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小儿护理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浅析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小儿护理效果观察

吕荥

大庆市肇州县人民医院1664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小儿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7月到2013年5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患儿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实验组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舒适型护理,对照组的患儿只采用常规护理,护理期结束后,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相关数据。结果:实验组40例患儿中,显效24例,好转13例,无效3例,护理有效率92.5%;对照组40例患儿中,显效18例,好转11例,无效11例,护理有效率72.5%,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肠道相关热性惊厥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与舒适型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手段可以大大的提高护理效果,因此,临床上可推广使用。

【关键词】肠道感染;舒适型护理;热性惊厥;护理效果

Objective:Tostudytheclinicalnursingeffectofintestinalinfectionrelatedfebrileconvulsionchildren.Methods:theobjectofthisstudyisfromJuly2012toMay2013inourhospitalfortreatmentofintestinalinfectioninchildrenassociatedwithfebrileconvulsionin80cases,theclinicaldata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andwererandomlypidedintotwogroups,40casesintheexperimentalgroup,40casesinthecontrolgroup,theexperimentalgroupusedcomfortablenursinginchildrenonthebasisofroutinenursing,controlgrouppatientsonlyreceivedroutinenursingcare,nursingperiod,nursingeffectofthetwogroupswerecomparedandanalyzedretrospectively,recordrelateddata.Results:theexperimentalgroupof40cases,24casesweremarkedlyeffective,13casesimproved,3casesineffective,theeffectiverateofnursingcareof92.5%;thecontrolgroupof40cases,18casesweremarkedlyeffective,11casesimproved,11caseswereinvalid,theeffectiverateofnursing72.5%,twogroupshadsignificantdifferencescomparedtoP<0.05.Conclusion:forthechildrenwithfebrileconvulsionassociatedwiththeintestinaltract,thenursingcarecombinedwithconventionalnursingandcomfortablenursingcangreatlyimprovethenursingeffect.

Intestinalinfection;comfortablenursing;febrileconvulsion;nursingeffect

肠道感染属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儿童是最敏感最易感染的人群。临床症状轻者表现出低热、倦怠、乏力等,严重的会出现全身感染,继而损害心、肝、脑、脊髓等重要器官,预后较差,轻者留下后遗症,重者导致死亡[1]。小儿肠道感染还有可能引发相关热性惊厥,这是导致肠道患儿死亡率居高不下,生活质量严重制约的根本原因。目前,关于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患儿,我院采用常规护理与舒适护理结合的方法进行护理的效果较为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7月到2013年5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患儿80例,其中女性37例,年龄在8个月~7岁之间,平均年龄3.5±0.5岁。男性43例,年龄在11个月~8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2±0.3岁。所有患儿均被确诊为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需要给予有效、及时的护理。8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与舒适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方法,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护理结果,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记录所得数据。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舒适护理内容,对于护理期间患儿出现相应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手段,从而改善患儿病情,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死亡率。实验组患儿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基础护理

患儿被确诊为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后,应立即安排住院,并及时的给予抗感染处理、补液处理、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治疗以及纠酸治疗,从而达到预防感染、预防脱水、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目的,同时严密监测患儿的尿量、体循环和生命体征,如若某项指标出现波动,医护人员应及时找出波动原因,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缓解患儿的病痛,保证其生命体征维持在稳定和可控状态[2]。

1.2.2降温处理

肠道感染常常会引起患儿体温变化,因而,护理人员应严密的监护患儿的体温变化,如果患儿体温骤然上升,应及时的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清洁灌肠处理,从而最大限度的减慢直肠对内毒素的吸收速度。如果灌肠处理后,患儿的降热效果不明显,可适当的使用退热药物进行处理,但是要控制用量,避免药量过大造成患儿大量出汗,加重脱水,以致体内水电解质紊乱的情况发生。

1.2.3惊厥处理

肠道感染的患儿如若出现惊厥现象,医护人员首先要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随即静脉注射地西洋、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等抗惊厥药物来抵抗患儿惊厥;如果情况危急,未能及时取得抗惊厥药物,则应采取疼痛刺激的方法来达到缓解惊厥的目的,同时要采取预防患儿咬伤口舌的有效措施,随后,对患儿进行静脉滴注地塞米松,以预防炎症,避免或减少惊厥引发的脑部损伤。除此之外,还需及时的给予氧疗治疗,以保证患儿的氧气供给充足,呼吸道通畅[3]。

1.2.4心理护理

此处的心理护理的对象主要是患儿家属,患儿出现肠道感染或惊厥时,家长的焦虑、担忧情绪严重,因而,护理人员应及时实施有效的心理疏导,解释惊厥出现的原因和应对的基本措施和方法,同时指导患儿家属合理安排患儿饮食,由于患儿胃肠道受损,因而应喂食流食或半固体食物且宜清淡,但是也要给予患儿足够的营养支持,从而保证其抵抗力的的增强,加快病情的缓解。

1.3疗效标准

显效标准: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生命的体征十分稳定,临床体征和症状明显消失,身体指标逐步恢复正常;好转标准:患儿体温有所下降,生命的体征趋向稳定,临床体征和症状得到改善,身体指标逐渐恢复正常;无效标准:患儿病情没有得到改善或出现加重的现象,患儿生命收到严重威胁。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儿的护理结果进行统计学检验,差异十分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儿的性别、年龄等指标进行t检验,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两组患儿通过相同时间不同护理手段的护理后,80例患儿的病情均有所好转,但好转的程度有所差异。实验组40例患儿中,显效24例,好转13例,无效3例,护理有效率92.5%;对照组40例患儿中,显效18例,好转11例,无效11例,护理的有效率72.5%,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

细菌和病毒是引起小儿肠道感染最为常见的病因之一,热性惊厥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小儿急性惊厥疾病,而体温升高是引发热性惊厥的直接诱因,尤其在夏秋季节,气温偏高,肠道感染和热性惊厥发病率不断上升。因此,及时治疗,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改善患儿病情,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手段。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对实验组的患儿实施了心理护理、惊厥护理、降温护理、基础护理等护理手段,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儿的病情,稳定了患儿的生命体征,最终达到了降低死亡率的护理目的。通过常规护理与舒适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手段,患儿的护理有效率高达92.5%,其中有3例患儿由于药物应用不正确或惊厥发生是处理不及时导致病情加重,护理无效。综上,常规护理结合舒适护理的护理手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焕梅.小儿惊厥病人的急救护理.[J].护理研究,2010,84(15):78-79

[2]王俊艳,孙赵静,王秋婷等.小儿高热惊厥的急诊救治与护理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54(05):56-57

[3]干军花,钱伟红.35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及护理[J].全科护理,2009,112(16):36-37.