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中的进退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1

战争中的进退问题研究

姚蒙曾启航周武

姚蒙曾启航周武陆军步兵学院石家庄校区

【摘要】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只进不退的战争。战争中的任何一方,其作战行动必然有进有退,单一的进或退是不存在的。因此,进退问题值得研究。

【关键词】战争;进退;研究

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只进不退的战争。战争中的任何一方,其作战行动必然有进有退,单一形式的进或退是不存在的;即使存在,也是不可能保持长久的。

战略上处于进攻的一方,某一战役可能是退守的;在战役上是前进的,战斗上可能是退守的;全局上是前进的,局部上则可能是后退的。而人类的战争实践表明,不会退却的军队一旦受挫且必须退却时,势必出现溃散败逃的局面。苏联卫国战争初期,苏军之所以损失巨大,除了没有组织起有效的攻防行动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对退却作战进行认真研究,甚至在条令、教案中连“退却”二字都没有。结果战争爆发后,在德军“闪击”下,苏军各级指挥员既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又不会有计划地指挥退却,造成一片混乱,不少师、团甚至集团军在撤退时被德军合围,损失达一百多万人。因而二战后,许多国家的军队都非常重视对退却行动的研究和演练。比如,美陆军《任务训练计划》规定,各训练部(分)队熟悉、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包括攻、防和退却三大类等。

其实,退却是防御的继续,是军队在优势之敌进攻面前,为保存军力,争取主动,待机破敌而采取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后退转移行动。它的目的不是单单的撤退,而是为了更好地实施反击——以退为进。退却具有弱中求强、败中取胜的作用。劣弱之旅在强敌进攻面前实施退却不仅可以保存和积蓄军力,还会等待和找到战胜敌人的可乘之机。比如,实施退却可以避敌锋芒,占据有利地形,重新调整部署;对于追击之敌而言,其队形往往会拉得过长,不但使翼侧暴露的机会增加,而且会给后勤补给造成困难;其一部还可能由于与友邻机动不协调而突出冒进、孤军深入等,这些都会给退却一方转退为进、转守为攻创造有利战机。

为了预有准备,防患未然,训练中我们就应根据作战需要,从最困难最复杂的情况着眼,认真研究部队在必要时候如何退却,以利再战的问题,而不能只在攻和防上下功夫,单打一。

参考文献:

[1]总参军训部.军事高技术知识教材[M].解放军出版社,2010.9.

[2]周国泰.军事高技术与高技术武器装备[M].国防大学出版社,2010.10.

[3]朱建新等.现代军事技术教程[M].国防大学出版社,2011.11.

作者简介:姚蒙,男,1996年2月生;曾启航,男,1996年12月生;周武,男,1995年9月生,三人系陆军步兵学院石家庄校区装甲步兵分队指挥专业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