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评估及干预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心理评估及干预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李伟陈雪丹

北部战区总医院北陵院区门诊部110000

【摘要】准确的心理评估结合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的心理恐慌、焦虑,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加快康复速度,提高护理满意度,有效减少护患纠纷,促进医院整体护理水平的提高,同时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心理评估;干预模式;护理

心理护理是医学心理学理论应用于护理实践的产物[1]。心理护理的过程,也是实施护理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病人心理由于生理、环境的变化也在不断地发生动态变化,需要不断进行心理问题的解决。

1各类病人心理特点、需求评估

1.1门诊病人希望得到尽快、顺利、准确的诊治。

1.2急诊病人由于缺乏心理准备,表现为紧张不安,第一需求是尽快得到救治。

1.3住院病人希望被接纳、认识、重视、厚待,并得到最佳的治疗和护理。

1.4外科病人既希望尽快实施手术,又担心手术的失败或器官的摘除。

1.5肿瘤病人常常处于绝望和悲愤中。

2心理干预流程

2.1收集病人的信息。通过交流、倾听,进行躯体、神经精神的检查,评估病人的心理需求。

2.2制定计划。提出解决病人心理问题的方法或制定计划。

2.3解决心理问题的护理行为。促进病人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

2.4效果的评价。检查行为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2.5反馈信息。进行计划的修改和重新评估,进入再次循环[2]。

3心理干预模式

3.1为病人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护士的责任是保障护理对象的健康、安全。因此,建立和改变一个安全有利健康的心理环境,也是心理护理的重要任务。

3.1.1重视改善医院建筑的特点,病房的陈设、灯光、通风等作用于病人的心理环境因素,保持室内清洁,物品摆放井然有序。白天应有足够的自然光照,夜晚灯光要柔和。为病人营造一个有利身心的治疗性环境。

3.1.2去除环境中可能妨碍病人安全的不良因素,如机械、辐射、温热、细菌及过敏原等,增加病人的心理安全感[3]。

3.1.3保持病房的安静,防止噪音,有利病人的休息和心理平稳,医护人员在说话、走路、关门、搬运器械等时要保持轻声。

3.1.4病房的空气要保持清新,应有适宜的温湿度。北方冬季取暖的病室更须注意要有足够的换气次数及湿度。室内不可吸烟,及时处理不良气味,搞好病房卫生,及时倾倒大小便和清洗、消毒容器。

3.2重视首因印象,解决第一需求

病人就诊或入院的第一印象很重要,更值得重视的是门诊、急诊和住院病人的心理需求及护士的首因印象。

3.2.1门诊病人需要尽快就医,门诊要设问询处,有鲜明的指示牌和门诊平面图。导诊护士应热情接待病人,维持好候诊秩序。对需要处置或治疗的病人,护士要做好相应的解释工作,促使病人配合治疗。

3.2.2护士一旦得到急诊病人就诊信息,应以最快速度进行抢救。并保持沉着、镇静、果断,让病人有安全感,并对病人或家属做简要的说明,解除不必要的顾虑。

3.2.3对于新收入院的病人,护士要热情接待,以十分关心和亲切的态度,介绍作息时间、生活环境、规章制度及诊疗安排等事宜,让病人有稳定、舒畅的情绪,促使其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从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4]。

3.3常见心理反应的干预

3.3.1焦虑、恐惧情绪。焦虑是预期要发生不良后果时的一种复杂情绪反应。其主要特征是恐惧和担心,急性焦虑的症状为烦躁不安、肌肉紧张、出汗、面色苍白、脉搏加快、血压升高,还有厌食、恶心、头痛、失眠等,病人会对环境刺激过于敏感,困难估计过高,情绪起伏强烈。

3.3.2主观感觉异常。人在患病之后,主观感觉和体验与正常时有差异,感觉异常敏感,对护理或治疗挑剔过多,处于焦躁不安状态,护士要富于同情心,从心理上给予支持和疏导[5]。

3.3.3悲观、抑郁。患病后丧失了劳动能力,或躯体形象发生变化,病人会异常悲观,言寡独行,厌恶社交,抑郁苦闷,感到失望、无援、孤立,甚至表现为类休克状态,企图自杀。

3.3.4猜疑。猜疑是消极的自我暗示,会泛化到整个治疗过程,对治疗、用药、护理、检验都会猜疑,胡思乱想,需要护理人员作耐心慎重的解释,并以严谨的态度进行处置和护理。

3.3.5自尊心增强。病人比正常人更需要得到重视,得到关怀和照顾,如这种心理需要得不到重视,自尊心会受挫,自我价值感丧失,心情沮丧。

3.3.6适应性降低。患病后其社会行为可能发生变化,尤其是精神上适应性普遍降低,如兴趣爱好、行为表达等要重新适应,护士要帮助病人尽快适应这种变化。

3.3.7依赖性增强。主要是角色退化或幼稚化,生活自理能力降低。如果依赖不足会造成新的创伤和不良后果,如果依赖过分,不利于建立自信心。

3.4建立护士与病人的良好关系

护士要主动了解病人对护士的角色期待,通过交谈、沟通,给病人心理、情绪、体力上的支持,教会病人自我保健和对付应激的策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促进病人的康复。

3.4.1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把病人需要作为第一需要。遵守护理道德规范,尊重病人,一视同仁,体谅病人,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尊重病人的权利。

3.4.2护士要主动与病人进行沟通,并注意与病人沟通的技巧。护患沟通可分为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两大方面。

(1)语言沟通的技巧:善于主动与病人打招呼或自我介绍,重视病人的信息反馈,认真倾听病人的谈话,当病人表现出情绪变化、过激语言时要予以理解,经得住委屈等。

(2)非语言沟通的技巧:以表情、目光接触、手势、体态等方式进行交流沟通,增加亲和力和病人的信任感。

4小结

患病对个体来说是个应激源,正常的生活模式、节律被破坏,改变了病人的心理、生理状态[6]。由于病人的生理、心理反应各不相同,心理特点的表现也会迥然不同,且各有侧重。因此,护士在为病人实施护理干预时,既要全面了解病人的生理情况,又要掌握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护士在心理护理中要注意观察,针对病人个体差异反映出的不同心理特点,寻找相应的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待,加强工作主动性,为病人做好心理支持。只有使病人生理与心理护理融为一体,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周凤芹,张长梅.心理科护理安全隐患及管理对策[J].医学信息,2015,(1).

[2]邓本敏,唐玲,皮远萍.住院患者心理护理规范化管理的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16,(23):3581-3585.

[3]孟丽英,张爱国,牛月花,范学科,司婷.消化性溃疡患者心理状况生活质量的评估及心理干预效果的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5,15(12).

[4]杜鑫.分级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肺癌患者的护理疗效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20):194-196

[5]东黎.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遵医嘱行为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16).

[6]任宏玲,刘梦丽.心理护理干预对重症冠心病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