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老金体系相关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中国养老金体系相关研究

李玥郭晓雨

第一作者:李玥(1996.01—),女,北京市人,吉林大学金融专业本科生

第二作者:郭晓雨(1996.08—),女,陕西省西安市人,吉林大学金融专业本科生

摘要:近年来,养老逐渐成为社会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关于养老各方面的社会问题,中国老龄化日渐严重这一事实以及养老保险相关的各类政策的讨论层出不穷。国家为了在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阶段后经济发展、人们生活而逐步对养老制度进行改革,完善养老保险的服务体系。

关键词:养老制度相关政策

一、中国养老金现状及相关政策

“十三五”出台了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昨日发布的消息,延迟退休方法最早将于2022年实施。

我国现在的养老保险基本制度,分别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和自2014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颁布后逐渐实施的全国范围内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即城乡居民养老制度),表示我国的新农保和新城保两项制度将统筹实施。

《决定》出台后,其一是实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养老金并轨,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制度。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并通过单位代扣。根据本人缴费工资8%的数额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完全通过个人缴费形成。《决定》还提出“机关事业单位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应当为其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年金。”

在城镇职工居民养老保险体系中对比来看,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养老条件比企业职工来看相对完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则是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的基金筹集模式,是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的结合,《决定》的提出则是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统筹来,同时奠定养老保险制度深入改革的基础。

二、中国养老金体系的不足

养老金是国民养老保障的物质基础和战略储备。国家的养老金储蓄充足,国民就更有安全感,有利于创造自信消费、自信创业和自信投资,反之,则会带来负面影响。此外,养老金生态链的完整也是养老金储备投资、保值增值和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和制度基础。衡量一国养老金储备的充足性,主要依据两个指标:一是养老金总储备占GDP比重,二是养老金缺口(潜在缺口或动态缺口)的测算。

而我国养老金储备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由中央政府直接掌管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二是由地方政府直接掌管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三是由雇主发起设立的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一、二部分基金的总结便是公共养老金储备,属于第一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积累总资产则是私人养老金储备,属于第二支柱。根据统计可行性划分,我们一般所说的“养老金储备”通常是指第一、二支柱的总和,它们是制度化、规范化的养老金储备形式。

公共养老金制度的基本定位是覆盖广、保基本,主要体现在社会公平与底线保障原则,无论是发达国家的现收现付制,还是我国推行的统账结合的部分积累制,都是由国家财政承担平衡社会统筹账户的作用,公共养老金储备仅满足近年养老金支付需要,拥有一定规模结余就足够。所以,公共养老金储备达一定规模后,不用过快增长。相反,私人养老金是公共养老金的重要补充,是养老保障的必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分担国家财政的养老支付负担。公共养老金储备注重的是公平和均贫富,私人养老金储备强调的则是效率和激励作用。因此,私人养老金储备水平更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事实上,我国两个支柱的养老金体系建成的时间不长,但公共养老金储备的历史欠账和动态缺口比较大。目前我国公共养老金储备至少存在两次转制成本或历史欠账:第一次是1997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标志着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正式创建;第二次是2015年1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规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职工相同的单位和个人养老保险缴费制度。上述两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带来的转制成本或历史欠账,从理论上讲,应由国家财政统一埋单,但在现实操作中,我们直接动用了个人账户的资金来抵补社会统筹账户的支付缺口,这正是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的主要原因。因此,转制成本导致的历史欠账以及做实个人账户的未来欠账,共同构成了公共养老金储备的潜在缺口或动态缺口。

由此可见,我国养老金储备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私人养老金储备规模太小,二是公共养老金储备历史欠账及潜在缺口较大。

三、中国养老金体系的未来趋势(以延迟退休为主)

延迟退休年龄,有利于促进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我国人均寿命不断延长,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致使退休者的赡养费用不断提高,养老金制度的成本也不断上升。而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失衡,也会为养老金体系改革的进一步施行带来阻碍。而延迟退休年龄这一政策有助于减轻当下养老金支付压力,从而减少养老金支付负担。

微观上,延长退休年龄可在三大养老保险制度等方面发挥作用,为养老保险基金的积累和运营提供额外的时间和空间,有助于养老基金稳步增加,也可降低为急切解决账户不平衡问题,而盲目扩大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的风险。

在寿命年限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延迟退休年龄可使在职员工工作年限延长,从而缩短国家固有养老金发放的年限,减轻养老金供给压力,减轻财政负担;还可增加劳动者对养老金的义务缴费年限,有助于增加国家养老金收入,为进一步完善改革提供必要的经济保障。以60岁退休为例,通过延长退休年龄到65岁,可以增加5年的费用缴纳,减少退休后养老金的领取,有助于养老金收入覆盖支出。

参考文献:

[1]王红茹.养老金是亏空还是结余?关于养老金,哪个才是真相?基本养老基金全国统筹未能实现,养老金中央调剂制度方案提上日程[J].中国经济周刊,2017(25),58-61

[2]彭高建.关于中国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J].当代法学,2001(08),4-6

[3]董克用,张栋.中国养老金体系改革变迁:成就与挑战[J].清华金融评论,2017(s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