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廓矫形器治疗小儿先天性耳畸形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耳廓矫形器治疗小儿先天性耳畸形的护理

黄鑫周云凤(通讯作者)

黄鑫周云凤(通讯作者)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整形科江苏苏州215000)

【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耳畸形使用耳廓矫形器无创矫形的护理方法。方法:筛选在苏大附属儿童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的26例先天性耳畸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耳廓矫正器进行无创矫形治疗。随访3月,追踪患儿病情探讨护理方法。结果:26例患儿15例无明显并发症,6例出现I度压疮,2例出现II度压疮,2例出现皮疹,1例出现明显感染。经护理治疗,并发症得到治愈所有患耳形态都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而且没有复发。结论:使用耳廓矫形器治疗小儿先天性耳廓畸形是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尽早的治疗、完善全程的护理,家属的配合,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治疗的时间,让患耳更快更好的改善,避免了手术治疗也提高了家属的满意度。

【关键词】先天性耳畸形;耳廓矫形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8-0283-02

耳畸形就是与正常耳型不一样,分为结构畸形和形态畸形两种。结构畸形:因耳廓萎缩或发育不良导致的皮肤或软骨组织缺失。形态畸形:耳廓发育完善但形态异常的畸形。耳是构成美容的五官之一,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不仅是美学意义上的缺憾,还会对幼儿的心理和生理发育产生负面影响。还会影响家长,尤其是母亲,会在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方面发病明显高于正常孩子母亲。统计结果显示,该病在日本、中国和美国新生儿中的发病率分别为55.20%、43.46%和25.00%[1]。受传统治疗经验的影响,大多数先天性耳廓畸形患者只能等到5~6岁才能进行手术治疗,且存在全身麻醉意外、局部瘢痕、矫正失败等治疗风险。在此之前,只能观察和等待。而近年研究发现,新生儿早期耳廓软骨可塑性强[2],在这一塑形的黄金时期,如使用塑形工具进行早期矫治,不仅可尽早缓解患儿父母的心理压力,而且更能够避免后续有创手术风险。因此耳廓畸形的无创矫形逐渐成为本领域的研究热点。

1.临床资料

对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的先天性耳畸形进行筛选,本研究共纳入患儿26例(32耳)佩戴矫形器进行治疗和护理,其中患儿男13例,女13例,左耳畸形10例右耳畸形10例,双耳畸形6例,年龄5天~5月。入组条件:新生儿~6个月患儿,耳廓形态畸形或轻度结构畸形,耳廓皮肤完整,无湿疹皮损。排除条件:年龄>6个月,小耳畸形Ⅱ级、Ⅲ级(Max分型),依从性差、不能配合定期随访者。

2.护理

2.1矫形前的护理

2.1.1检查患儿患耳廓软骨及皮肤组织有无缺失,是否仅为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患耳及周围3cm皮肤情况有无破损,有无湿疹。判断是否适合佩戴矫形器进行无创矫形,若适合,结合双侧耳朵形状确定治疗方案,如选择具体型号的耳托、牵引器、耳托固定的位置、牵拉的方向、毛发剃除的范围等。

2.1.2安装前的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对患儿家属详细讲解此次无创矫形的矫形器的结构原理,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情况,预期的治疗时间及效果,播放安装的视频,查看成功案例的照片,增强家属的信心,得到患儿家属的认可及配合。

2.1.3备皮:剃掉耳部周围的毛发。原则上剃除掉大概超出矫正器边缘1cm范围内的毛发,务必要确保皮肤光滑,剃除毛发后用酒精棉将整个耳部及备皮区皮肤上油脂擦拭干净。

2.2安装矫形器

协助医生及专业治疗师安装矫形器,安抚患儿尽量保持患儿安静状态,若有哭闹使用奶嘴或玩具转移其注意力,观察患儿皮肤颜色等情况。

2.3矫形器安装后护理

2.3.1健康宣教嘱定期打开带孔前盖观察皮肤色泽,擦拭皮肤,矫形器不得沾水,其内部也要保持干燥,原则上不可以轻易拆掉耳盖。小儿皮肤新陈代谢快,油脂汗液分泌较多,矫形器会在佩戴后发生移位,重新固定时,应遵循以下步骤:拆除耳盖→拆除牵引器→拆除耳托→更换胶带。使用过程中需要严密注意小儿耳部组织有无压迫和过敏等,如发生皮肤红肿、破损、局部耳部组织过白等现象应及时调整或拆开耳盖取出牵引器进行放松调整。皮肤压红可涂抹鞣酸软膏,如有破损可外涂红霉素软膏,破损痊愈后继续治疗。睡觉、哺乳时避免矫治耳长期受压,喂奶时避免溢奶,发现异常及时联系复诊。发现胶带过敏,清除擦净患儿耳部黏胶,待恢复后先喷涂皮肤保护膜后再贴胶带。

2.3.2建立以家庭为中心的支持系统帮助患儿家庭树立健康心态,明确其在患儿照顾过程中的角色和任务。对于年轻父母,要循序渐进积极诱导,避免急于求成的心理。对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等老年人要纠正他们溺爱患儿、不能遵医嘱佩戴矫形器进行治疗的行为。责任护士通过增加关心指导的次数,配合灵活的教育方式对其进行健康宣教。

2.3.3使用微信平台参与护理建立微信群,医生、护士、家属组成一个团队,患儿进行治疗后情况,家属可以适时拍照发到群里,观察有无并发症,了解治疗进度。护士还可以及时线上进行护理指导,常规提醒家属定时门诊复查,增强佩戴耳廓矫形器的依从性,增高家属的满意度。若有少数患儿家属提出护理不当或治疗无效可随时调出微信中图片,前后比较耳朵的形态变化情况从而也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纠纷。

3.结果

26例患儿15例无明显并发症,6例出现I度压疮,2例出现II度压疮,2例出现皮疹,1例出现明显感染。经过家属与护士的配合护理,从积极治疗护理并发症,到积极预防并发症,加强了家属的依从性,缩短了治疗时间,所有患耳形态都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而且3个月后没有复发。

4.讨论

先天性耳畸形无创矫形窗口期:年龄在6个月以内的孩子,出生7天之内效果最佳,治疗时间约15天;7天以后但在3个月以内的也能达到矫正效果,治疗时间6~8周;3个月以后但在6个月以内的矫正效果减半,治疗时间6~8周以上,且佩戴矫形器治疗时间与畸形程度、患儿个体差异、持续佩戴时间等因素有关。总之使用耳廓矫形器治疗小儿先天性耳廓畸形是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越早越好,小儿皮肤娇嫩,容易出现并发症,尽早的治疗再经过规范操作,完善全程的护理,家属的配合,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治疗的时间,让患耳更快更好的改善,避免了手术治疗也提高了家属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吴胜林,齐向东,赵卉,等.新生儿耳廓形态学分型的初步研究[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3,31(4):384-388.

[2]吴荣筱,潘博.耳廓畸形的非手术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2.23(12);757-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