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改革,使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经验有效的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是小学美术课程教学呈现丰富多彩的态势,进一步促进小学美术教学改进过程中的深入和高效,为美术教育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