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的个性化阅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1

浅谈语文的个性化阅读

孙玉娜

吉林省东丰县实验中学13630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智慧的火花,抓住他们独特感受善意诱发,课堂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才能实现个性化阅读。

一、教师精心备课,预设多种情境

教师自己首先要认真研读,全面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思想,准确把握训练的重点及难点,做到胸有成竹。教师要恰当分析、准确把握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精心设计问题,使全体学生有话可说,积极参与。方法和形式上,教师要力求多样、不断创新,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要大胆使用,以增加语文课堂的生机活力,实现课堂高效。

学生对教师预设的问题,因生活的经历、阅读理解能力、认知水平、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不同,解答中会出现多元化解答甚至错误的答案,这些教师都要预料到。

如在教学司马光的《孙权劝学》时,提出这样的问题“请你认真阅读课文,想想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发?”学生可能从以下几方面解答: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要加强学习,不断取得进步;要想让别人刮目相看、信服,就必须刻苦勤奋掌握本领,以才服众;为了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才能很好的适应等。

二、创设民主、平等、自由的课堂氛围

教师要更新观念,认真全面地贯彻落实新课标精神,让它在每一节语文课堂绽放美丽的花朵。学生在长期的语文阅读实践中,因多名教师教学风格、观念、能力等各不相同,会产生畏惧心理、从众心理、依赖心理。面对这些表现,教师必须创设一种民主、平等、自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敢说。

1.阅读课堂要去“专制”,求民主。

教师不要专制化,独霸讲台,把自己看作知识的权威,对众多教学参考资料不加辨别地全盘接受,并毫不保留地灌输给学生。教师要学会期待,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不要急于公布正确答案。学生提出的新观点,我们要虚心倾听,合作探究,认真辨其真伪,不要把学生的个性体验消灭在萌芽之中。

我们要让民主走进课堂,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

2.教师要科学评价,平等交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师生、生生在阅读课堂中都应平等的交流、切磋,使每个成员的阅读体验都能让别人分享。激励性评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提高其参与文本解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师的评价不宜过早,教师要扮演好组织者、引领者的角色,使交流活动能有序、高效进行。

3.学生要去除依赖心理,扮演阅读主角。

有部分学生迷信专家、学者精心编写的参考资料,甚至教师的金口玉言,缺乏自信、缺乏批判,习惯于继承,形成了“坐、等、靠”的坏习惯。教师根据每一课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多个练习,有必做题和选做题,使学生在自主选择中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愿意去做。

对上面列举类似的教辅用书,教师要把它们清理出课堂,去除学生的依赖心理,使其凭靠自己的深度阅读、认真独立思考获取知识、感受真善美,让合作探究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让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角。

三、认真耐心的指导,培养个性化阅读能力

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它离不开教师认真、耐心的指导与适量的阅读实践。

1.学生多元化的解读有的价值取向欠佳。

此时教师就应积极引导,使其符合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想,符合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体现人文思想。

2.教师要培养学生给文章做批注的习惯。

批注的内容可以是对语段的赏析、对观点的辨析、对遣词造句的评价等。长时间的批注就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

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指导学生多读。

正如湖北省特级教师洪镇涛所说“读是第一教学法”。学生所作的答案都要源于文本、回归文本,不能脱离它去凭自己的想象造出答案。

4.学生阅读重在品与赏,不要搞题海训练,为做题而做题,浅尝辄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在少而精的赏析中,才能体验美感,产生浓厚的兴趣,达到以读为乐。

5.教师要教学生善于反思。

把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要归类整理、分析原因、制定弥补措施,在反复的有针对性的训练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需要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努力摸索,开发自己的脑力,运用我们的智慧,让学生真正地爱上阅读,在阅读中品味语文的乐趣,爱上我们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