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在急诊护士岗位培训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在急诊护士岗位培训中的应用

李芳

(宁夏人民医院宁夏银川750021)

【摘要】目的:探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在急诊护士岗位培训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将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入职本院急诊科的30名急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在其岗位培训中应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对比培训前后的技能考核成绩和患者满意情况。结果:岗位培训后,30名急诊护士的呼吸机操作、除颤、心肺复苏、洗胃、电动吸痰考核成绩分别为(96.65±2.52分)、(95.56±3.54分)、(98.15±0.25分)、(97.54±1.21分)、(97.59±1.19分),患者满意度为95.00%,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应用在急诊护士岗位培训中的效果十分理想。

【关键词】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急诊护士;岗位培训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7-0217-02

急诊科接诊的患者具有危、急、重的特点,家属存在担心、急躁、恐惧等心理情绪[1],因此在急诊科容易发生医患纠纷,急诊科属于医院重要窗口,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较大,需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岗位培训十分重要。为了探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在急诊护士岗位培训中的应用情况,本文将我院30名急诊护士作为对象展开研究,以下是具体过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是我院30名急诊护士,入职时间为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最大年龄42岁,最小年龄21岁,平均年龄(31.25±5.20)岁。6名主管护师,15名护师,9名护士。2名本科,18名大专,10名中专。

1.2方法

对所有急诊护士应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进行岗位培训,具体培训和方法按照入职时间划分:

针对新入职急诊护士——由在急诊科工作五年以上的护师负责带教新入职护士,一对一带教,时间为一个月。知识目标:入职第一天开展集中教育工作,培训情感、认知以及动作技能,从简单开始,逐渐复杂化,进行分期考核。护士长首先向新入职护士介绍急诊环境、规章制度(留观制度、抢救工作制度、绿色通道制度等)、物品摆放位置等,将急诊科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详细介绍,急诊岗位培训计划手册人手一份,提前让护士了解培训目标。技能目标:演示心电图机、呼吸机、除颤仪、微量注射泵等急诊科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将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手册书发放到护士手中,提供现场训练的机会,纠正其错区,逐渐提高操作技能,同时教会护士急诊相关操作技术,例如洗胃术、心肺复苏等。开展抢救定位演练,使护士了解整个抢救流程,通过见习、场景模拟以及病例分析等方式提高护士的病情观察、预检分诊、急诊动手以及应急配合等相关能力。

针对在岗急诊护士——知识目标:每周定时开展晨会,在晨会上进行提问。每两月举办一次专题讲座,由院内专家负责讲解,要求每位护士掌握各种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具体的抢救方法。每月开展一次业务学习,护士长或高年资护士传授急诊分诊技巧、护理专业知识、抢救措施、临床经验等。每季度派遣一名护士到心电图科、手术室、ICU等科室学习进修。每月进行一次理论知识考核,每年选取两名或三名护士参加全国性的急救培训学习班,要求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技能目标:要求急诊护士熟练掌握八大抢救技术,将常见危急重症的抢救程序制定成册,向护士发放,同时粘贴在急诊科显眼处。

1.3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在培训前后对30名急诊护士进行相关技能的考核,包括呼吸机操作、除颤、心肺复苏、洗胃术以及电动吸痰,每一项考核项目均采取百分制,分数越高越好。

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培训前后急诊患者对医护人员工作的满意情况,分为满意、一般满意以及不满意,满意度为满意概率与一般满意概率之和。

1.4统计学处理

将技能考核成绩[用(x-±s)表示,t检验]和满意度(用%表示,卡方检验)投入SPSS18.0版软件中进行处理。P<0.05表示对比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如表1所示,经岗位培训后,急诊护士在呼吸机操作、除颤、心肺复苏、洗胃以及电动吸痰五方面的考核成绩均显著升高,与培训前相比,P值小于0.05。

表1急诊护士培训前后相关操作技能的考核成绩(x-±s,n=30,分)

注:同岗位培训前相比(P<0.05)。

3.讨论

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窗口,负责抢救危重症疾病患者,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护士队伍是提高急诊科抢救质量的前提[2],技术性和时间性是体现医护人员工作质量的两方面内容,急诊护士需具备较强的应急能力,但该项能力需在长期的实践积累中形成。相关研究表示[3],急诊患者常出现心脏停搏的情况,而该情况的抢救时间要控制在五分钟内[4],在短时间内完成各种复杂的抢救程序,需要护士与医生相互配合,可见急诊护士在急诊科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性。

教育目标分类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卢姆提出的[5],将其应用在实际培训中能够体现反馈性和可控性,在急诊科工作的护士需具备两年以上外科和内科的工作经验,要求具有高度的责任性和良好的服务素质[6],以往的工作经历与目前的工作期望会影响对学习任务的情感准备状态,若想教育目标分类学应用在急诊护士岗位培训中取得满意效果,首先需明确教学培训目标,要求学习者严格完成培训学习任务,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采取一对一的带教模式,同时采用讨论式、操作式、讲解式等带教技巧能够使护士的各方面技能提高。

本文结果部分数据显示,30名急诊护士经岗位培训后,各方面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有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也较培训前更高,P值小于0.05。

综上分析可知,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应用在急诊护士岗位培训中能够显著强化急诊护士的相关操作技能,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疗氛围。

【参考文献】

[1]殷倩倩.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新发展对高中政治课的启示——基于马扎诺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理论[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6(7):220-221.

[2]芦良花,韩旭,马晓慧.“三位一体”急救模式下急诊护士岗位培训方法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5):12-15.

[3]姚峥,安凤梅,刘力松,等.三级综合医院门急诊开展岗位培训实践探讨[J].中国医院,2014,18(9):35-37.

[4]叶凤丽,徐敏,彭惠嫦.导师小组培训模式在急诊岗位培训生培训中的评价[J].全科护理,2015,13(9):778-780.

[5]许燕.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表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中旬版,2014,28(12):4480-4481.

[6]王小明.上海市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特征研究--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的视角[J].基础教育,2016,13(4):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