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环境视角下的网络课程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3

学习环境视角下的网络课程设计研究

张红艳

张红艳

[摘要]网络课程的发展是时代的必然选择,是终身教育的重要方式,但是网络课程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有的仅仅是书本内容的网络再现,缺乏深层次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门“桥梁学科”,本文探讨了第三代教学设计理论,乔纳森的CLE的设计模型,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设计理论,在学习环境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基于环境的网络课程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网络教学现状教学设计学习环境CLES模型网络课程设计

一、网络教学的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终身教育的要求,高等教育呈现科技化、共享化的趋势,网络远程教育的发展是时代的必然选择,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网络课程是一种重要的网络教学资源。网络课程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也可以自己开发,利用静态的网页技术或动态的网页技术如:asp或者.net等。目前大多数网络课程中都包含课程目标、电子教案、教学课件、教学视频、教学习题、教学交互、在线测试、学习资源、教学案例等栏目。学习内容基本上是与课本相应的章节保持一致,电子教案一般就是课本的电子版,教学课件与教师上课使用的PPT也基本一致,仍然是一种通过预先准备好的内容进行学习的方式,学习者通过浏览教学内容、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进行学习,虽然对学习内容进行了相应的筛选和删减,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网络课程学习内容的组织和呈现形式。这种教学设计还是停留在第一代教学设计的模式,网络课程中的教学互动答疑等栏目,学习者显得被动,互动栏目利用率低。

(一)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单一,缺乏对深层次内容的设计

大多数网络课程学习内容都是与书本中的章节保持一致,是书本内容的电子版,有些学习内容虽然摆脱了书本的系统搬家,进行了相应的筛选、删减和重新,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网络课程学习内容的组织和呈现形式。没有深层次的内容的设计,案例教学内容的设计比较简单。

(二)教学活动设计缺乏

当前网络课程中最主要的学习活动形式是观看教学视频和学习电子教案,辅以练习和作业。学习者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分析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美国著名的教学设计专家梅瑞尔教授提出的首要教学原理中指出只有当学习者介入解决实际问题时,才能够促进学习;当学习者运用新知识时,才能够促进学习;当新知识与学习者的生活世界融为一体时,才能够促进学习。具体的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有机会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只有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把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才是有意义的学习。通过对网络课程中的教学活动部分的分析发现目前大部分网络课程往往只是重视教学内容的灌输,而没有具体的教学活动的设计。

(三)互动交流严重不足

网络课程建设中比较注重教学内容的建设,教学交互交流模块一般有BBS、EMAIL等。但是大多数的学生很少提问题,师生教学交互的数量和质量不高,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进行深入的交互,有的甚至形同虚设,没有几条记录,互动的效果不容乐观,应该增加互动的归属感、互动的积极性、智能性、个性化,提高交互的效果,有效的交互可以提高学习者在学习中的参与程度、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动力、帮助学习者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帮助、表述自己的观点和学习体会,交流学习体会。

(四)评价方式过于单一

与传统的教育方式相比,网络课程更应该需要重视过程性评价,而不是仅以期末考试作评价的唯一依据。

二、基于环境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一门“桥梁学科”(LinkingScience)将学习理论和教学实践连接起来,目的是建立一套系统的与教学活动有关的理论知识体系,以实现教学的优化设计[1]。

网络教学需要教学设计理论的指导。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设计理论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经过20多年众多专家的研究与探讨,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其主要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按照教学目标来组织教学活动。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可依据其不同的理论基础,分为第一代教学设计模式(IDI)和第二代教学设计模式(ID2)。

第一代第二代教学设计模式(ID1)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一般系统论、传播理论、时间中心、任务中心教学理论。第一代第二代教学设计更多关注如何促进学习的过程。如:加涅九段教学法模式、布鲁纳发现学习模式。虽然传统教学设计有时也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但并没有把它为指导理论的核心。第三代教学设计理论是以系统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核心的。乔纳森对第三代教学设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影响很大,认为建构主义理论对复杂学习领域、高级学习目标和结构不良领域的教学设计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在追求学习目标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可以使用多样的工具和信息资源并相互合作和支持的场所[2]。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变革了人们对传统的学习观点的认识,建构主义理论应孕而生。建构主义的学习强调的是学生意义的建构,它不同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下的学习是学习者外显行为的变化,也不同于信息加工理论下的学习的理念。持建构主义观点者强调学习只有通过对自己经验的解释,才能建构自己对真实的理解:学习者只有通过广泛的社会协商,才能创建具有社会意义的新的知识:学习者只有浸润于人类文化的脉络之中,才能获得具有完整意义的知识[3]。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要注重学生的意义的建构,应该提供充足的信息资源的支持,信息表征的多样化,会话和协作等等。Perkins认为学习环境由以下五要素组成:信息库(informationbanks)、符号簿(symbolspads)、建构工具箱(constructionkits)、任务情境(phenomenaria)、任务管理者(taskmanagers)[4]。

乔纳森提出了一种用于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环(ConstructivistLearningEnvironment,简称CLE)的最新模型,由六部分组成:

(一)问题:这是整个建构主义学习环境(CLE)设计的中心,包括问题的背景、问题的呈现/模拟、问题的操作空间。

(二)相关的案例:理解任何问题都需要经历并建构一个思想模型,初学者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当解决问题时这种缺失将是至关重要的。CLE提供一系列相关经验的案例。

(三)信息资源:与问题有关的各种信息资源(包括文本、图表、声音、视频和动画等)以及通过WWW从Internet上获取的各种有关资源。

(四)认知工具:主要指在计算机上生成的、用于帮助和促进认知过程的工具,通常是可视化的智能信息处理软件。如知识库、语义网络、几何图形证明树、专家系统等。

(五)会话与协作工具:使学习者群体可以相互交流、讨论、协商,共同建构问题的意义。

(六)社会背景支持:在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时要考虑社会文化背景、客观环境、物质条件等方面对于当前学习所能提供的支持[5]。

基于环境的教学设计把有效的教学建立在对学习者个体差异的分析上,它的目的不在于强调每个学习者接受所有学科规定的内容,而在于强调每个学习者都能得到个体的充分自由的发展。是非线性的、开放的、动态不稳定的、不可预测的、不可确定的、复杂的系统,焦点是学习,教师只是促进者。

三、学习环境视角下的网络课程设计方法

网络课程不应该仅仅是内容的书本再现,网络课程应该注重网络的特点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以先进的教学设计理论为指导,网络学习环境与传统学习环境不同,注重网络学习环境的设计,网络学习活动的设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好发挥网络的特点,发挥网络课程的优势。

(一)先进的教学理念,界面美观,导航清晰

网络课程在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先进教学理论的指导,注重网络的特点和课程自身的特点,注重网络学习环境的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不是教学内容的简单呈现,课程界面清新大方,可采用主目录的线性导航系统和非线性的导航结构相结合,在页面的固定位置提供最简捷方便的服务导航,页面上信息点的分布结构要合理,课程内容以多种媒体形式呈现,方便学生进行基于资源的自主学习。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应体现立体化

非良构的问题是以生活中的具体的问题为来源的,我国的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改革传统的封闭的旧课程观,树立开放的大课程观,教材、教室、学校并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是很好的教科书。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正在成为教学改革实践的新观念。在让学生进行书本学习的同时要让学生多接触现实世界的真实问题,,从单一视角提出的每一个单独的观点虽不是错误的或虚假的,但却是不充分的。要从不同时间、不同角度检查某一概念,这不仅能增强对该概念自身的理解,也能增强将这一理解迁移至其他认知领域的能力[6]。

将教学内容划分成知识点,若干个相互关联的知识点构成一个单元,知识点一般适合20-30分钟的学习时间为宜。多重感官刺激的学习效果要优于单一感官感知的学习效果。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呈现方式,文本、图像、PPT、动画、音、视频流媒体素材都是信息媒体的表现方式。

(三)对非良构问题进行分析,确定问题空间

非良构的问题一般是比较复杂的,不容易被理解的,当理解一个复杂的概念感到困难时,通过几个具体示例加以说明,可使该问题富有意义,更易于理解。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构一个思想模型,提供给学生此类问题的具体的案例,通过一个或几个独特而又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让学生在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中,建立起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学习案例(例如,法律的、医学的、社会的工作)来获得知识和必要的思考技能。案例依靠可靠的背景(有根据的背景),学习者需要处理复杂的事情和作为从事者进行思考,或者让学习者聚焦于由许多案例组成的复杂的项目,他们讨论想法、计划、组织经验,交流他们的发现。只有在显示多维事实时才能以最佳方式对复杂概念或非良构领域(ill-structureddomains)的现象进行思考。在教师提供的各种案例与具体的项目环境中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了解问题的背景、问题的关键性因素、解决问题的思路等。

(四)提供认知工具,会话与协作等工具

元认知就是个体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元认知策略是一种典型的学习策略,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非良构问题没有明确的解决方案,它要求解决者对多种目标进行综合考虑最终把握关键目标。解决者还必须有能力控制和管理自己解决非良构问题的过程。也就是说,当目标与行动步骤不够清晰时,解决者就不得不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程度上调整自己的认知兴趣。仅仅有坦诚的态度是不足以解决非良构问题的,还必须拥有元认知的技巧,例如调整计划以及重新评估目标等。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认知策略,元认知的技巧,才能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自主探究、有责任性和全身心投入。要激发和支持学习者的高水平思维,鼓励争论以及让学生对学习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等。认知工具是可以帮助学习者发展批判性思惟、创造性思惟和综合思惟能力的各种硬件及软件工具。常用的认知工具与协作会话工具有:图表、概念图、计算器、数据库、电子报表、专家系统、各种联系工具以及计算机化的通讯工具、超媒体工具等。

(五)提供立体化的网络学习支持

问题的解决往往不止一种方法,一种途径,教师在网络教学中建立立体化的学习环境,提供各种脚手架的搭建,注重混合学习。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有教师对学习小组的集中讲授方式、对个别学生的个别化习方式、小组协作学习方式、面对面方式、远程联系方式等等,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但是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在超过他们的最近发展区的时候要及时的给予多角度的帮助,帮助的方式也重在启发。通过各种通信工具建立立体化的协作会话环境,通过教材、图书馆、网络等建立立体化的资源环境。

(六)注重教学活动的设计

学习者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分析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习者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网络学习更是这样。要学习者在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学活动的设计应重视创建探究性活动,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或问题,为方便起见统称为问题;此类问题可通过寻求信息而得到解答;问题的解答没有唯一性。探究性活动教学设计包括介绍、任务、资源、过程、建议、评价和总结7个部分[7]。将学生置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中,要求学生根据先导知识和相关材料,围绕课题进行研讨,每个学生均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得出初步结论,并通过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来解决真实性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只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才更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将自己的学习结果和小组同学进行交流,有了学习的归属感和成就感,增加了网络学习的积极性。

(七)注重教学交互的归属感

教学交互系统可以采取实时答疑和非实时答疑相结合,文字答疑和视频答疑相结合,能很方便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网络交互系统,学生把不明白的问题放在网上,其他学生可以答复这些问题,让学生相互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网上交互方式设计要多样、网上交互要及时,这样才可以方便学生和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互,增加教学交互的归属感、交互的积极性、个性化,提高交互的效果,能促进学生对所学问题的深入思考、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动力、交流学习体会。

(八)注重网络课程的评价与反思

学生要进行及时的评价与反思,既要包括对学生应用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还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关注和评价,评价与反思可以是小组之间的互评,也可以是指导教师对学生表现的评价,也可以是学生自己的评价与自我反思。

四、总结

学习环境视角下的网络课程设计,教学活动是关键,活动中的问题的设计比较重要,只有设计好的非良构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包括较广泛的问题空间,在网络课程学习环境中注重给学生提供各种认知工具,协作工具,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学习环境的支持。提供有效的个性化的、归属感的教学交互模块,提高问题回复时效性,及时的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才能够真正的提高网络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设计是非线形的复杂系统,也是线形系统和非线形系统的统一,我们应该在网络课程教学设计中考虑到所有的影响因素,重视建构主义的环境理论,达到线形和非线形的统一。

注:

[1]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http://www.fsjy.net/tushuguan/jiaoyujs/JianGuo-JiaoXueSheJi.htm

[2]毛新勇.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

[3]高文.教学设计研究的未来.中国电化教育[J].2005,(218)

[4][美]NamsooShinHong,杜娟,盛群力,编译.解决良构问题与非良构问题的研究综述[J].远程教育杂志.2008(06)

[5]DavidH.Jonassen..DesigningConstructivistLearningEnvironments

[6]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模式[D].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2000

[7]陈艳.以理解为目标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研究.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09.6

作者单位:洛阳师范学院网络与电化教育中心

邮编:471022

本文系2012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省级项目:精品课程的七整合建设模式研究与实践(2012SJGLX231)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