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周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周蕾

周蕾

上海市金山区亭林医院妇产科201505

摘要:目的:分析子宫肌瘤护理中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方法:从2014年6月-2017年2月我科收治子宫肌瘤患者中随机抽取实施常规护理5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5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控制率为92.5%,对照组控制率为77.4%,组间统计有差异(P<0.05);在生活质量上,观察组社会功能、心理状况、生理状况、疾病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统计有差异(P<0.05)。结论:子宫肌瘤护理中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能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子宫肌瘤;护理效果

子宫肌瘤是临床妇科常见良性肿瘤,主要表现为贫血、疼痛、腹部包块等。若病发后不及时治疗,严重者极有可能切除子宫,影响身心健康。因此,强化患者早期诊断、治疗非常重要。报告显示,患者治疗中重视护理干预,能提高治疗效果[1]。为进一步判定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应用效果,现将我院子宫肌瘤患者资料整理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从2014年6月-2017年2月我科收治子宫肌瘤患者中随机抽取实施常规护理5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年龄32-49岁,平均(39.5±1.7)岁;病史2个月-3年,平均(1.9±0.6)年;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5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年龄32-50岁,平均(39.6±1.8)岁;病史3个月-3年,平均(2.0±0.4)年。2组年龄、病史等基线资料无差异(P>0.05)。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经B超、妇科检查确诊;不存在子宫内膜病变患者;②排除标准:宫颈癌患者;血液病引发的贫血患者;阴道异常出血患者。

1.3方法

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如按时用药,疏导不良心理,指导合理饮食等;53例观察组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包括:①完善护理安排。由科室护士长、护士、护师组建护理管理体系,护士长安排各级工作人员分管责任,安排质控人员发现工作不足,从而完善各制度,制定完善的护理规划。临床实施过程中,将重点放在细节上,如每天的查房,及时测量患者体温,观察病情变化等,并做好详细的记录工作;②增强培训、教育。科室每周于固定时间开展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相关的讲座,提高工作责任感、服务水平。同时,编制护理服务质量手册,内容包括安全管理、业务能力、职业道德、服务职责等,保证每位护理人员掌握相关内容,加以实践;③完善服务质量。患者入院后,带领其进行详细、全面的妇科检查,了解每位患者病情。另外,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提高护理质量;加强和患者的交流,从患者讲述中,了解护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从而改善服务质量。当然,在和患者进行交流时,要重视对患者心理的疏导,从而消除负性情绪,提高治疗配合度;制定轮班制度,保证全天有人值班,便于及时处理突发情况;④健康宣教。临床术前,向患者宣讲子宫肌瘤的病发原因、治疗过程等相关知识,在提高患者知识掌握度的基础上,提高手术依从性;向患者宣讲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作用,使患者积极参与临床护理中。带领患者熟悉医院环境,介绍负责医生,消除陌生环境下的紧张感。手术当天,带领患者进行检查,了解患者病情、体征,排除手术禁忌者;⑤明确护理问题。分析、讨论护理中出现的问题,针对护理薄弱环节,强化护理质量监管,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并落实到底,提高护理质量。

1.4判定项目

首先统计患者临床疗效,标准:B超检查显示肌瘤消失,子宫大小、性状恢复正常,为疾病治愈;肌瘤缩小,出现轻微不良反应,为疾病控制;肌瘤未变化,或病情恶化,为疾病治疗无效;然后统计患者的生活质量,用SF-36量表判定,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最后统计患者的护理质量,用医院自制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判定,分数越高,护理质量越好。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包SPSS18.0分析数据,生活质量、护理质量属于计量资料,临床疗效属于计数资料,分别用(`x±s)、(n,%)的形式表示,分别实施t、卡方检验,P<0.05,组间统计有差异。

2结果

2.1临床疗效统计

结果显示,观察组控制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7.4%,组间统计有差异(P<0.05),见下表。

3讨论

子宫肌瘤是一种多发性的女性疾病,以30-50岁女性为主,子宫增大、白带增多、月经量增加等为主要表现。数据调查显示,将近20%的育龄女性伴有子宫肌瘤,由于多数子宫肌瘤患者没有临床症状。因此,临床上的报道率低于真实病发率。针对子宫肌瘤,临床多给予药物、手术治疗。但是,因患者不良心理的存在,影响治疗结果。基于此,强化患者护理干预非常重要。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是在全面质量管理上兴起的,旨在改善服务内容,提高工作指标的持续性。首先,健全管理体系,完善护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范围,根据患者需求,分析改善护理质量的手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规划,并将其落实到底,充分发挥质量监控系统作用,提高护理质量,改善生存现状。同时,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疾病知识了解度;纠正护理人员的不良行为,提高工作责任心,提升服务质量[2]。

本次调查中,观察组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从结果上看:观察组控制率为92.5%,高于对照组控制率的77.4%,组间统计有差异(P<0.05),说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实施,能更好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治疗结果;在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质量评分上,观察组、对照组也有统计差异(P<0.05),进一步证实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临床价值。

综上,子宫肌瘤护理中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能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霞.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9):241-242.

[2]张秀杰.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有效性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15,28(3):1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