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之我见

赵吉春

甘肃省永昌县第二幼儿园737200

活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是所有孩子的共性,他们对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但是,他们的能力和体力却十分有限,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较差,又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常常不能清楚地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对突发事件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当处于危险之中时也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在活动中他们不能自己调节活动量,感到不舒服时不是哭就是什么也不说,走路时总喜欢跑,下台阶时喜欢往下跳等。由此看来,作为教师,不仅有责任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避免让幼儿接触不安全的环境,更应该对幼儿进行初步的、最基本的安全指导和教育,来逐步提高幼儿预见危险、排除危险、保护自己的能力。

一、精心设计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德国雷娜特·齐默尔在《幼儿运动教育手册》一书中指出:幼儿园里发生的大多数突发事件与意外,都和儿童在行为能力上的某种缺陷有关。大约70%的幼儿园突发事件都和跌摔有关,儿童往往不能让自己的身体保持平衡,缺乏快速的反应能力,手臂肌肉的力量也不够。运动中的安全教育并不是要将幼儿带往一个又一个危险和可能伤害他们的地方,而是要随着他们运动技能的改善,引导他们采取更加主动的安全自护措施。

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必须设计好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我充分运用绘画、音乐、手工、情景表演、故事、儿童图片等多种教学手段,将集体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三种形式结合运用。如:我设计了《谁来接我回家》《独自在家》等活动,创设了几个生动有趣的情景表演,让幼儿在看看、说说中,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通过活动,幼儿明白了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随便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在家不随便开门,遇到困难请警察或商场营业员帮忙等,使幼儿具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我还为幼儿创设了木偶表演区、图片改错区,幼儿在活动中动手、动脑、动嘴,运用多种感官亲自参与实践活动,提高了警觉性,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

在教学中,我还注意教会孩子一些简单易行的求救方法应付突遭的危险,打电话就是其中之一。我把一些特殊号码,如报警110、火警119、救护120等,制作成色彩鲜艳的卡片,设计成墙饰,这些特殊号码在不知不觉中就深深地印入了孩子们的脑海中。随后,我组织幼儿开展了“我会打电话”活动,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会“拨”“按”电话的正确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幼儿懂得了遇有匪情时怎样报警、发现火情时需要说清哪些情况等,知道自己家的住址、电话号码,遇到危险时要主动求助,也可请邻居帮忙。

二、来园离园活动中,加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幼儿来往幼儿园,大多数都是坐自行车、电动车,在来园离园的路上常发生一些脚压伤的事故。原因大多是幼儿坐在父母的自行车、电动车上,脚乱动而轧在自行车、电动车车轮中,轻则辗去皮,重则伤及骨。我班幼儿郭一凡就被爸爸的自行车压伤了脚。针对这一情况,在晨间谈话时,我设计了“郭一凡的脚怎么啦”的谈话活动,通过讨论,幼儿明白了脚是我们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保护它不受伤害,明确了坐自行车、电动车的正确方法。进而迁移到要保护好双手,要安全地使用剪刀,不拿尖的东西乱跑,吃东西时不大声讲话和发笑,不能把铅笔、筷子当玩具等。同时知道了不能用脏手揉眼睛,不能把珠子、豆子等小东西塞入耳朵中玩,也不能把别针、钮扣、硬币等含在嘴巴里等等。万一发生意外,不能用手指乱捅乱挖,应及时告诉家长或老师等。

三、户外体育活动中加强自我防护教育

幼儿园是孩子集体活动的场所,其中越是幼儿频繁使用的游戏设施或游戏场地,就越容易发生事故。尤其是大型体育玩具器械,也是事故多发地,常常发生一些摔伤、碰伤、撞伤等事故。因此在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中,安全是第一位的,只靠教师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对幼儿安全意识的强化教育,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做到防范于未然。户外体育活动不仅能锻炼幼儿身体,而且有利于幼儿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自由选择游戏,老师可根据幼儿活动量的大小随时组织幼儿玩一些情节较为复杂的游戏,如“小兔回家”“老狼老狼几点了”等等,幼儿百玩不厌。由于幼儿玩得非常专注、非常投入,跑、跳的动作较多,更容易发生一些碰撞、擦伤等现象。为了更好地开展好活动,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组织幼儿进行四散跑、快速跑时,我先示范奔跑动作,再提醒幼儿奔跑时不能低头猛冲,眼睛要学会观察周围情况,要注意不要和别的幼儿碰撞,要学会躲避和闪让,避免相互碰撞而跌倒等等。追逐跑时,要求幼儿拍到对方即可,不要抓住不放;另一方被拍到后也应立即停止,不再奔跑。另外,在幼儿活动时,更要密切观察,及时发现不安全隐患,随时提醒幼儿,逐渐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

四、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偶发事件,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的教育

在一日活动中,对幼儿进行随机的有针对性的自我保护教育也尤其重要。如课间活动时,不追逐打闹;不从门口的台阶上往下跳;饮水时不大声说笑,以免被水呛到;不触摸电源插孔,不用发夹、螺丝等塞入插孔内,了解电的用途及危害等。另外,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偶发事件、突发事件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也是非常好的素材。有一次保育员老师在擦橱窗时,玻璃不幸落地破碎,所幸幼儿正在上课,保育员也没受到伤害。针对此事,我和幼儿讨论:玻璃碎了怎么办?玻璃好玩吗?碎玻璃有什么危害?怎样使玻璃不破碎?……孩子们讨论得非常热烈,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并在老师的启发下找到了正确答案。从此以后,幼儿玩时都离玻璃窗远远的,并相互告诫:小心玻璃。同时家长也反映:幼儿在家爬高爬低的现象明显减少,路边偶尔看到碎玻璃还会告诉家长要捡起来扔到垃圾桶,以防别的孩子受到伤害。由此可见,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教育,适时地教给幼儿自我保护的方法和应变的能力,才能把危险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五、家园共育,努力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不只在幼儿园,更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家庭是幼儿生活的重要场所,家长对幼儿的影响很大,大部分自我保护教育的内容存在于家庭之中。教师的指导只是空谈,必须有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让孩子在父母的具体帮助下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知识。为此,我首先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详细介绍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意义、目标、计划及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同时,向家长发放“幼儿自我保护能力”问卷表,定期举行家长讲座,向家长宣传一些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方法。如:父母带孩子外出时,可告诉孩子行人要走人行横道线,要遵循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过马路时要一停二看三通过,要从斑马线上走;另外也要告诉孩子要保护环境,不乱丢果壳纸屑,不随便采摘花草树木,不玩水,不吃不干净的食物等;在家里不玩火,特别是不乱点打火机,不玩电插座,不爬窗台墙头,不给陌生人开门,不乱吃药等等。我还通过“家长园地”“家园之桥”向家长宣传一些安全防护的知识,要正确对待孩子、不过分宠爱、不娇惯溺爱等一些家教方法,并通过“家园联系册”及时反馈幼儿在园在家的表现,发放家长问卷,及时调整教育策略,促使家长更好地配合我们的工作,从而达到教育的一致性。有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我们的教育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做好家长工作,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形成合力,是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关键。

六、让幼儿学当安全检查员,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对孩子来说最喜欢的莫过于能当个“值日生”。为此,我在值日生的职责里加了一项“安全检查”,每周由幼儿轮流担任“小小安全检查员”。“检查员”负责检查幼儿园的操场、教室、午睡室、走廊、楼梯等地方,发现不安全的因素马上报告老师或是贴上小红圆片提醒大家注意,对个别小朋友不安全的行为也可以指出、纠正。在活动中孩子既要检查别人,自己也要以身作则。“小小安全检查员”的活动就是教师放手让幼儿自己寻找自己生活的操场、教室、午睡室、走廊、楼梯等地方的一些不安全因素,从而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在活动中孩子们既要找出不安全因素,并贴上小红圆片及时提醒大家,又要以身作则,尽量不制造不安全因素。通过活动,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总之,保证幼儿的健康和安全是我们的职责,然而,健康与安全不应只是被动的等待给予,而应该让孩子主动地获得。这种获得要从良好的环境中来,从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中来,从丰富多彩的游戏中来,从家园一致的教育中来。自我保护能力会影响到人的一生,因此,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的,需要幼教工作者不懈的努力和不断探索。只有经常地锻炼、强化,才能使幼儿熟练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自我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