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护理用药安全临床分析

/ 2

心内科护理用药安全临床分析

彭巧高米周礼李慧黄梨

长沙市中心医院410000

【摘要】目的:该文章主要针对医院心内科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用药时的安全管理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时间段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是未实施安全管理期间收治的患者,共150例,通过对发生用药不安全事件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明确用药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而观察组患者是实施用药安全管理后选择的,共150例。对两组患者的用药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对对照组低,且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心内科临床护理用药过程中采取安全管理措施,显著减少了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对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和运用。

【关键词】心内科;用药安全管理;临床

医院在临床治疗心内科患者时肯定会运用到各种药物,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或许因为患者自身原因,或者因为医护人员护理问题而导致用药不良事件发生,不仅给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同时也影响着医院的信誉。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如果错误用药很可能会对患者的病情产生较大的影响,不利于患者的康复[1]。在临床实践中由于用药不当而导致的医疗纠纷相对较多,需要切实引起护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加强心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采取恰当的管理措施提高用药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医院在2014年2月-2015年2月未实施用药安全管理期间收治的患者155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10例,女性45例,年龄在50~80岁之间;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医院实施用药安全管理后收治的15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99例,女性56例,年龄在52~85岁之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心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1.2.1药物存储混乱

医院每个科室会用到的药品种类及数量都非常多其复杂,在存放管理中很难实现规范化分类,心内科也是如此。正是由于药物存储混乱引起的用药不良事件频繁发生,使得医院提高了对药物管理的重视,但依然有很多不足存在。各种药品在外观、用途、名称等方面大同小异,这就给药物的辨识带来了困难。对于同一类型药物往往存放在统一位置,但是这些在外观、名称看起来相似的药物却未进行明确区分[2]。种种问题交织出现就会引发各种重大问题发生。

1.2.2医嘱审核存在问题

医护人员拿药及患者用药都是按照医嘱进行的,也就是说如果医生所开的医嘱存在问题会直接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影响。由于在工作中医生的工作量及压力很大,所以很难与护士保持良好的沟通,对于药物的相关注意事项难以进行商讨。即使护士用药过程中发现问题也未能及时通知医生,导致药物使用差错。医生在对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药物使用情况进行书写时不清楚、不全面,这给用药差错的发生埋下了隐患。护士缺乏用药常识的了解,在用药过程中对于患者所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不懂得如何进行有效的处理。

1.2.3各项药物管理制度不健全

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够对医生及护士的工作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从而避免严重的用药安全事件发生。但是,目前医院并没有针对心内科临床用药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只是笼统的针对于所有药品的管理办法和制度,对于一些特殊药品管理未作出明确的规定,这给用药差错创造了条件。

1.3心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措施

1.3.1规范药物的存放,严格按照存放条件分类存放

由于在治疗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种类的药品,所以,为了保证治疗效果必须要对药物的存放进行规范科学的管理。针对不同种类的药物要单架存放,对不同类型和规格的药品分层次排列。针对特殊药品要在充分考虑其存放环境为其设置适宜的环境下存放。对于需要冷藏的药品,配备冰箱并对各类药品分类保存。为防止拿取错误,所有高危药品采用原包装存放。如果因特殊情况没有原包装,可以使用特定的盒子存放。定期对药品外包装标签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有污损、模糊情况要及时进行更换。对于接近保质期的药物要进行单独存放,在取用时优先使用。对于已经失效的药物,要进行集中统一处理。

1.3.2加强用药环节的安全管理

医生在开取药单时要注意书写规范化,尽量采用电子处方,最好针对药物进行集中配置,以防发生医院感染问题,特别时针对静脉滴注药物放置时要保证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从而提高药物配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加大护士的巡视力度,患者在用药过程中进行监督和指导[3]。在用药之前明确的告知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让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统计的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者实施用药安全管理前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虽然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却增加了各种疾病的发病机率,其中也包含了心内科疾病。在针对心内科疾病患者治疗时会涉及到各种类型的药物,一丁点的差错都会引发严重的用药不良事件。导致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患者用药依从性较差、护士对药学常识掌握较少、安全用药管理制度不完善、药物存储不科学等,因此需要加强对以上问题的管理水平。在临床用药过程中部分患者不能够按照规范按时、按量准确服用药物,导致药物药效不够或者用药过度情况发生。药物在存储过程中不同类型药物存放在一个地方,一些对存储条件有严格限制的药物难以按照规定存放在特定环境。以上这些问题需要引起心内科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从各个方面制定有效的药物安全管理措施研究发现在实施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王燕.心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临床探索分析[J].北方药学,2013,10(2):74.

[2]刘丽珍,王媛晓.心内科临床安全用药的护理现况及展望[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70-71.

[3]孙莉.心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临床分析[J].药物与人,2014,27(7):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