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散循经穴位按摩对外感病临床症状改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升降散循经穴位按摩对外感病临床症状改善研究

张晓霞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10029

【摘要】目的: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观察循经穴位按摩和常规治疗对外感高热患者的中医证候群的影响,为外感高热治疗与护理提供新的手段和思路。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初步拟定升降散循经穴位按摩的重点穴位,结合临床经验形成升降散循经穴位按摩的技术操作规范;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组,试验组为升降散循经穴位按摩。比较两种治疗方式对外感高热的中医症候群的改善情况。再通过疾病综合疗效评定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试验人员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作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试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后中医症候群积分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试验组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值得做为新的护理技术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升降散;循经;擦浴;外感高热;退热

外感发热为内科,儿科常见病、多发病,70%-80%由病毒引起[1]。本病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多发。孙婷婷[2]等人的研究表明,外感患者之中核心症候为表热症,在所有的临床症状中,高热占有67.13%,为临床常见急症重要表现之一,因此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退热解表,改善外感临床症状是护理的重中之重。对于外感病症,国内外治疗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其疗效和安全性都存在诸多问题外感高热的治疗措施很多,在林林种种的降温措施中,各有优点和缺点。而升降散作为一个古代验方,其作用和疗效已经得到广泛验证,并应用于临床各科,现将其制成按摩液应用于外感高热的按摩措施中。我院对2014年5月至2015年2月来院就诊的门急诊外感高热患者114例分为两组,进行对比研究,现将研究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5月至2015年2月来院就诊的门急诊外感高热患者114例,其中试验组男性25人,女性31人;对照组男性29人,女性29人。2=0.33,p=0.567>0.05两组患者在性别分布上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试验组平均年龄38.70±11.88,对照组平均年龄38.62±11.01,t=0.035,P=0.972>0.05两组患者在年龄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试验组治疗前中医症候群积分为34.25±8.57,对照组治疗前中医症候群33.83±7.95,t=0.273,P=0.785>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外感高热症急症诊疗规范》(1998年中医急症高热症协作组青岛会议修订)、《中医外感高热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2013年中医急诊协作组修订:凡因外感邪毒所致,以体温升高(38.5℃以上),初起多见恶寒、口渴、脉数等为临床主要特征者,即称外感高热症。本症见于感冒、温病、伤寒之发病过程中。

风热证(本次研究所选证型)

主症:身热甚,微恶风,汗泄不畅,咽燥,或咽喉乳蛾红肿热痛,鼻塞,流黄浊涕,脉象浮数。

次症:头胀痛,咳嗽,痰粘或黄,口渴欲饮,舌苔薄白微黄,边尖红。

1.2.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第十二版)[3]上呼吸道感染,有感冒流行接触史,或受凉、过度劳累等诱因;局部症状为主可有喷嚏、鼻噻、流涕、咳嗽、咽干咽痛,全身可出现发热畏寒、头痛、四肢酸痛、乏力纳差;实验室检查血象显示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发病一般在三天内,病程在一周左右;四季可见。

1.3纳入和排除标准

1.3.1纳入标准:(1)符合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发热诊断标准及中医外感高热症之风热证。(2)年龄在18~60岁之间,性别不限。(3)急性起病,病程在72小时内。(4)体温(口腔温度)升高至38.5℃~40.0℃。(5)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志愿受试。

1.3.2排除标准:(1)血白细胞总数>11×109/L,中性>80%。(2)妊娠期、哺乳期妇女。(3)脏器功能不全和造血系统疾病、糖尿病、甲亢、肿瘤等严重原发病者。(4)精神病患者。(5)过敏、疤痕体质者,皮肤擦浴部位表面有斑疹、破损、水疱、溃疡者。(6)1小时内已使用过其它退热药者。(7)发热出现惊厥者。

1.4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初步拟定升降散循经穴位按摩的重点穴位,结合临床经验形成升降散循经按摩的技术操作规范;研究方法使用单纯随机对照,将纳入研究的病人随机分组,对照组为常规擦浴组,试验组为升降散循经穴位按摩。对照组和试验组使用相同药品,穴位按摩观察两小时内不使用退烧药。

升降散药液的配置:从中药房领取的中药颗粒剂(四味中药均是定制好的重量,并独立包装,其中僵蚕10g、蝉蜕6g、姜黄10g、大黄6g),仔细核对药名后将四味中药溶于150mL开水,待冷却至38℃~40℃时,便是可以使用一人份的升降散药液。试验组按摩部位:腋窝、肘窝、腹股沟等大血管走行部位。擦浴方法:用棉质擦浴手套蘸取升降散药液,在擦浴部位自上而下、单一方向的擦抹皮肤;每一部位按摩20~30下左右,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以病人能耐受为宜;按摩过程中应保持棉质浴手套的湿润,按摩时感到干涩时,要蘸取药液。按摩强度以直至皮下呈现微红色为度。擦浴时间约15~20分钟。按摩部位:手太阴肺经重点腧穴尺泽、列缺;手阳明大肠经重点腧穴合谷、曲池;手少阳三焦经重点腧穴外关;双侧足少阳胆经肩颈部循行区域,重点穴位风池、肩井。颈部督脉循行区域,重点穴位大椎、哑门,风府。在按摩过程中至重点穴位时,用食中二指将按摩介质涂擦在按摩皮肤表面,然后反复按揉,令皮肤微微发红,以扩张皮肤血管,促进了药物的吸收。使用揉法按摩每个穴位30秒,频率为120-160次/分[4]。

1.5观察指标:两组在擦浴前5分钟和擦浴后两小时进行中医症候群的积分评定,比较两种擦浴方式对外感高热的中医症候群的改善情况。

1.6疗效判定标准:中医症候积分疗效指数(参照《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2002版制定)[5]: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pide;治疗前总积分;综合疗效评定标准:临床痊愈:体温正常,症候总积分减少≥95%;显效:体温正常,症候总积分减少≥70%;有效:症候总积分≥30%;无效:症候总积分减少<30%。

1.7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均数表示,先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满足要求者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未满足要求者两样本均数比较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以P≤0.05作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群积分对比经t检验,两组治疗前后比较,P=0.000<0.0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两组经过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比较P=0.032<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循经穴位按摩能够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

3讨论

综上所述:外感高热的治疗措施很多,在林林种种的降温措施中,各有优点和缺点。我们在中药剂型和按摩部位上都做了调整,首先确定了重点穴位和五条经脉,其中以重点穴位为点,五条经脉为线,形成了重点穴位重点按摩,点到线再到面的按摩区域,这五条经脉和重点穴位在具有治疗热病、头痛、咳嗽、咽喉肿痛等功效的同时又兼顾了升降散的归经,提升了升降散的功效,从理论上分析应该能够提升按摩的效果;第二、在特定穴位上进行按摩,不仅能够刺激穴位,激发其退热功效,还能促进升降散药液的渗透吸收,增加其退热的疗效;第三、按摩部位改变后,病人需要暴露的部位只是颈部和上肢,在临床上更易操作,预计病人的依从性更佳,更易在临床上实施。第四、改变了中药剂型后,制备时间更短,方便了临床操作,也保留了中药的有效成分保证了临床操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而升降散中药剂穴位按摩既结合了按摩操作的优点,简单方便易于被病人接受,且又在按摩的过程中加入了药物,使得降温持续时间延长,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毅军,退热颗粒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中国中医急症[J],2010,3(3):1121-1122.

[2]孙婷婷等,800例外感发热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及与节气关系[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9):1622-1623.

[3]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33-548.

[4]孙武权等,推拿手法频率的理论探讨与实验研究[J],按摩与导引,2002,18(5):2-4.

[5]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2002: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