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7-17
/ 2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

温晓兰何玲

温晓兰何玲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一科830001)

【摘要】目的观察研究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3月急性呼吸衰竭患者58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9.66%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8.97%,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各参数值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具有良好的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呼吸衰竭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急性呼吸衰竭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7-0014-02

急性呼吸衰竭是急诊科常见的病症,可由多种病因所致,若不及时救治可危及患者生命,人工机械通气是抢救治疗的重要方法,而近年来医学界普遍关注无创机械通气抢救重度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许多研究表明,无创正压通气操作方便,患者易于接受,且能够有效降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气管插管率和病死率,同时对于那些无法进行气管插管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抢救治疗也是具有重要的意义[1]。本实验旨在观察研究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3月急性呼吸衰竭患者58例,其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43~85岁,平均年龄为62.5±3.5岁,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9例。入选标准:①所有患者均意识清醒,有自主呼吸,但浅而快,呼吸频率(31±7)次/分,心率(116±15)次/分;②血气分析:PaO2<60mmHg,伴或不伴CO2潴留;③排除有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者;④其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30例,重症哮喘6例,急性肺损伤4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8例,冠心病急性左心衰竭3例;⑤患者自愿参与该实验。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原发疾病常规综合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①选择面罩时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固定头带,松紧度以患者能耐受且面罩边缘不漏气为适合;②根据患者的SaO2、潮气量与耐受程度的不同和不同的病因调整参数;③无创正压通气模式采用S/T,备用呼吸频率为15~23次/min,吸气压力(IPAP)从6cmH2O(1cmH2O=0.098kPa)开始,根据患者耐受程度和病情需要逐渐上调IPAP至15~20cmH2O,呼气压力(EPAP)4~10cmH2O,控制吸氧流量,一般给予30%~50%氧浓度,维持SaO2在93%左右,病情好转后逐渐下调参数)。治疗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3疗效判断标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率(HR)、pH值。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血气指标改善,无需气管插管,患者好转出院;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气指标无变化或持续恶化,需要插管行有创通气治疗或死亡。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包,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试验组29例患者中,有26例患者有效、3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89.66%,对照组29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有效、9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68.97%,试验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治疗前后各参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率(HR)、pH值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患者的治疗后的各参数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变化,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参数比较

组别治疗前后RR(次/min)SaO2(%)PaO2(mmHg)PaCO2(mmHg)HR(次/min)pH值

试验组治疗前29±985±753±1087±9121±247.00±0.04

治疗后20±596±484±1166±1295±187.38±0.06

对照组治疗前28±884±753±1187±10120±237.01±0.05

治疗后24±792±563±1075±11112±257.25±0.05

注:*P<0.05。

3讨论

上世纪80年代末期人们就开始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经过30余年的实践,这项技术也日趋完善,目前广泛应用于急性肺损伤、阻塞性气流受限疾病(如哮喘和慢阻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等疾病或围手术期发展为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与人工气道机械通气共同成为抢救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2]。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辅助通气具有安全、舒适、方便、疗效肯定(只需在治疗中仔细观察并及时解决罩漏气、排痰不畅、口干、腹胀及面部皮肤压伤等问题,就可使无创通气达到预期效果)等优点,且其在心理和生理上患者易于接受,故临床应用较广[3]。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具有通气功能障碍,且呈限制性,引起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低氧血症,患者组织严重缺氧再反过来抑制心肌收缩力,抑制心肌收缩,严重者可致心脏停搏,因此,在治疗上迅速有效地纠正缺氧与改善心功能同等重要[4]。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机治疗,由于胸内压和气道压力增加,使左心的充盈程度得到调整,降低了左室后负荷,升高了平均主动脉压,从而改善冠状动脉灌注情况,还有改善肺换气功能和利于肺水肿的消退,纠正缺氧。由结果可知,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患者的各参数变化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表明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具有良好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具有较高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蔡明玉,徐紫曦.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医学杂志,2010,11(8):217-218.

[2]丁浪浪,刘席武,姜海涛.无创正压通气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杂志,2009,13(10):371-372.

[3]董星辰,张鸣宇,黄龙等.分析研究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17(23):875-876.

[4]李晨,王新宇,邓玲玲等.急性左心衰竭的病因及病机研究报道[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16(8):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