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菜单式体艺特色活动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5-15
/ 3

农村小学菜单式体艺特色活动实践研究

曹樟木

曹樟木浙江省磐安县仁川镇中心小学322300

摘要:在农村小学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不仅促进了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而且进一步推动了我校的新课程改革,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决定实施“菜单式”体艺活动。所谓菜单式体艺活动,就是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先申报组建兴趣小组团队,然后根据自己的设计有序地开展体艺活动。“菜单式”体艺活动的实施能有效地规避农村小学场地不足、器材匮乏的限制,又能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体艺特长,更能调动学生参加体艺活动的积极性。

关键词:农村小学菜单式体艺特色活动

一、问题的提出

“体育、艺术2+1项目”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了很多年,在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高度重视下,做到了全员参与的喜人现象,营造了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浓烈的校园氛围,学校老师们对开展体艺项目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然而,在我们的实践和探索中也不断暴露出许多问题和不足。

1.体育、艺术专业教师不够,兼职体育、艺术教师专业素养匮乏。学校体育、艺术专职教师人数有限,只能满足正常的课堂教学需要,但是“体育、艺术2+1项目”这种大型活动,涉及到全校学生,且项目又多,因此在项目教师安排过程中,大部分都是语、数、英、科老师担任。由于他们都不是体育、艺术专业教师,所以在项目教学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学校得充分挖掘现有资源。

2.体艺活动的内容单一,缺乏创新。由于部分班主任的观念还没有转变,同时在开展体艺活动的项目选择上缺乏创新意识,以致于大课间活动时千篇一律的韵律操,甚至有些班主任为了应付检查,每年的体艺项目都保持不变,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体艺项目一直不变。甚至有学生戏谑道:“广播操、韵律操、年级操、班级操,一操到老。”这样既违背了开展体艺活动的初衷,又无法引起学生活动的兴趣。学生在活动时行为懒散、意识怠惰,不仅没达到锻炼的目的,反而大大挫伤了学生学习体艺活动的积极性。学校没有特色项目,班级也没有特色项目,体艺活动流于表面,没有实质的收获。

3.学校的场地不能满足学生活动的要求,造成时间与场地的冲突。这是农村小学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由于“体育、艺术2+1项目”需要开设的项目多,单元培训时间较集中且时间短,虽然低年级有些项目在时间上已经和高年级错开,但是大部分高年级的体育项目还是集中在第四节课,这样学生都集中在操场和乒乓区,使得有些项目无法正常开展。

4.缺乏合理的反馈激励调研机制,学生活动的有效性难以监控与反馈激励。体艺活动的实施是一个持续落实与修正的过程,需要在具体实施时不断地了解实际的应用问题,针对具体问题不断地改进和提高。其实,师资力量匮乏和场地器械缺乏,是绝大部分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就不能不去做或者少做,而是应该在校情、生情允许的条件下,充分挖掘校本教材,实施可行性项目,从而体现农村特色。

二、概念的界定

1.所谓“体育、艺术2+1项目”,是指“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所谓菜单式体艺活动,就是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先申报组建兴趣小组团队,然后根据自己的设计有序地开展体艺活动。

三、建立体艺菜单体系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经过了认真的反思,同时参观考察了兄弟学校——新渥小学所推进实施的校园青少年宫,最终我们确立在本校实行“菜单式”体艺实践活动。

我们认为“菜单式”体艺活动的实施能有效地规避农村小学场地不足、器材匮乏的限制,又能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体艺特长,同时经过学生自主选择,能调动学生参加体艺活动的积极性。对此,我们开展了相应的“菜单式”体艺活动实践探究。

1.立足自身,挖掘潜力,初步建立体艺菜单体系。我校结合自身师资、设备及学生的需求,在充分尊重和征求学生兴趣爱好意向的基础上,首先由有相关体艺特长的教师进行菜单式申报。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先申报组建兴趣小组团队,然后根据自己的设计有序地开展体艺活动。每位教师在菜单式申报环节展示自己的才艺,并讲述自己负责的兴趣小组团队名称、理念、口号、训练的过程,展示详细方案。其次,经整理汇总再由学校提供丰富的活动菜单,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报名,选择想要参加的活动。在本次菜单式申报的展示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平时默默无闻却身怀才艺的教师。这些老师为我们带来了许多体艺项目,如杨守正老师极具民间特色的竹竿舞、应英豪老师带来的传统技艺抖空竹、朱雅芸老师动感轻快的韵律操等等。

这次全体教师极具个性化的、采用“菜单申报”式的展示,综合起来包括篮球、横笛、书法、乒乓球、抖空竹、竹竿舞、彩带飘飘、呼啦圈、韵律操、趣味跳绳、跳皮筋等20多个项目。每个项目似乎都是教师为自己量身定制的。学校充分运用已有的教学资源以及师资力量,开展了对艺术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让有体艺特长的教师起到了牵线带头的作用。

学生面对如此丰富多样的体艺项目的菜单也是既感新奇又觉激动,纷纷报名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艺项目。

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我们采取各种措施,多管齐下,充分挖掘校内外的一切资源,建设了一支具有较高艺术素质的教师队伍,从而为构建艺术特色的课程文化而服务。

2.拜师学艺,增设民间艺术菜单。为了彰显地方特色,将地方资源民间艺术融入艺术教学中,我校特聘请农村民间老艺人来校担任特色艺术项目辅导员,定期辅导教师、学生,提高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民间传统艺术水平。我们认为这些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也应该吸纳到我们学校的体艺项目的菜单中,在丰富我校体艺项目的同时,又传承了地方的民间艺术。因此我校聘请了仁川镇杨宅村的杨良福先生任校外辅导员以教授传统曲艺——道情,同时又聘请了仁川镇中心幼儿园园长杨宝红为学校创建腰鼓兴趣小组。

3.专家指导,打造品牌菜单。为了打造学校特色品牌,我们在学校自力更生的基础上,更需要专家的引领,以期学校的体艺项目能更专业化发展,从而凸显特色。另外,我们的学生多是农民子女,家庭经济条件有限,不能在外面发展兴趣。学校希望他们能跟城里孩子一样,受到艺术熏陶,学到一技之长。因此,学校聘请东阳市资深铜管乐队指导老师组建了学校师生铜管乐队。这个新增的体艺菜单,更是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我校的教师和同学们纷纷报名,共学这样一种“洋文艺”,顿时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4.分类汇总,完善菜单。面对如此繁多的体艺菜单项目,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梳理这份菜单。我们根据各个体艺菜单项目的观赏性、实用性、娱乐性的不同进行了分类汇总,制定了一份“三好”菜单,即好看、好用、好玩三个类别。(1)“好看”菜单项目:武术操、竹竿舞、韵律操、跳珠绳、腰鼓等。(2)“好用”菜单项目:口琴、横笛、篮球、乒乓球、书法、铜管乐、道情等。(3)“好玩”菜单项目:抖空竹、跳皮筋、趣味跳绳、彩带飘飘、跳跳球等。对这些各具特色的体艺菜单项目进行分类汇总,让学生、老师、家长对这些菜单项目有了更直观的了解,明确了菜单体系。

四、规范制度,强化落实

体艺活动如果没有精细的安排和管理,安全肯定会成为一个大问题。为了保证活动的安全有序,学校领导和教师就要进行反复研究,制定学校总体活动安排表,每周每天班级活动内容、地点都要精心组织和安排,都要全员参与管理,确保活动健康有效开展。

1.规范制度,强化管理。学校要求全校师生人人参与体艺活动,学生活动情况记入学校“三项竞赛”,建立“行政值日制、班主任管理制、体育教师帮辅制”,使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学校要求活动的开展做到“五落实”、“三到位”、“责任到人”。“五落实”指活动器材落实、场地落实、项目落实、时间落实、项目教师落实;“三到位”指领导监督到位、安全检查到位、学生人人参与到位;“责任到人”指值日人员要到现场巡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合理规划,有效落实。因为我们是一所农村小学,基础设施条件有限,面对这么多体艺项目,我们采用了“定点,定时,分流”的方法。

定点:学校对有限的操场做分块规划,指定各体艺菜单项目的活动地点。同时专用教室由专项体艺项目选择,如铜管乐队指定音乐教室、道情组指定实验室等。

定时:各体艺菜单项目的活动时间由学校统一安排。大课间体艺活动时间各项目组统一展示,每天下午活动课分兴趣组开展练习。

分流:根据各体艺菜单项目的性质不同,学校对活动场地和活动时间上都采用分流的方法。在活动地点上,学校采取室内、室外分流的方法,同时专用教室由专项体艺项目选用;在活动时间上,各兴趣组分批次开展活动,每周一、三和每周二、四分开交叉练习。

此外,学校对活动前的进出场也作了统一要求:各兴趣队的成员先在教学楼前统一集结,由项目教师清点人数后统一带到指定地点开展活动。各班余下学生则由班主任、全员育人教师带领按预定的三条路线列队到达操场已指定的分块场地开展活动,使各支队伍整齐有序、次序井然。

五、依托展示,以丰富多彩的体艺活动为载体,让充满特色的体艺活动强化学生的素养

我们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感为目标,搭设学生表演展示的舞台,以展示为激励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在学校的艺术大舞台上展示自我个性、施展自己的才华、体验艺术快乐,从而促进了学生参加体艺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1.精彩纷呈的大课间活动展示。(1)广播体操;(2)校园自编操——乒乓球操;(3)各兴趣组分块展示项目。各具特色、丰富多样的大课间体艺活动是同学们每天展示的载体,每天都能让孩子们展示自己,也激励着自己不断进步。

2.规模宏大的体艺项目汇报展示。每年的六一节和11月份,我校都要举行大型的体艺项目展示以及班级特色项目的评比活动。气势磅礴的铜管乐队,欢乐喜庆的腰鼓队,以及各个丰富多彩的特色菜单项目的展示,丰富了校园的文化生活,赢得了社会、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六、结语

我们认为,开展菜单式的体艺活动既符合教育的规律,又是教育的题中之义。丰富多样的课外文体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体艺智能;可以适时调节学生情绪,促进身心健康;能够增进师生沟通,促进和谐班级、和谐校园的建立。

回顾这一年的实践探索,忽然发现实行菜单式体艺活动颇像改革开放时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干到户,包产到户”的方式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进取心。经过近一年的实践,菜单式的体艺活动在我校已初见成效。那火热的体艺活动氛围,那丰富多样的体艺项目,都见证了我们的成长,也给我们增添了再接再厉的勇气和信心。

参考文献

[1]毛振民学校课外体育改革新视野.2005,7。

[2]耿培新等体育教师怎样尽快适应新课程.中国学校体育,2003。

[3]曲宗湖课程导论.2005,7。

[4]陈建嘉体育与健康教学实施指南.2003,4。

[5]毛振明深化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要正确对待运动技能教学.中国学校体育,2005,1。

[6]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